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談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

學問君 人氣:3.04W

導語:在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學方法的相互補充是一種較爲常見的現象。以心理學上的行爲訓練法爲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經常使用榜樣示範法,即透過典型、榜樣人物或者事蹟,提升高職學生思想認識,規範學生行爲。

談談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

摘要:問題的融合性、方法的結合性說明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具有必要性;對象的共同性、作用的互補性、內容的滲透性、過程的相似性說明兩者結合具有可行性。確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明確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實現教育內容的交叉融合、採用相互補充的教學方法及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是實現兩者結合的主要途徑。

關鍵詞:高職;心理健康教育;思想政治教育;結合

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程度和思想政治水平之間有區別,更有聯繫。研究表明,學生的心理品質會影響其對思想政治道德規範的理解與接受;而學生的心理狀態和個性化的心理特徵會影響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從學生個體而言,心理健康的發展與思想品質的養成是一體化的。但在高等職業教育中,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分屬於不同的部門,其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方法都有所不同,固有的教育分工使得兩者之間的聯繫趨於稀疏,而區別有所增強。圍繞高等職業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探討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途徑,既具有一定的理論意義,更具有較強的實踐針對性。

一、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必要性

目前,高職學生在生活、學習和就業中面臨的問題,多數是心理問題與思想問題的融合,而要從根本上徹底解決這類問題,就必須採取心理健康教育方法與思想政治教育方法相結合的方式。

(一)問題的融合性

心理與思想是人的精神活動現象,都以客觀現實中的實踐活動作爲其發展的源泉。思想的發展與變化會受到心理的制約、影響,心理的活動與內容會受到思想的支配、控制。高職學生所面臨的衆多生活、學習、就業等問題,沒有一個問題是單一的思想問題或者心理問題,而是由心理因素、思想因素共同作用的結果。比如有的學生因就業問題存在的學歷歧視而產生消極情緒,形成讀書無用論、高職不如本科等思想,甚至產生報復性等極端心理。此類問題的發生過程,也是高職學生產生有關問題的心理、意識、思想的發展過程。作爲一種客觀存在,個體的經歷與經驗會對主體的心理形成反映,從而形成某種主觀意識,經由理性思維上升爲某種思想。作爲思想發展的基礎,心理如果出現問題,會影響思想的正確性;反之,由於思想具有能動性,思想上的問題又會導致心理上出現更嚴重的障礙,影響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因此,從高職學生所面臨問題的融合性角度分析,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很有必要。

(二)方法的結合性

從高職學生面臨問題的心理因素、思想因素融合性方面分析,解決問題的方法是必須實現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必須要以思想政治教育作爲牽引,以心理健康教育作爲保障。沒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牽引,高職學生在解決問題的過程中將會迷失方向,達不到應有的效果;而沒有心理健康教育作保障,高職學生問題的解決將會缺失基礎,不僅有可能使問題得不到解決,甚至會使問題變得更爲嚴重。例如,要想解決高職學生的就業問題,首先要緩解高職學生就業過程中的心理壓力,從認知心理角度幫助學生克服就業過程中的自負心理、自卑心理、矛盾心理,從情緒心理角度緩解學生的焦慮心理、功利心理、抑鬱心理;其次要指導高職學生樹立正確的就業、擇業、創業觀,幫助學生在國家發展、企業要求、個人需求之間尋找共同點,轉變錯誤的思想觀念。同樣,只有將心理教育與思想教育結合起來,一疏一導,才能解決好高職學生面臨的問題。

二、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可行性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不僅在於兩者之間具有結合的必要性,還在於從對象的共同性、作用的互補性、內容的滲透性、過程的同一性等角度分析,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具有較高的可行性。

(一)對象的共同性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雖有不同的職責與分工,甚至可能採用的具體方法也不盡相同,但其作用的對象都是學生。按照教育部對包括高職在內的高等院校德育工作的劃分,心理健康教育屬於高校的德育工作範疇。從更爲具體的層面看,兩者都是作用於高職學生的德育工作。由於對象的共同性,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雖然強調分工的不同,但從最終的.效果來講,兩者需要加強聯繫與交流,需要結合起來共同作用於學生德育水平的提升,從而爲實現高職教育立德樹人的根本目標提供保障。

(二)作用的互補性

心理健康教育側重於學生的潛意識,思想政治教育側重於學生的思想覺悟與道德認知。思想政治理論課中價值觀、責任感、善與惡、正義與良知等方面的塑造,與大學生的心理素質緊密相連。由於作用的互補性,高職院校在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過程中,需要在強調兩者作用不同的基礎上,強化兩者的協調與互動,善於運用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爲高職學生的心理健康發展提供方向指引及方法保障。

(三)內容的滲透性

思想政治教育和心理健康教育的結合會極大地豐富兩者的內涵。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可以相互滲透、相互轉化。心理健康教育對思想政治教育起到邊界的擴展與內容的完善等作用,思想政治教育側重於認知社會,認識國家,協調個體與集體、國家的利益關係;而心理健康教育側重於教會學生認識自我。因此,爲了達到思想政治教育的效果,思想政治教育的邊界就有必要延展到學生的自我認知部分。而心理健康教育中的許多內容受到西方心理學發展的影響,部分研究成果與研究方法在引入課堂、實施教學的過程中,爲避免價值觀導向出現問題,必須要有思想政治教育作爲指引並進行把關。

(四)過程的相似性

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是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輔助學生提升素質的共同過程。着眼於學生德育中的問題以及德育的效果,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具有共同的教育過程。雖然在教育過程中兩者採用的教育方法與教育內容可能會有所不同,但相同的是:發現問題是起點,分析問題是中點,解決問題是歸宿。鑑於在過程的每一個環節,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着力點與干預問題的強度可能會有所不同,需要兩者能夠密切配合、共同分析、彼此協同,以達到最佳效果。

三、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結合的途徑

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既具備必要性,又具有可行性。但從現狀來看,不論是心理健康教育還是思想政治教育,由於長期的分工教學,在高職教育中已經形成並具備了內容豐富、結構複雜的特點。如何實現兩者的結合,乃至形成融合,需要在教育理念、教育目標、教育內容、教育方法、教學師資方面進行具體的分析與探討。

(一)確立“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

教育的目的是爲了人的成長與成才,職業教育雖然強調直接爲行業、企業服務,強調培養學生的專業技能,但其根本的目標還是爲了人的發展。“以人爲本”的教育理念強調在高職學生的培養中,不能忽視德育,不能過重強調專業技能的培養。而應在德育中突出學生的思想品質教育,注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如果高職學生沒有健康的心理素質作爲保障,其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與效果就會受到根本性的影響。高職院校要強化以學生爲中心的教學體系改革,以學生生活、學習、就業中存在的問題爲導向,根據學生特點制定相應的教育方法,增強教育的針對性與實效性,提高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協同性。

(二)明確立德樹人的教育目標

高職教育的目標是立德樹人,“立德”強調的是高職學生的思想政治教育,“樹人”強調的是高職學生人格的發展。“立德”與“樹人”是融爲一體的。一個人的道德修養,往往也決定了這個人的人格品質;而一個人的人格品質發展,反過來又影響他的道德修養。高職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將立德樹人作爲教育目標,既要明確立什麼德、樹什麼人的問題,更要明確採用何種方式與方法才能達到立德樹人的目標。心理健康教育是思想政治教育的基礎,思想政治教育爲心理健康教育提供指引。在高職教育的過程中,不能只強調某一種教育,也不能厚此薄彼,只有做到兩者的結合與融合,才能夠實現立德樹人的目標。

(三)實現教育內容的交叉融合

一方面,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可以透過思想政治教育的引導得以昇華。如高職學生中存在的某些心理問題,學生思想認識態度消極是造成心理障礙的一個重要因素,單純採用心理健康教育的內容,只能起到治標的作用,而要達到治本的目的,就需要引入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提升學生的思想認知,以思想帶動心理的轉變。另一方面,思想政治教育的內容可以透過心理健康教育爲其提供合理的依據與支撐。如在解析某類社會現象的過程中,可以引用心理健康教育中社會心理學的內容,爲這一類現象的分析提供心理學方面的科學依據,從而促使學生形成更爲合理的認知。

(四)採用相互補充的教學方法

在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中,教學方法的相互補充是一種較爲常見的現象。以心理學上的行爲訓練法爲例,在思想政治教育中經常使用榜樣示範法,即透過典型、榜樣人物或者事蹟,提升高職學生思想認識,規範學生行爲。《現代職業教育體系建設規劃(2014—2020年)》在加強職業院校德育工作時提出,要“注重用優秀畢業生先進事蹟引導在校學生”。而心理學上的一些其他方法也可以廣泛應用於思想政治教育中,如認知改變法中的動機需要激勵法,可以用於研判學生思想政治教育學習的動機,並加以誘發;活動體驗法中的脫離角色法、角色轉換法,可以將學生置於虛擬或真實的情境中,幫助學生做出正確的符合社會規範要求的道德選擇。

(五)培養“雙師型”教師隊伍

高職教育雖然強調要以學生爲中心,但是良好教育效果的實現離不開教師主導地位的發揮。高職教育中的專業技能教育強調師資力量的“雙師”素養,要求教師既具備一定的專業理論知識,也應具有在行業鍛鍊中獲得的較高的專業實踐技能。在高職教育中實現心理健康教育與思想政治教育的結合,可以借鑑專業教師的“雙師”培養模式,強調公共課程體系中的心理健康教師和思想政治教育教師能夠熟悉彼此領域中的內容、方法,從而在引導學生提升思想素養、防範學生出現心理問題的過程中能夠融會貫通,並能將相關的理論、內容、方法運用到各自的教學中,提高心理健康教師與思想政治教育教師的“雙師”素質。

參考文獻:

[1]楊芷英.思想政治教育心理學[M].北京:中國人民大學出版社,2014:2.

[2]關欣.高校思想政治理論課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融合[J].黑龍江教育學院學報,2014,33(8):82-83.

[3]趙景會,李明秀,高鵬宇.大學生思想政治教育與心理健康教育相結合的探討[J].佳木斯大學社會科學學報,2008,26(3):110-1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