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合作學習提高效率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2.34W

合作學習提高效率教育論文

新《英語課程標準》強調指出“課程應從學生的學習興趣、生活經驗和認知水平出發,倡導體驗、實踐、參與、合作、交流的學習方式和任務型的教學途徑,發展學生的語言綜合運用能力,使語言學習的過程成爲學生形成積極的情感態度、主動思維和大膽實踐,提高跨文化意識和形成自主學習能力的過程。”

合作學習提高效率教育論文

初中學生年齡大都在13-16歲之間,這些孩子既有頑皮的一面,又有好奇、向上、不甘落後、好表現的一面,運用這些特點,在英語課堂進行任務型合作活動將有利於學生整體素質的提高。

一、任務型合作活動的理念

任務型教學活動的“重頭戲”是交互活動,即在pairwork(倆倆對話),groupwork(小組)和discussion(集體)活動的形式下,學生與學生以及教師與學生爲了完成教學目標任務而協作交流,在交流中雙方會運用多種策略,調動一切語言和非語言的知識及技能去尋求溝通,努力用語言做事。每當一方遇到困難(大多爲缺乏恰當的語言去表達)時,合作者必然會給予提示、解釋、詢問、列舉式釋義等動作。這些協作式教學活動,把師生雙方的注意力引向他們最需要的學習內容之上,一旦成功,就能牢記並形成熟練技巧,在合作學習過程中,學習者除了關習自己的學習之外,還得關心他人的學習,因而該學習過程中不僅要求各個感官與相關知識、技能和能力必須協調,而且要求人際關係以及人與物的關係也得合理互動,這自然有利於提高學習效率。

二、任務型合作活動的具體操作

1.倆倆對話

每單元都有一個交際話題,除利用課本對話讓學生動起來之外,還可讓學生就這一話題,依據keywords編寫similardialogues。對話的內容不必拘泥於課本,還可拓展以往學過的相關知識,倆倆對話,一問一答,一幫一,效率較高。

2.小組活動

主要有兩種形式:

(1)課堂上即興表演。開展英語比賽,表演活動有助於提高表演者的口語和聽力,觀看的學生也能體驗到交流的快樂,學完9AUnit3之後,我讓學生分組活動,組織一個‘ChatShow,’組內學生自主扮演主持人,被訪者,心理諮詢專家(數量自定),學生們經過簡單梳理,把這一單元的內容連接起來,學生們接受採訪,談自己的“TeenageProblems”,專家釋疑,最後主持人歸納。這一單元的語言點、知識點被概括在一起,同時也擴展了本單元的內容。由於學生爲了使自己的對話更精彩,必然對所學的知識進行反覆琢磨和推敲,這樣既掌握了知識、訓練了表達能力,同時又培養了學生自主學習能力。表演過程中,學生們歐美化豐富的表情,恰當的手勢,地道的語言,較爲滑稽幽默的動作,贏得陣陣掌聲,整堂課氣氛活躍,觀看的同學除了欣賞,還要給表演者一個恰當的評判,此外,要準備提問和回答問題。最後每組合計一個分數,得出優勝組。

(2)Freetalk:這需要學生依據教師的要求分組課外活動,新課開始前進行表演,這種活動採取輪流制,每日一話題,如談論當日新聞、氣候變化、經濟發展、家鄉風采、身邊小事、國際大事等等,允許依據分組原則重新組合,這種任務型活動激發了學生對課外知識探究和進行語言實踐的熱情,也鍛鍊了學生收集資訊、組織資訊和傳遞資訊的能力。這種合作學習的方式使學生由傳統的“被動”學習轉變爲“主動”地探求新知成爲現實。

3.組內討論,課堂展示

討論依據事實,可以選在課內或課外,課堂上學生自備紙或板,根據老師的要求寫下集體討論的結果和自己的觀點,每組可選一名代表到黑板上展示,並作出合理的解釋。老師最後給出評判。這種方式極大的鼓舞了學生學習和參與的熱情,使每個學生都動起來。 4.集體討論

教師先提出的一個主題,讓學生自由發言,然後依據觀點的不同,把學生分組,請幾個成績較好的學生做筆錄,讓觀點不同的組展開辨論。如:對於WhatdoyouthinkofCharityWork這一話題學生們特別感興趣,爭先恐後地站起來發表自己的觀點。

三、任務型合作活動的注意事項

1.準備

在以課堂合作活動爲中心的教學活動中,教師是組織者、策劃者、導演者和評判者,課前要做好充分準備,教學重點、難點、知識點、語言交流點、學生髮問點,活動小組要交談的知識點都應寫在教案上,並把所需要的實物、圖片、模型、現代化教具準備好。在課堂上要創設真實或模擬的情景,運用表情、姿勢、手勢、實物、圖片模型等直觀手段,把抽象化、概念化的語言現象,變成具體的、形象的多維圖,呈現給學生,讓學生聽到的、看到的都是活的語言,透過這種方式激活學生右腦的形象思維器官,完成新語言的感知和理解,使他們動起來、交談起來。

2.分組

要實行異質分組,即讓成績、個性、能力、文化背景、性別不同的學生在小組內合理搭配,每個學生在小組內都能找到自己最佳的角色位置,這樣搭配會使學生相互影響,使性格內向的學生也能參與合作,因爲合作小組爲他們營造了一個和諧的學習環境,他們在小組中倍感輕鬆自信,不會因爲害怕出錯受到同學的嘲笑而不敢參與或產生自卑牴觸情緒,相反每個人在動機的'驅動下,主動探究與發展內在的語言潛力,爲羣體目標的實現貢獻自己的力量,因爲他們的成績是以小組爲單位。

3.任務設計

(1)着眼於學生的實際,難易要適度。任務設計要實行階梯性原則,任務難度應該由易到難逐步提高,難度適當的任務可以減輕合作學習的焦慮感,促進任務活動的成功。(2)要有情趣。學生喜歡共同分享他們感興趣的事情。合作,其實應是他們共同遊戲的過程,任務活動必須生動有趣,貼近生活,這些都能讓學生感到共同做事的樂趣。

4.教師的示範作用

教師佈置任務不能僅靠語言,還要身體力行,進行恰當的示範,在示範過程中,學生們可以真切地看到、聽到、感受到自己參與的任務所追求的目標,所需的語言材料,使用素材和整個活動的操作過程等等。

5.評價方式

在合作學習中要多角度對學生進行評價。如學生自評,小組成員之間的互評,教師對小組的評價,教師對小組每個成員的評價和小組合作技能的評價等,教師應着重強調學習活動本身的意義和價值,並對學生的努力加以肯定,而不是一味強調誰做得最好。

總之,幾年的教學探索使我認識到,任務型合作活動的展開,能激發和培養學生學習英語的興趣,幫助學生樹立自信心,養成良好的學習習慣,使學生掌握一定的語言基本知識和基本技能,把一言堂變成了羣言堂,所有的學生都能參與到整個教學活動中來,所有的學生都有表現和評判的機會,把原來沉默的課堂轉變爲活躍的、有趣味的活的語言交流場所,好的幫差的,差的趕好的,互學互助共同提高;組內交談,鍛鍊能力;組織比賽,增強競爭意識;溝通交流,培養開放型人才,讓學生體驗到了合作成功的喜悅,增強了合作意識。在英語教學過程中,透過任務型合作活動,極大地提高了學生學習英語的熱情,貼近了師生雙方的情感,達到了較高的教學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