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新時期我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95W

一、新時期我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施路徑

新時期我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論文

校園文化環境是一個大環境,直接影響着大學生的行爲習慣、心理素質、道德品質和思想觀念的形成,對大學生的身心健康有着約束、教育、導向和促進作用。教育工作者需把握這個契機,充分利用和開發校園文化內的隱性教育資源,爲學生營造出最佳的校園文化環境。第一,學校需加強高校內基礎環境建設,爲學生提供高雅、便捷的物質文化環境。透過輕鬆、愉快、便捷的校園生活影響學生的自我形象和精神面貌。第二,加快校園內文化建設,營造出和諧、寬鬆的思想文化環境。學風、校風和校訓是體現校園文化的顯性因素,是高校羣體價值觀的集中體現。校園文化是師生耳渲目染的一種文化內涵,可潛移默化的作用於教師和學生的行爲思想,同時它也是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主要載體。因此,高校需在校園文化資源整合的基礎上,挖掘出有利於思想政治教育工作正常進行的隱性教育資源,不斷豐富和發掘符合時代特點的校園文化形式,營造出良好的思想氛圍,使學生在融入校園活動後可感知到校園文化的.內涵,幫助學生構建起正確的價值觀、人生觀和世界觀。

二、新時期我國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實施的啓示

(一)進一步提高思想政治教育的實效性

高校是當代大學生接受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場所,因此高校教育工作的教育效果會直接影響到我國大學生思想教育工作的成功。因此,高校需最大化的提高校園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時效性,在大學生思想認知發展規律的基礎上,制定出高效、完善、統一的思想政治教育方式。從教育基本理論上我們不難發現,大學生思想品德的發展主要受到主觀和客觀的制約和影響,外界環境和自身思想都會影響到學生的思想品德形成。事實上,客觀條件和主觀因素對學生的影響力並不完全等同,客觀條件作爲外因不可直接作用於學生,而需要透過主觀因素進行相互作用。因此,高校需重視學生思想矛盾的轉化和運動,引導學生獲得正確的道德認知、情感、意志和品質,使得知、情、意、行這四個道德要素深入內心,進而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道德品質。

(二)對大學生的價值觀念、思想精神具有引導和激勵作用

教育目標是指導教育模式正常進行的關鍵因素。高校內的思想政治教育的主要教學目標是引導學生形成良好的思想品德,幫助學生建立起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和世界觀。思想政治教學導向是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本質性功能,其他任何教學功能都不能取代它的位置。例如,校園文化是各種日常管理制度規章制度共同作用的制度性文化,其雖具有豐富多彩和形式多樣的特點,但包含着明確的教學目標,直接作用於學生的日常生活和學習。例如,建築設施是校園文化中的“凝固表現”,高校內的建築風格和佈局都在某種程度上影響了學生的審美水平和思想品德,學生身處校園也潛移默化的受到激勵、啓發和教育。激勵是促進學生進步的一種教學手段,在隱性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也具有一定的作用。在高校內,校內的制度文化、精神文化和物質文化都存在一定的激勵作用,而豐富的文化活動更是激發出學生的管理能力、組織能力和交際能力,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創造才能和思考能力。

三、結語

從現階段的教育情況來看,我國高等院校的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尚處於起步階段,其實施與發展歷程也較爲困難。正因爲如此,高校教育工作者更應該重視隱性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充分利用和整合高校內思想政治教育資源,爲高校隱性思想政治教育的推進提供源源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