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挑戰與應對

學問君 人氣:1.48W

導語:高校可以創建心理教育網站,並以電子郵件、聊天室等形式,向學生傳授心理學知識,並提供心理諮詢與援助,增強師生互動。

談談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挑戰與應對

隨着新媒體時代的到來,微信、微博、QQ等媒體軟件逐漸滲透到人們生活的各個角落,對人們的生活方式和思想行爲產生了重要影響。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學習生活、思想教育、思維判斷等方面,同樣不可避免的受到新媒體的影響。因此,如何發揮新媒體的優勢條件,提升心理教育的效率,並採取有效措施應對新媒體環境下的種種挑戰,已經成爲當前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必須重視的重要課題。

1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面臨的挑戰

1.1缺乏有效的預防監管機制

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透過各種交際平臺和軟件接觸到許多色情、暴力、迷信等消極資訊,如果不採取有效的監管防禦措施,就會導致這些不良因素迅速傳播,對大學生的心理認知和價值觀教育形成消極影響。同時,新媒體的開放性和虛擬性可以使大學生以匿名狀態進入各種平臺,一些大學生長期沉迷於這種虛擬狀態,出現壓抑、焦慮、孤僻、冷漠等不良心態。還有部分大學生在網絡虛擬環境中逐漸失去安全感,在現實生活和學習中出現信任危機。除此之外,部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時效性,不能及時瞭解大學生的心理動態和困惑,未能向大學生適時提供指導。

1.2學生的.思考能力被弱化

新媒體特有的虛擬性,使大學生逐漸失去道德規範,出現不當言行,甚至違法犯罪行爲。新媒體一方面可以爲大學生提供多樣化的交際手段和豐富的資源資訊,幫助大學生自主學習,但另一方面,也使部分大學生過度依賴手機、電腦等新媒體工具,盲從網絡上的各種觀點,受網絡影響過大,逐漸失去獨立思考能力,一些自我剋制能力較差的大學生甚至出現侵權、謾罵等道德失範行爲。

1.3價值觀教育受到衝擊

受新媒體影響,一些不健康資訊逐漸進入大學生視野,對大學生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造成巨大沖擊,致使一些大學生形成功利主義、拜金主義和個人享樂主義。新媒體特有的開放性使各種資訊充斥網絡,一些西方功利主義、實用主義思想對大學生的價值觀教育造成不良影響,導致一些大學生三觀扭曲,思想道德素質下降。

2新媒體環境下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應對策略

2.1提高從業人員的專業素質

目前,各個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多由輔導員負責,但部分輔導員缺乏必要的心理輔導方法、心理學基礎理論,對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也多采取談話、觀察、分析等手段,導致心理健康教育內容單一僵化,學生參與積極性較低,因此,高校應當加強輔導員的專業技能培訓,爲他們提供多樣化的培訓平臺,切實提高輔導員的心理健康教育水平。與此同時,還應當要求輔導員掌握必要的新媒體使用技能,以便隨時關注學生的心理動態,並透過新媒體加強師生互動,提高心理健康教育的靈活性與時效性。

2.2合理運用新媒體

部分大學生對心理健康教育缺乏正確認知,認爲只有心理疾病才需要進行心理教育,所以在心理諮詢時感到自卑,不願向教育者反映自身的真實情況,這在一定程度上增加了心理健康教育的難度。在新媒體環境下,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可以透過微信、微博、論壇、QQ等形式,鼓勵學生積極反映自身的心理情況,減少面對面交流引起的尷尬和不適。這一方面可以幫助心理健康教育人員及時瞭解大學生的心理疑惑,另一方面也可以打消大學生的傾訴鼓勵,便於他們暢所欲言,全面反映自身的心理疑惑,並接受科學指導和教育。同時,高校還可以運用新媒體技術開創心靈之窗、溝通橋樑等心理教育專欄,並聘請專業教育人員對專欄進行管理,傳播一些心理健康教育知識和心理疏導技巧。

2.3加強課程銜接

課堂不是心理健康教育的唯一平臺和途徑,因此,高校在心理健康教育過程中應當加強課程銜接,拓展教育渠道,搭建課外心理教育平臺,增強心理健康教育的豐富性和趣味性。當前,許多高校都已經注意到社會實踐、課外活動等形式對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積極影響。高校可以創建心理教育網站,並以電子郵件、聊天室等形式,向學生傳授心理學知識,並提供心理諮詢與援助,增強師生互動。此外,還可以開展心理知識競賽、心理沙龍、心理劇表演等活動,以多樣化形式激發學生的參與興趣,促使大學生自覺瞭解心理學知識,接受心理健康教育。同時,還可以運用挫折考驗訓練、團體訓練等形式,對大學生在人際交往、學習、擇業、生活、戀愛等過程中出現的問題,加以演練和引導,幫助他們消除心理困惑和障礙,提高大學生的心理素質。

參考文獻:

[1]康麗峯,王峯.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創新模式探索[J].農業圖書情報學刊,2015,27(1).

[2]楊鈺.網絡時代大學生心理健康教育的優勢與策略[J].現代交際,2015,(4).

[3]馬玉龍.新媒體時代學生的心理健康教育[J].中國教育技術裝備,2010,(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