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4W

1、對SPOC教學的理解

大學物理實驗課程研究論文

SPOC是小型私有在線課程,是由美國加州大學伯克利分校MOOC項目負責人ArmandoFox首次提出的。從教學形式上,SPOC側重於小型和私有,即學員人數是小規模的,一般控制在數百人以內,參與學習的學員申請學習是受到限制的,一般以校內註冊學生爲主,並非全面開放。從教學過程上,由於學員數量是有限的,可以更加方便的記錄和分析學生的成績、學習行爲,增強對學生的個性化指導,促進“以教師爲中心”到“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過程改變。近幾年,國內大量學者對SPOC進行系統研究,賀斌等[4]從十三個方面對比了MOOC和SPOC的異同;徐碧波等[5]從學習的動機分析了MOOC、SPOC和翻轉課堂的異同;鄭奇等[6]以教育平臺爲例詳細地分析了清華大學的智學苑SPOC平臺的基本功能和特性;王盛[7]針對SPOC的翻轉課堂提出了構建方式。教育學者的研究爲進一步開展SPOC建設提供了寶貴的經驗。筆者在查閱大量文獻後,對SPOC教學有了一定的理解,提出自己思考建議。

(1)現代化科學技術引入高校教學,並不意味着全面的取代傳統課堂教學。傳統教學即課堂授課方式是在高等教育開展之初就有的.,經歷了幾百年,教學的經驗和方式非常成熟,是目前高等教育教學的主體,傳統教學的地位不能取代。討論MOOC、SPOC的建設不能孤立於傳統教學之外,新技術的引入是爲了更好的服務傳統教學。

(2)SPOC建設需要以可持續性發展爲基本原則。2010年以來,國內掀起MOOC建設熱潮,在國內MOOC研討會上,兄弟院校交流了建設心得,建設MOOC需要大量資金和人力投入,但是MOOC資源使用率低、完成率低,已經迫使很多學者冷靜地思考。汪基德等[8]針對184名教授的調查,反饋結果是大多數教師反映MOOC干擾了正常教學,加重了教師的負擔。教師積極性受挫無疑對MOOC大打折扣,SPOC建設需要引以爲戒,力爭做到教師、學生和學校三方受益,才能夠保障SPOC教育形式長期發展。

(3)SPOC教育的開展,目標是提高課程的教學質量,需要注意結合的方式。Hoffmann指出“SPOC=MOOC+Classroom”,說明SPOC教育非常適合在高等教育中推廣,翻轉課堂、融合式教學都是SPOC與傳統教育融合的方式。但是,各高校普遍存在上課到課率下降、上課擡頭率不高等教學問題。SPOC與傳統教學的融合方式和力度需要把控,解決傳統教學目前存在的問題,提高教學質量,應該是SPOC教育在高校開展的重要目標。總而言之,高校在SPOC建設中應該是以提高傳統教育教學質量爲目標,可持續開展的教學方式變革。

2、大學物理及實驗課程SPOC建設的構想

西安航空學院校級大學物理課程SPOC建設項目已經獲批,搭建SPOC建設框架是首先要做好的工作,基於前述對SPOC教學的認識,提出課程SPOC建設的構想。

(1)採用融合式教學方式。將SPOC融入大學物理課程的教學大綱,修訂融合SPOC後的教學計劃,將SPOC納入傳統教學的過程,並作爲教學考覈的一個部分,有效地利用SPOC教育的優勢,保證SPOC教育的完成率。

(2)利用SPOC技術上的優勢,從時間和空間上改善傳統課程教學。SPOC建設突出專業層次的需求,透過SPOC提供與各專業銜接的先導案例、教學視頻、習題等課程教學資源。利用SPOC平臺做好課程教學的輔導,以解決兩校區執行對教學產生的不便。爲落實SPOC的利用,對教師、在網絡上輔導學生的過程應進行明確考覈。

(3)SPOC建設主要集中在傳統教學的前端和後端,即課前預習、課後作業批閱、課後輔導。課程預習是傳統教學中重要的內容,但是很難考察。採用SPOC作爲課程預習的教學方式,要求學生必須登入SPOC平臺,觀看預習先導視頻,並回答先導視頻中提出的問題,完成預習環節。課程作業採取在作業本完成後拍照上傳的方式供教師批閱,採取該方式將會很大程度上改善兩校區教師攜帶作業不便問題,作業也易於歸檔,並作爲對學生學習程度的評測依據。課後輔導同樣在SPOC平臺上完成,方便對輔導進行過程監控。

(4)課堂教學仍保持傳統方式開展,SPOC平臺可以作爲教師在課堂教學的輔助工具。課堂教學演示,多媒體教學課件將融入到SPOC平臺中,教師可以在傳統教學中利用該平臺,使得傳統教學方式更加豐富。融入SPOC的大學物理及實驗課程具體教學模式如圖1所示。

3、結語

本文提出了對SPOC教學的理解,期望以大學物理及實驗課程SPOC項目建設爲契機,改善傳統教學中存在的問題,將SPOC作爲傳統教學過程中的重要補充,利用保障制度落實SPOC與傳統教學的融合式教學方式。該方式的重要特點是:SPOC建設不改變傳統教學的正常開展,目標是透過網絡的突出優勢,強化傳統教學的過程監控,爲教師教學過程提供便利,從而改善傳統大學物理及實驗課程的教學質量。

參考文獻

[1]周戰榮,馬進,沈曉芳.大學物理微課教學的探索與實踐[J].物理與工程,2016,26(S1):121-124.

[2]教育部高等學校物理學與天文學教學指導委員會.理工科類大學物理課程教學基本要求理工科類大學物理實驗課程要求[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4,18.

[3]喬文華,張建忠,劉克傑,等.也談大學物理和中學物理的銜接[J].陰山學刊(自然科學),2012,26(2):90-93.

[4]賀斌,曹陽.SPOC:基於MOOC的教學流程創新[J].中國電化教育,2015,338(3):22-29.

[5]徐碧波,李添,石希.MOOC、翻轉課堂和SPOC的學習動機分析及其教育啓示[J].中國電化教育,2017,368(9):47-52,61.

[6]鄭奇,楊竹筠.SPOC:結合高校教學的融合創新[J].物理與工程,2014,24(1):15-18.

[7]王盛.基於翻轉課堂的高校SPOC模式構建[J].現代教育技術,2016,26(10):100-106.

[8]汪基德,馮瑩瑩,汪瀅.MOOC熱背後的冷思考[J].教育研究,2014,35(9):104-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