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中國傳統醫德思想與醫學生素質教育的融合

學問君 人氣:2.65W

從醫術到醫德,從疾病醫治到人文關懷,從如何要求醫者自身到如何對待病患等,傳統醫德思想涵蓋了很多內容。將傳統醫德思想運用到當今醫學生的職業素質教育中,既是弘揚優秀傳統文化、提高學生職業素質的需求,同時,也是培養醫學生人文情懷、建立良好醫患關係的重要渠道之一。

淺談中國傳統醫德思想與醫學生素質教育的融合

一、將傳統醫德思想融入醫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必要性

(一)傳承和發揚優秀傳統文化

傳統醫德是產生於古代社會中的一種職業道德,是千百年來名醫聖手在行醫和著述中所體現出來的道德,是中國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在傳統醫德的教育過程中,對於醫學典籍、古代名醫言行的講授是醫學院校弘揚傳統文化的富有特色的有效途徑。

(二)傳統醫德思想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有着密切的聯繫

在傳統醫德中體現了很多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的思想,如傳統醫德思想中的仁愛、與人爲善、平等對待他人等思想與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中“愛國、敬業、誠信、友善”是相通的。將傳統醫德融入素質教育中,豐富了思想道德教育特別是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教育的途徑,從而可以達到更好的教育效果。

(三)培養醫學生的人文情懷

在我國醫療體制改革的過程中,在醫療衛生服務需求日益多元化的環境下,出現了諸如醫務人員的責任感、使命感、神聖感下降,醫生和病人的情感交流淡化以及醫患關係惡化等問題。要想解決這些問題,提升醫務工作者的人文修養、倫理道德、職業精神顯得尤爲重要。作爲醫學專業的學生,未來職業的服務對象要求他們必須具有強烈的人文情懷,需要他們更加熱愛生命、尊重生命、關愛他人、關心社會。(四)形成醫學院校的校園文化特色校園文化是一個學校的文化名片,是學校教育理念、教學特色、師生精神面貌的集中體現。以傳統醫德思想爲切入點,從物質文化、活動文化、管理文化等多方面加以貫穿,便於形成醫學院校整體文化特色,從而形成具有醫學特色的校園文化品牌。

二、傳統醫德思想中的“真、善、美”

(一)求真:精益求精、嚴格謹慎

求真的科學態度是成爲一名醫者的基本素質。醫學博大精深,傳統醫學有着幾千年的深厚底蘊。醫務工作者面對的是活生生的人,面對的是僅有一次的生命,對生命的尊重和敬畏集中表現在對醫學這門學科的學習態度上。

1.學問要精要博。作爲一名醫務工作者,診斷和治療都關乎病人性命,對於醫學知識的理解不能淺嘗輒止,滿足於一知半解,而要刨根問底,精確掌握。《醫門法律先哲格言》中有云:“醫之爲道,非精不能明其理。”《醫門補要自序》中雲“醫貴乎精”。明代名醫徐春圃說:“醫貴於精,不精則害人匪細。”[1]此外,知識還要廣博,要博採衆長。孫思邈的《備急千金要方》載:“凡欲爲大醫,必須諳《素問》《甲乙》《黃帝針經》、明堂流注、十二經脈、三部九候、五臟六腑、表裏孔穴、本草藥對,張仲景、王叔和、阮河南、範東陽、張苗、靳邵等諸部經方,又須妙解陰陽祿命,諸家相法,及灼龜五兆、《周易》六壬,並須精熟,如此乃得爲大醫。”孫思邈認爲,一位合格的醫者必須熟讀經典名著,熟記名醫藥方,熟知各家之說。

2.做事要嚴謹。孫思邈雲:“雖曰病宜速救,要須臨事不惑,唯當審諦覃思,不得於性命之上,率爾自逞俊快,邀射名節,甚不仁矣。”意思是說,醫者必須臨危不亂,運用自己所學醫治病人,做到周詳仔細,深入思考,不能在人命關天的大事上把醫術作爲炫耀自己的工具,更不能作爲獲得名利的方式。醫者要具有嚴謹的工作作風,要做到“省病診疾,至意深心,詳察形候,纖毫勿失,處判針藥,無得參差”。

(二)求善:醫者仁心、大愛無疆

精湛的醫術一定要配合高尚的道德才能真正成爲一名大醫。醫者要擁有崇高的品格,將病人視爲自己的親人,一心赴救;面對其他生物也抱有“民胞物與”的思想,提倡萬物平等,尊重敬畏生命。

1.視病人如親人。孫思邈認爲:“若有疾厄來求救者,不得問其貴賤貧富,長幼妍媸,怨親善友,華夷愚智,普同一等,皆如至親之想。”對於病患,無論其自身是什麼條件,醫者都要做到一視同仁並且當作自己的至親。《黃帝內經》中也說對待病人應“告之以其敗,與之以其善”[2],當醫者將病人視爲親人,設身處地爲病人着想,做到急病人所急時,那麼病人一定會配合醫者接受治療。

2.提倡萬物平等。孫思邈說:“自古名賢治病,多用生命以濟危急,雖曰賤畜貴人,至於愛命,人畜一也,損彼益己,物情同患,況於人乎。夫殺生求生,去生更遠。”此處孫思邈認爲,爲了拯救人的性命而去傷害其他生物的生命並不是醫學所提倡的,在此他已經將“平等”不僅限於人與人之間的平等,而是強調“萬物平等”,強調人類與其他生靈平等,將天地萬物視爲同胞。

(三)求美:文明禮儀、舉止得體醫者直接與病人接觸,其一言一行備受患者關注,甚至影響到療效。醫者的一個眼神、一個動作、一句話都會影響到患者的情緒。因此,春風化雨般的談吐和得體的舉止在一定程度上能夠緩解患者的緊張和焦慮,也能夠樹立醫者的美好形象。

1.言談要穩重。孫思邈認爲:“夫爲醫之法,不得多語調笑,談謔喧譁,道說是非,議論人物,炫耀聲名,訾毀諸醫,自矜己德。”醫者談話切記誇誇其談,也不能議論人事是非,更不能詆譭同行、標榜自我。醫者要嚴格要求自己,嚴謹、穩重的談吐有助於贏得病患的信任,也會讓病患願意配合治療,從而達到更好的療效。

2.爲人要謙虛。明代著名外科學家陳實功雲:“爲人切要謙和謹慎,年尊者恭敬之,有學者師事之,驕傲者遜讓之,不及者薦拔之。”[1]可見在他眼中,醫者面對各種各樣的人都應該保持謙虛的態度,爲人謙和才能做到與人爲善。這對於處理同行關係、醫患關係都是非常受用的。

三、將傳統醫德思想融入醫學生職業素質教育的途徑

汲取傳統醫德的思想,根據真、善、美三個層次,形成“以生命教育爲統領,以仁愛精神的培養爲核心,以職業素養的養成爲主線”的校園文化特色。

(一)“真”的教育———正確的“生命觀”教育

作爲一名醫學生,做到“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同情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尤爲重要。醫學生將來面對的服務對象是活生生的人,更要求他們要具有正確的“生命觀”。傳統醫德典籍中,孫思邈的《大醫精誠》多次提到尊重生命的重要性,萬物平等乃是尊重生命的重要前提。在校園活動的開展過程中,可透過醫學文化沙龍、專家面對面、健康講堂、學生論壇、主題演講、徵文等形式,結合“生命觀”教育,培養學生熱愛生命、尊重生命、同情生命、珍惜生命、敬畏生命的感情。透過參觀生命科學館、天文館、博物館等展館,學生對於生命能夠有直觀的理解,產生最原始的對於生命的敬畏之情;透過走進大自然、走進動植物園,學生感受萬物的神奇,從而產生對生命的憐憫與珍惜,培養其萬物平等的價值標準。在“生命觀”的教育過程中,一要注重培養學生自身的感悟能力。比如,面對一片竹林,教師無需說出自己的用意,也無需太多的教導,可以讓學生去觀察竹子的特點,再吟上一句鄭板橋的“千磨萬擊還堅勁,任爾東西南北風”,學生便可以領悟教師的用意,知道教師想要傳達的是竹子頑強的生命力。二要培養學生“我—你”的思維方式。奧地利哲學家馬丁布伯說:“人執持雙重的態度,因之世界於他呈現爲雙重世界。”“其一是‘我—你’,其二是‘我—它’。”[3]“我—你”的關係就是人與物不是主客體之間的關係,而是一種同胞的關係,即一種非對象性的關係。要使學生真正認識到萬物平等,必須打破原有一貫的主客體的思維模式,形成人與萬物之間的非對象性的思維模式。

(二)“善”的教育——“仁愛”精神的教育

仁愛是儒家思想的精髓,所謂“醫乃仁術”,仁愛也是傳統醫德思想的核心內容。校園文化建設中應處處體現仁愛的精神,透過主題活動、志願者活動、社會實踐活動喚起學生的愛心。開展豐富多彩的“大愛”主題教育活動,用實例教育學生。結合“傳承醫德思想”專題,“習古文、閱經典、揚大愛、練修養”,加強學生醫德教育。觀看、研讀相關資料以及學習當今先進醫務工作者的.事蹟,讓學生了解醫學的真諦,瞭解高尚的醫德對於一名醫者的重要性;開展志願者服務活動,讓學生在志願服務的過程中體會到給予的快樂;開展社會實踐活動,讓學生走近醫生、走進醫院,真真切切地去理解何爲“醫者仁心”。在培養學生“大愛”之情的過程中,要注重對學生人格的培養。這種理想人格應該是一種“與天地相配”的人格,即以天下爲己任,有着將自己融入宇宙萬物的博大情懷。擁有這樣胸襟的人,他們的行爲不但是合乎社會的,更是合乎宇宙的。所謂“蒼生大醫”,就是將自己的使命理解爲解救萬物蒼生,這是一種“大愛”的體現。他們之所以能夠名垂千古,就是因爲他們具有與“天地相配”的人格和博大寬廣的胸襟。

(三)“美”的教育———醫學生基本行爲習慣的養成教育

紮實的醫術、嚴謹的治學態度、開拓創新的科研精神,不嫌貧愛富、不畏權勢等是從醫的基本職業素養,在《千金要方》《皇帝內經》等著作以及孫思邈、李時珍、張仲景等名醫身上都有集中體現。教育實施過程中應該注重學生基本素質的養成,注重學生的日常行爲規範,如文明禮貌、校園秩序的遵守、校園環境的維護、時間觀念的養成等,培養他們嚴於律己的作風。注重他們謙虛態度的養成,培養他們與人交往的能力、表達思想和情緒的能力以及團隊協作的能力等,提高他們處理自身與外界關係的能力。在教育過程中,應注重將日常行爲習慣的養成與從醫的職業素養相聯繫。行爲習慣的養成對於每個大學生而言都非常重要,但醫學院學生行爲習慣的養成應有別於其他高校。應讓醫學生深刻領會到自己的言行舉止不僅是自己個人的行爲,它會成爲患者治療過程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例如,時間對於患者來說就是生命,所以醫學生要有強烈的時間觀念;柔和的語氣對於患者能起到緩解情緒的作用,所以醫學生的言語談吐一定要得體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