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班培育方式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5W

隨着國家對職業教育的重視,職業教育迎來了新的發展機會,而“人才班”的培養模式是近幾年職業教育中發展較快的辦學模式之一。“人才班”模式是學校和用人單位根據市場要求共同制定人才培養方案,簽訂用工合同,並在師資、技術、辦學條件等方面進行合作,透過“校企合作、工學交替”的方式來完成教學任務的一種人才培養模式,是現階段職業教育人才培養模式的積極探索。許多職業院校酒店管理專業先後與國內外知名品牌酒店共同組建了“人才班”。這種“人才班”模式取得了較大的成功,顯示了巨大的生命力,但同時存在着一些問題值得我們重視和思考。

酒店管理專業人才班培育方式研究論文

1、“人才班”培養模式存在的問題

1.1人才培養方案難以落實。“人才班”的培養模式往往是酒店方和學校共同制定並執行。但是從實際操作來看,酒店方負責的實務操作方面的課程,如酒店分階英語、酒水和酒吧運營管理和康樂服務與管理、前廳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等難以落實。究其原因:一是酒店往往想用現成的人員直接上崗,減少他們的培訓費和勞動成本,二是酒店方和學校在執行人才培養方案時缺少監督機制。以我院“三亞喜來登人才班”爲例,雖然我們在與酒店合作中把有些課程納入到協議中,但是從學生反饋的情況來看很不理想。協議中原本屬於酒店方應該給學生培訓的內容,要麼是沒有培訓,要麼培訓時間縮水,使學生對酒店有較大的意見。

1.2組班模式有待進一步商榷。現有的組班模式往往是酒店根據其用人要求對某一年級所有酒店管理專業學生中有興趣參加“人才班”的同學進行普遍篩選,把那些相貌較好,口才優秀和英語聽說能力較強的學生組建在一起,組班的時間一般是在新生報到時或大二第一學期。這種選人的模式存在問題,首先學生初來乍到,對所學專業及前景不甚瞭解或則瞭解有限,無法對是否加入“人才班”做出正確選擇。其次,隨着時間的推移和學生認識的深化,有些學生在大三時想參加“專升本”的考試,提升自己的學歷層次,但是“人才班”的實習時間會與他們複習考試的時間相沖突,難以協調。再次,未被選上的其他同學也有了較大的思想包袱,不利於整個年級管理。我院喜來登“人才班”學生畢業前就已經有15%的學生因各種原因退出。

1.3“人才班”任課教師實踐技能欠缺。“人才班”的學生在畢業前會去酒店進行短期的實習,瞭解和掌握了一些酒店操作技能。而我們很大一部分教師是剛畢業的研究生,專業理論較強,但實際動手能力較弱,這就會出現在操作技能課時老師不如學生的狀況,這給我們的教師帶來了很大的壓力,同時也面臨着較大的挑戰。我院喜來登“人才班”學生在大一下學期和大二下學期分別去酒店實習2個月和3個月,在酒店實習掌握了一些操作技能,給教師在承擔《餐飲服務與管理》、《客房服務與管理》《前廳服務與管理》等課程的操作技能教學時帶來了挑戰。

1.4學生實習所學到的技能比較單一。對學生來說在校學習只是學到了基本的理論知識和一些簡單的操作技能,由於受到學校實訓設備設施的限制,實踐技能的進一步提高還需要透過實習來完成,這似乎是可以透過“人才班”來完成,也似乎是“人才班”的優勢所在。但實際的情況是酒店會給學生一些短期上崗培訓,但更多的是想利用廉價的勞動力來降低經營成本,而且酒店一般不會讓實習生調換實習部門,學生往往只能在實習期間學習到某一個部門或某一個方面的服務技能。而學生所想學的是前廳就待、客房服務、餐飲服務、酒水服務等多方面技能,這些技能有利於學生全面發展。但現實是在實習期間基本做不到。這也是一部分學生不願意留在酒店長期實習的原因,也是學生、酒店方和學校最難達成一致的問題。

1.5學生畢業後,酒店和學生“雙向選擇”的機率不大。學校和酒店簽訂的“人才班”主要的目的是讓學生透過實習提高自己的專業技能,同時,實現畢業生和酒店的雙向選擇,從而提高學生的就業率。但是,據調查,畢業一年後,“人才班”畢業生留在酒店工作的學生人數不到原班級學生人數的25%,絕大部分已經離開原來的酒店另謀出路。

1.6實習過程中少數學生的心態和思想認識存在問題。少數同學認爲我是大學生,要做管理,“怎麼要我端盤子做客房?多丟人!”,“我是實習生,所幹活與正式員工一樣,而工資卻與正式員工相差甚遠!”。還有人認爲,“我是大學生,酒店高層管理應該充分重視我們的!”。這種種思想和意識會對他們的工作產生負面作用。

2、解決問題的對策

2.1健全管理制度,雙方確定專人齊抓共管。學校要健全實習管理制度,爲實習管理提供依據。在制訂相關制度時應着重考慮下列內容:一是在不違反政策和法律的基礎上樹立酒店在實習上的權威,學生的實習成績主要是酒店方來考覈;二是考慮到實習生還是在校生,如違反酒店相關規定的學生視情況給予相應的紀律處分;三是實習成績與畢業證書直接掛鉤,督促學生保質保量地完成實習。

2.2輪崗實習,培養學生多面技能。針對實習學生所接觸的工作單一,所學技能單一問題,建議學校與酒店協商,同意學生兩個月以上的實習可以在酒店部門內部或不同部門之間輪崗實習,保證學生學到多方面的技術技能,爲學生未來發展打下厚實的基礎,爲學生未來的職業生涯提供良好的條件。但事實上沒有酒店願意兩個月讓學生更換崗位或部門。這就要求校方與酒店多次溝通,甚至可以考慮給酒店方一定的經濟補償。

2.3嚴格“人才班”的挑選組織工作。嚴格挑選是組建“人才班”的前提。可以把不願意進入“人才班”和不適合“人才班”工作崗位的學生作出適當調整。“人才班”招生是雙向選擇的過程。首先要做好宣傳發動工作。可以由企業派人到學校向學生全面介紹情況並認真回答學生提出的問題,就酒店的具體情況、企業的工作崗位和工作時間及工作報酬等向學生進行宣傳說明,讓學生在選擇的時候做到有的放矢。學校也可以安排一些專業教師回答學生的疑問。在報名時,最好要讓學生經得家長同意。挑選工作由企業派人逐一面試後確定下來,一旦人員確定後原則上就不允許更改和退出。

2.4利用內部培養和外部聘用相結合加快“雙師型”教師隊伍建設。針對教師實踐操作技能普遍缺乏的現狀,可以透過實施“走出去”與“引進來”的措施來加以解決。“走出去”是指缺乏實踐經驗和職業經歷的專業教師可以利用假期或閒暇時間走出學校到酒店進行實踐鍛鍊,保證實踐教學內容的不斷更新,適應了酒店行業迅速發展的需要。內部培養是在已有專業教師忠加大力度培養“雙師型”教師,當然,這不是簡單地爲專業教師提供機會多參與短期技能培訓並獲得一些職業資格證書,更主要是爲專業老師提供進入本行業深入學習的機會,實際參與企業生產管理,在實踐中積累經驗,提高技能。“引進來”是指可以聘用具有豐富經驗的酒店服務或管理人員來校兼課。這樣,透過“走出去”與“引進來”的師資策略既精簡了機構,又提高了效率,符合職業院校的實際需求和理論與實踐相結合的辦學原則。在校企合作過程中,學校一定要與企業協商每年按期派專業教師去酒店掛職鍛鍊,提高教師實踐動手能力。外部聘用是直接從“人才班”合作企業引進中高層管理人員到“人才班”上課。加強與酒店的'溝通和交流。學生除接受正常教學課程外,還要根據酒店需求新開設一些的特別課程,由酒店管理層人員任教,強化實用英語課程,增加企業文化及領導技能課程,讓學生更加熟悉酒店標準和運作規範等,使學生畢業以後可以直接進入企業,而且來了就可用得上,從而節約酒店方面的培訓時間和資金成本。

2.5合理安排酒店實習時間。實習時間的安排要恰到好處,至少要考慮三個條件:一是有利於教學任務的安排,做到循序漸進,從簡單到複雜,每次的時間須扣緊教學內容;二是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積極性,既不要因爲時間過長使學生厭煩,又不要因時間過短而走過場;三是有利企業的需要,旺季需要人多,淡季需要人少。根據以上原則我們實行集中學習和課堂教學充分相結合。普通職業院校一般實行的2+1模式,而我們建議時間安排爲1+0.5+1+0.5,人才培養方案實行“小學期制”較好。即在學校學習一年,出去定崗學習半年,再回校學習一年,然後畢業實習半年。這樣做體現了“學習、實踐、再學習、再實踐”,有效掌握真正知識和技能的一個過程,也是學校針對目前大酒店不願意招聘沒有工作經驗的應屆畢業生,提高學生解決實際能力而採取的對策。當然,時間的安排可以根據具體情況有所變動,但時間的長度應該保持適度,過長與過短對學生的培養都有不利。在校的時間應該更多地安排學生專業理論學習和人文素質教育,使學生綜合素質全面提高,適應未來職業發展的能力得到增強。

2.6塑造酒店企業文化,爭取待遇留人,感情留人,事業留人。針對現階段學生和酒店方“雙向選擇”率不高的問題,酒店應該塑造自己的企業文化,用企業文化來感召學生,讓學生因爲喜歡酒店的企業文化從而進一步喜歡酒店。其次,在市場經濟條件下要適當提高學生的待遇和福利,能讓學生畢業後能夠安心工作。再次,塑造酒店企業良好的人際關係環境,最大限度調動學生留在酒店工作的積極性。最後,用事業留人,儘量創造條件放手讓實習學生去獨當一面,滿足學生自我實現需要,讓學生看到了自己的價值和前途,從而決定留在實習酒店企業工作。

2.7加強宣傳和引導,轉變學生觀念,疏導學生心理。針對部分學生“眼高手低”和一上班就想做管理者的思想,我們加強對學生的職業觀教育和心理疏導。重點是加強學生職業行爲習慣養成的教育。首先,從大一進校開始就給學生灌輸服務行業必須先從服務員做起,必須要有豐富的實踐經驗的思想,讓學生感到上課就是上班,教室就是上班場所。其次,要加強專業教育,從專業發展的美好前景來感召學生。再次,透過成功人士報告會等方式來指引學生。

總之,實習工作是教學工作的重要環節,也是培養合格的高素質應用人才的重要途徑。希望酒店方和學校應認真對待“人才班”中存在的問題,積極主動地採取委託的措施加以解決,這樣雙方纔能進一步加深合作,在合作中達到“多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