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課堂教學中的不等式現象及其對策

學問君 人氣:2.12W
課堂教學中的不等式現象及其對策

【摘  要】教育是雙向的事業,一面是教師,一面是學生。教育的特殊性在於,它既要重視過程,也要重視結果,兩者缺一不可,又互爲作用。過程是結果的載體,結果是過程的昇華。有了完善的過程纔會有完美的結果。在過程中,不一定只要兢兢業業就能喜獲豐收,不一定只要滿堂彩就能博得學生的認可……充分認清教學中的這些“不等式”現象並積極應對,必然會對我們職教教學質量的提升產生重要作用。當然,日常教學實踐中類似的辯證現象無處不在,只要我們善於發現、善於總結、善於改進,我們的教學質量一定會唱響長足進步的旋律。
【關鍵詞】課堂教學;不等式;現象;對策
 
你是否遇見過這樣的尷尬:上課之前你埋頭苦幹、精心準備教案,滿懷信心走進課堂,如釋重負邁出課堂,卻在教學反饋中收穫無盡的失望;有些題目明明在考試前給學生講過,然而考試時候即使碰到原題,仍有相當一部分學生束手無策;身爲班主任的你,一心希望能和學生像朋友一樣無話不談,在友善愉快的環境中實現對學生的管理,倒頭來卻發現老師的一廂情願的友善被學生理解成了軟弱……遭遇這樣的尷尬,誰都不願意,可事實是,在教師的教學生涯中,這些難以避免!生活中,我們總是在追求聞一多先生的“莫問收穫,但問耕耘”的境界,那是在提醒自己過程的重要。而現在,面對這樣的教學困境,我們也許要改改觀念。教育是雙向的事業,一面是教師,一面是學生。教育的特殊性在於,它既要重視過程,也要重視結果,兩者缺一不可,又互爲作用。
過程是結果的載體,結果是過程的昇華。
在上述的教學困境中,我們的結果與願望背道而馳,究其根源,必然是過程出了問題,本可以劃上等號的過程與結果現在卻只能用一個不等號!從邏輯的角度講,兩者之間充其量只存在一份必要關係,而沒有充分關係。在這篇文章裏,我就來說說在我們的教學生活中存在的“不等式”現象及其對策問題。
不等式一:講過不等於掌握。
先來看看這樣一個教學實例:某教師畢業於名牌高校,分配到學校後一心撲在工作上。平時認真鑽研教材,研究課堂標準,課堂上她又不厭其煩的給學生講解。第一次期中考試試卷開啟後,她懸着的一顆心放了下來,因爲試卷上的題目類型她大都給學生講過。然而考試結果出來後,她傻眼了——她任教的班級平均分低於其他班級十分以上!
不等式二:教案不等於效果。
這裏也有一項教學實例:某教師非常敬業,她的備課本上的'教案書寫規範詳盡,然而階段測試成績卻不理想,學生對她的課失去了信心,她自己也很納悶:我認真備課寫教案,怎麼會沒效果呢?這裏的不足就很明顯了。衆所周知,教師寫教案只是上好課的第一步,不是最終目標。那麼,我們的備課工作該如何完善呢? 
不等式三:友善不等於軟弱。
曾經聽同事講過這樣一個經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