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學校德育工作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1W

【摘 要】當前小學德育工作不容樂觀,存在不少問題,如何讓小學生受到良好的情感薰陶, 培養小學生的健康心理,塑造小學生的美好靈魂。小學德育教育應該在中華民族的德育教育系列中找到合理的定位,德育要落實在細節之中。

淺談學校德育工作論文

【關鍵詞】德育現狀 合理的定位 細節

道德教育對培養學生健全的人格,塑造良好的道德文化具有重要的作用。德育是學校一切T作的目的和歸宿,搞好德育預示着教育就成功了一半。可是,經過調查發現,現如今的學校德育依舊停留在一個口頭話的表面階段。曾經有這樣一段對話:母親:快去掃地了!兒子:不想去!母親;你在學校都掃!爲什麼在家不掃呢!兒子:就是不想掃。學校不一樣。母親:下次開家長會我告訴你班主任!這麼懶!兒子:掃就掃。這是一名上小學4年級的學生與母親的對話。由此看來,我們的德育有所偏離,德育需要一個真正的教育途徑,需要體現在生活的一點一滴。

一、小學德育現狀分析

學校德育J:作滯後於我國現代化建設的發展要求。在學校內部,以升學爲中心,以應試爲目的的應試教育仍然大行其道;在社會大舞臺,對學校的評價主要看“升學率”,看學生的“考試成績”。在這樣的社會氛圍中,無論是教師還足校長,在社會壓力和功利主義的影響下,不得不爲了學校的“聲譽”和單純的“成績”而放棄道德教育的功能。

1.學生思想狀況令人憂慮。隨着改革開放的日益深入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蓬勃發展,知識經濟的突飛猛進,物質文明的極大豐富,個人主義、拜金主義、享樂主義等消極腐朽思想給青少年學生帶來了極大的負面影響,左右着青少年學生的價值取向;傳統的倫理道德、審美情操在青少年心中的地位越來越低,導致青少年犯罪率逐年上升。

2.教師思想認識不容樂觀。教師既是學生接受知識的指導者和傳授者,也是學生思想靈魂的鑄造者和傳播者,教師應模範地履行爲人師表、教書育人的神聖職責。但從調查和平時的瞭解中發現,部分教師不能嚴格要求自身,對德育工作的認識存在誤區。

3.學校的思想政治教育與社會轉型期學生的需要脫節。傳統的思想政治教育工作過分強調教學的社會價值,忽視學生個人發展的價值,並未關注學生的內在需求和情感,關注他們的生命成長和展現,大多以“書本”、“教師”爲中心,在課堂上教師只是照本宣科。

4.學校的教育與社會教育、家庭教育相分離。現代社會家庭教育的功能正在不斷擴大和增強。現在大多數家庭是獨生子女家庭,一部分家長對子女的`教育不能與學校德育工作協調一致,對子女百依百順、嬌生慣養,阻礙了學生的全面發展。一部分家長“望子成龍”心切,拔苗助長,出現了很多“高分低能”、“學優品劣”的學生。

二、對學校德育工作的思考

(1)小學德育教育應該在中華民族的德育教育系列中找到合理的定位。中華民族是一個有着傳統美德的民族,傳統美德蘊含在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中。筆者認爲目前主要是向學生輸送一些傳統的美德理念。如在原有《三字經》的基礎上結合時代的發展,編出新的《三字經》,或者是順口溜、兒歌等。透過德育T作中的教、唱、背等喜聞樂見的形式,構建起小學生做人的起碼的道德底線。話不在多,而在於有拓展性,讓德育作者可以結合各校的實際加以延伸。

首先,教師必須加強學習,不斷提高自身的思想認識,教師只有認識清楚,才能把做好德育工作作爲自覺的要求和行動的指南。在加強德育,努力使“人人成爲德育‘r:作者”中,教師普遍存在兩種想法:其一,德育是軟任務,難見成效,往往說時重要,忙時不要。其二,由於現實社會的影響,德育的力度和效果及德育水平不如過去。因此,教師加強學習,提高認識,轉變觀念,是極爲重要的。

其次,必須在實施德育的內容E具有廣度。一方面,在德育常規中學校應加強領導,加強管理。另一方面,在德育框架上,學校要努力做到責任到崗、崗位到人,明確以遵紀守法、誠實關心他人、熱愛等爲學校基礎道德內容。一方面,學校要注意抓住契機,組織開展各項活動,使德育教育寓於活動之中,另一方面,課堂教育是實施素質教育的主渠道、主陣地,也應成爲學校德育工作的主渠道和主陣地。

最後,必須加大力度,以促使和保證人人都能努力成爲德育工作者。學校一方面要努力加強師資隊伍的建設,開展學知識、學理論、學技能活動,努力提高教師的素質,要求學生做到的,教師首先要做到;要求學生規範的,教師首先要規範,以教師良好的形象感化學生。另一方面,要加大檢查和考覈的力度,提高綜合素質,加強德育實效性的研究,深入生活,瞭解社會,努力把握德育施教對象的特點和思想軌跡,瞭解青少年的思想困惑和發展規律,探索德育的形式、方法和手段。

(2)德育要落實在細節之中

細節之一:嚴格要求,抓好第一次,培養學生良好的行爲習慣。一位經驗豐富的老教師曾舉過一個例子:新生入學,個個是活蹦亂跳的,不懂何爲守紀律。到操場上集會時,要求學生一定要遵守紀律。可第一次帶學生排隊出場時,沒有事先做好具體指導和訓練,就帶出場了,結果可想而知,心裏還想着:下一回再教育。卻沒想到,這樣一來,最寶貴的教育時機就失去了。因爲,一個人的一生中有很多難忘的第一次,第一次卜學、第一次出去旅遊、第一次學游泳等等,這些事情會在人的腦海中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有的甚至一生也揮之不去。而學生良好行爲習慣的養成就是由這關鍵的第一次開頭,頭開得好,就成功了一半。小學生太小,叉處於養成教育的關鍵期,只有嚴格強化這關鍵的第一次,學生的心裏纔會形成一種約束力,以後每到這種時候,都會自覺地嚴格要求自己,這ll-.是良好行爲習慣的作用。

細節之二:小學生德育坡度要“小”,要求要“近”。小學生由於年齡所限,對其實施德育不能盲目拔高要求,要注意坡度,貼近現實。坡度要“小”,就是指對學生的教育不能過於盲目。例如,筆者在對學生進行懂禮貌,講文明教育時,沒有講一大通道理,而是首先訓練學生“輕聲”說話,並設計了“在學校…‘在家庭…‘在公共場所”如何輕聲說等內容。這種坡度小的要求和訓練,表面看來是說話聲音大小或高低的問題,但其本質能培養學生懂禮貌、講文明、尊重他人、關心他人的^6質。要求“近”就是從身邊的事情做起。經過由近及遠、由淺人深的小斷教育和訓練,逐步在孩子的思想卜.樹市起“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別人的事情幫着做”的初步觀念。

細節之三:德育要細抓感恩教育。感恩教育細在抓“點滴感謝”。感謝是感恩的基礎,而感恩是感謝的昇華,感恩是感謝之情口積月累的集聚。人如果想有一顆感恩之心,就首先要知道感激。感恩教育就是要從小抓起,這個“小”不僅是指小孩還有小事。因此,塒孩子進行感恩教育首先要把感激作爲起點,要從點滴小事做起,讓他們及時發現值得感激的事又要及時表達自己的感激之情。如看到打掃衛生的阿姨要說辛苦了:用餐時想想多少人爲了這些食物而付出勞動,所以應珍惜糧食作爲對他們的感激等等。

21世紀是人的生命凸顯的時代,學校道德教育必須植根於學生當下的現實生活,從細節做起,並利用學生生活中的生活要素,透過人際互動、主動參與、體驗感悟等方式促進學生成爲有道德的人。

參考文獻

[1] 陳震.班主任新思維.南京師範大學出版社

[2] 楊程.教育是一種影響,成才導報

[3] 劉紹華.範本教育:缺失的德育方式

[4] 柳曉娟,角色模擬德育新途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