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論文

學問君 人氣:9.93K

摘 要:翻譯是兩種語言在兩種文化中的轉換,是較高層面的語言技能,翻譯能力一直是翻譯研究關注的重點。本研究透過分析和探究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翻譯能力的現狀,旨在總結出提升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策略。

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論文

關鍵詞:非英語專業;翻譯能力;培養策略

一、引言

在經濟全球化和中國文化走向世界的進程中,國際交往在經濟、政治、技術、法律、教育等各個領域越來越頻繁,社會對人才的外語能力要求越來越趨於多元化和專業化,希望專業技術人員能夠做到無須翻譯人員陪同的情況下,流利使用自己的專業英語與他國合作伙伴進行交流。由此可見,非英語專業的大學生在進入社會後想要成爲全球化的專業人才,就必須在具備專業知識的同時,還要積累一定的翻譯經驗。因此,探討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翻譯能力的培養成爲當務之急。

翻譯是運用一種語言把另一種語言所表達的思維內容準確而完整地重新表達出來的語言活動,是兩種語言在兩種文化中的轉換,翻譯研究在西方國家已有兩千多年的歷史。翻譯能力一直是翻譯研究關注的重點,關於翻譯能力(Translation Competence)的概念,學者們有不同角度的認識,國內外目前還沒有一個公認有效的翻譯能力定義。錢春花(2012)總結出譯者的翻譯能力是由內驅動力、知識能力、認知能力、語言能力和行動能力構成。[1] 可見,語言能力僅僅是翻譯能力的一部分,語言能力不能等同於翻譯能力。那種認爲翻譯就是查字典、學過外語就能做翻譯的觀點是錯誤的。也可以說翻譯能力的培養和獲得是外語學習的目的,有意識地提高翻譯能力及翻譯語言運用能力,有利於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在未來職業崗位中成爲高層次、高素質、一專多能的複合型人才。

二、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翻譯能力的現狀及原因

筆者對本校藥學專業三年級兩個自然班64名學生進行翻譯能力現狀的調查,透過給受試者做翻譯試卷、問卷調查和訪談的形式,總結出非英語專業高年級學生翻譯能力主要存在的一些問題。第一、中文中一些常見的表達,學生用英文翻譯不到位,甚至在不運用詞典的情況下無法翻譯。第二、學生對自己翻譯出的.英語單詞的搭配、語態的使用、比較級的使用等等是否正確,感到難以確定。第三、在翻譯中文句子時,不少學生習慣性地受原文句子結構的影響,不知道使用斷句技巧;或者句式比較單一,不夠多樣化。學生潛意識中把翻譯和閱讀等同起來,覺得只要有雙語詞典,就能進行翻譯。在實際翻譯中,學生往往僅侷限於在兩種語言之間尋找詞彙層面的對等成分或照搬詞典釋義。第四、筆者透過問卷調查的形式發現,學生覺得自己的譯文不地道,翻譯時思維受中文的影響嚴重。透過分析受試者所做的翻譯試卷可以看出,中式英語和歐式漢語普遍存在。由於學生對英語和漢語缺乏深入的瞭解,翻譯出的內容往往是漢語思維混合在英語語言表達形式中,是一種負遷移的結果。第五、學生在翻譯中只關注英語字詞句的表達上,對句子以上的篇章層次很少考慮。第六、筆者透過訪談了解到學生對漢英翻譯中涉及到的一些基本翻譯知識、方法和技巧基本不瞭解。

探其原因,筆者發現雖然人們將聽、說、讀、寫、譯這五種外語學習的基本技能相提並論,但一般都認爲聽、說、讀、寫是基礎,譯是前四種技能的延伸。從大學英語課程設定來看,聽、說、讀、寫佔很大的比重,非英語專業學生在大學低年級階段剛從中學進入大學,學到的是應試的、零碎地英語,學英語的目的是爲了透過大學英語四、六級,而在大學英語教學中翻譯技能的學習幾乎沒有。雖然《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對學生翻譯能力提出了一般要求、較高要求和更高要求三個層次,但對每個層次的內容沒有給出明確的指示,導致翻譯在實際教學內容的選擇上比較盲目。老師更注重聽、說、讀、寫這四項基本技能的培養,而把翻譯理論及技巧看作是可教可不教的一個選項,因此翻譯一直以來是大學英語教學中的一個薄弱環節。從大學英語教材內容來看,筆者透過對現行的幾套教材分析發現,《新視野大學英語》、《新編大學英語》、《大學體驗英語》等教材中根本沒有翻譯理論與技巧的內容,僅限於每單元課後的漢譯英和英譯漢練習。而且課本中少量的翻譯練習也僅是針對課文所學字詞或語法結構的訓練,而不是爲語言的應用服務。白瑩(2010)還指出目前缺乏針對非英語專業的專門的翻譯教材,許多翻譯教材側重文學文體翻譯,應用文體翻譯所佔比例很少,而學生畢業後在實際工作中所遇到的大多是與政治、經濟、科技等有關的應用文體翻譯,導致不能學以致用。[2]可見大學英語教學無論課程設定還是教材內容來看,都沒有重視翻譯在教學中的地位,導致學生在大學低年級階段自身也忽視了翻譯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