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爲語文課堂注入生活氣息

學問君 人氣:1.76W
爲語文課堂注入生活氣息
 【摘  要】“高考”指揮棒下的應試教育使長久以來的語文課堂缺乏應有的生活氣息,本文從生活與語文課堂的關係入手,以筆者的教學案例爲剖析載體,詳實論證如何爲語文課堂注入生活氣息並以此引導學生懂生活、有真情。經多年研究,已獲得一定的成效,尤其在幫助學生藉助語文課堂認知生活等方面,體現了獨特的學術價值和應用價值,爲語文教學提供了可貴的示範與借鑑。
 【關鍵詞】語文課堂;生活教育;想象力
 著名教育家陶行知先生曾經說過:“生活即教育,社會即學校,沒有生活做中心的教育是死教育。”的確如此,倘若把語文抽離出生活的環境,它只是一頁寫滿紙張的文字,這文字形容枯槁,不禁風雨,這文字無法激發想象、不能迸發力量,更無法讓情感激盪。咀嚼這些條條框框,在只爲“高考”而活的荊棘坎坷中,我們步履維艱、搖搖晃晃。
 如何讓語文彰顯魅力,我以爲首先應該爲語文課堂注入生活氣息。
         1.生活演繹識百態,巧做鋪墊成就高效課堂
         要想給語文課堂注入生活氣息,教師首先就要是個熱愛生活的人,能夠欣賞美麗的風景,能夠聆聽悅耳的音樂,也能夠歷閱挫折的苦痛,體驗奮鬥的快樂……能行亦能思,能“感”亦能“染”:他敏銳捕捉生活中閃光的點滴,將之雕琢成一個棱鏡,在語文的課堂上折射最樸素的生活。在講《林教頭風雪山神廟》時要分析林沖人物形象,細節描寫是一個必經之路,如何讓我所教的特長生在最短時間聚焦到“細節描寫”上呢?我的處理是,拋開他們牴觸的課本,從前幾天剛看的《今日說法》案例說起,案例講的是一退伍男子冒充高校軍官,與11名女子談戀愛,甚至有的還結婚生子。在簡單陳述完事件後學生的反應很吃驚,與我預期的一致。面對他們的疑問我沒有立刻回答,而是像球拍一樣把問號反彈了回去。學生開始小聲議論,在幾十秒的騷動之後我請幾位學生談一談女子受騙的原因。幾乎他們全說是因爲輕信男子,有的還提出質疑,女子們和他結婚不用見公婆嗎?聊童年、聊過往生活點滴竟然沒有一絲破綻嗎?看時機成熟,我趕緊點題,是啊,女子們爲何就不懂細節呢?爲了能夠在現實生活中不受騙、能更好的洞察世間百態,在語文課上認真的學好細節描寫看來真的“很有用”。如此這般,接下來的課堂非常高效,相信活生生的課堂案例也是對“磨刀不誤砍柴工”這一古話的最好驗證。
         2.人情冷暖育真人,激發想象促成情感領悟
         要讓語文課堂有“生活味”,教師除了把生活經驗帶入課堂,有效帶動知識點講解、應用之外,還應注重課堂中師生對文字情感的領悟,有效利用課堂載體,引導學生辨識真、善、美與假、醜、惡,使學生成爲情感立體、豐滿的“真人”。
         我以爲,教材、教者、學者皆不是無情物,語文課堂完全可以承載起情感教育的重擔,登臨“情滿於山”、“意溢於海”的崇高境界。《琵琶行》裏讀得出一份無奈,《逍遙遊》裏寄存着大量自在,《歸去來兮辭》裏有“僮僕歡迎,稚子候門”的歡樂融融,《騰王閣序》裏有“時運不齊,命途多舛”的悲慼慘慘……然而,這些現成的情感怎樣才能內化爲學生自己的體驗而不是僅僅停留在人云亦云的`表面上呢?我嘗試着從想象力的培養入手,以此叩啓學生對生活情感的感悟之門。        其一,激活文字,再現想象。 
如講《歸去來兮辭》一文,學生們大多能夠說出陶淵明“厭惡官場,嚮往田園”,但究竟如何厭惡,怎樣嚮往,又說不出所以然。於是,我大膽突破文言文的教學模式,在課堂上模擬導演導戲的場景,要求各小組以“陶淵明歸家”爲主要內容編劇本並進行表演。這一形式如巨石投入深潭,“噗通”一聲巨響激起數丈高的水花,學生從未像現在這樣認真閱讀文字,篩選一切可用情節,也從未如現在這般透過文字看到畫面。在表演環節,學生不僅演出了 “問征夫以前路”等課文裏有的情節,還透過想象補充出二者間的對話、陶的神情、動作以及路人、鄉鄰等課文裏沒有的資訊。欣賞着他們的表演,我欣慰的笑了,這次,孩子們是真正走近了作者、走進了陶的情感世界和他的桃源生活。
         其二,解讀背景,還原實情。在語文教學過程中,我們的學生往往會遭遇“只讀其文、不識其情”的尷尬,原因之一在於由於年代久遠,孩子們無法理解作者創作文字時外界的環境和與之投射在作者內心的痕跡。如《琵琶行》一文,透過情溢行間的文字,學生能夠把握琵琶女的悲慘身世以及她的泣涕漣漣,卻無法理解白居易爲何會淚溼衣襟。又如欣賞《荷塘月色》,面對“田田的葉子”、“亭亭的舞女的裙”,還有“羞澀打着朵兒” 的美好景緻,學生很難理解作者爲何會有揮也揮不去的淡淡憂傷。在這些學生理解的盲區裏,教師做背景的解讀很有必要。然而,解讀的方式亦有優劣,有些教師甚至只“讀”不“解”,殊不知,他只是把一張脆弱的載有文字的紙搭在了溝壑上,禁不住學生實踏踏地踩上去,更別提跨越鴻溝了。我以爲,我們做教師的既然要爲學生架設橋樑,就要把它造得既美觀又實用。我們既要蒐集相關背景常識,又要考慮學生的人生閱歷、文化底蘊等,紮紮實實的備好學生。如《琵琶行》一文,我採用了倒講的方法,開門即問——滿座泣下誰最多?僅僅是聽了個琵琶曲,作爲江州司馬的作者爲何哭得稀里嘩啦?帶着疑問我請學生通讀文章。隨後學生的回答不外乎琵琶女身世悲慘白居易爲之而泣,只有一個學生提到“被貶”,我趁勢抓住課文的“左遷”字眼,簡述了白居易的坎坷生涯。即便如此,學生還是不能真切體會失意之人的心境,假若我一味糾結於此並無意義,於是轉而講述快女決賽中評委對選手的點評——“這是一個有故事的歌聲,我願意閉着眼睛用心聆聽你的故事”。我的學生全是特長生,平時比較關注娛樂選秀,這個被點評選手的“故事”他們比我更清楚。有了這些學生認可的關於“故事”的鋪墊,我回歸正題——“這是一段有故事的琵琶聲,聲聲叩響白居易的感懷之門”,我請學生分別列出琵琶女與白居易的故事,一一進行比較。課文裏有的是琵琶女的坎坷,沒有的是白居易的遭遇,學生以琵琶女的坎坷想象還原白居易的遭遇,最終真切體會到了“同是天涯淪落人”的惺惺相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