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物理課改中如何對待教材和學生

學問君 人氣:7.1K
淺談物理課改中如何對待教材和學生
        改變原有單一、被動的學習方式,建立和形成發揮學生主體性的多樣化的學習方式,促進學生在教師指導下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是這次課程改革的核心任務。而物理這門自然科學課程比較難學,靠死記硬背是學不會的,一字不差地背下來,出個題目還是照樣不會作。物理課初中、高中、大學各講一遍,初中定性的東西多,高中定量的東西多,大學定量的東西更多了,而且要用高等數學去計算。在課改的大背景下,教材也有了很多變化,以前的教材就算老師不教,學生自學也能學會,但現在的教材如果沒用教師的領引,學生是學不會的。教學改革還要求體現學生的主體性,教師的主導性。在這樣的形勢下,作爲一名中學物理教師,應該結合物理的學科特點,仔細研究教材,將課堂教學與課外實踐充分地緊密地聯繫起來,對學生進行各方面的教育,使學生的思想、品質,文化、心理素質在整個物理學習過程中得到協調發展。如何做到這些呢?
        一、認真鑽研教材,充分了解相關的課外知識,不斷提高自己的育人水平
        物理教材中的內容包括多方面的知識,不是單一的。但它們都有助於開展以學生爲主體,以實驗實踐爲媒介的教學活動。根據這一學科特點,我們在教學中既要遵循知識特性,使學生學到相關的自然科學知識;又要聯繫學生主體,使學生對該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具備一定的實驗實踐操作的技能技巧和分析歸納能力。這對教師而言就要求甚高:要認真專研教材,最大限度地挖掘教材中的思想教育因素,適時地在課堂中滲透思想品德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培養,良好的道德品質,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和世界觀。
        新課程要求教師教學要密切聯繫學生生活的世界,打通科學世界與生活世界的隔閡,使教材內容生活化。讓學生感受到知識在生活中的意義,從而激發學生的`學習熱情和學習動機,使學生在學習過程中獲得經驗和體驗,讓學生在獲得知識技能的同時,培養學生良好的情感態度價值觀。教材內容生活化使教材不僅更適應學生心理需求,而且促進了理論與實踐的有機結合。
        比如,在講述大氣壓強時,我們只能對課本上的內容作簡單的介紹,不能給學生一些相關的現象,他們是不會對此太感興趣的,教師的教學效果也不好。如果我們能夠透過演示生活中的小實驗和播放實驗視頻,並從微觀上給學生以講解,學生就對知識比較容易接受。也就是要在課程教學中既充分利用教材,又要有所拓展,不斷引起矛盾,吸引學生去主動學習。
        二、讓學生愛上物理
        教師在進行教學的實際操作過程中,努力地激發學生對此學科產生濃厚的興趣。要尊重學生的教學主體性,制定可行的教學策略,設計符合教學的方案,選擇恰當的教學方法,認真組織教學過程,多側面、多層次地啓發學生,激發他們對知識的求知的慾望和興趣,以至培養他們能學好物理和能解決好問題的信心。
        首先是用豐富多彩的生活事例和變化多樣的教學手段和方法來培養學生興趣。比如,讓學生參與教學活動,活躍課堂氣氛,不斷地優化課堂教學環境,儘量用實際操作或實物實例等各種直觀教學手段讓學生直接獲取知識,以激發學生的興趣。
        其次是儘量讓學生獨立思考以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這要求我們教師要徹底地更新觀念,改變以自我爲中心的滿堂灌的教學模式,儘可能地啓發學生多動腦筋,多多思考問題。      “授人以魚不如授人以漁”,教師要顧及所有學生,因材施教。根據物理的學科特點,先教給學生一些基本的知識以及獲取知識的方法,從基礎知識開始,聯繫生活實際,努力培養學生的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對於物理學科而言,學生的能力主要表現在學習一定的知識之後能夠運用於實際生活中,並能用其解釋生活現象和改變一些不具備科學實際的愚昧和落後的裝置,任何知識的獲得不能發揮其應有的功能是沒有意義的。根據這一要求,教學實踐過程中,僅僅“照本宣科”是不能滿足教學及社會發展的需要的。爲此,教師要儘可能地結合生活列舉一些實際問題讓學生在學習某部分知識後加以分析和解決,並能在其中獲得一定的能力。
        比如壓強一部分的知識,學習了改變壓強大小的方法後,要讓學生自己列舉出生活中用其改變壓強的事例,並能分辯他們的益和害。螺母下的墊圈,田埂上的木樁,駱駝和驢的踢以及沙漠和草地......並要求學生對有害的大小壓強作相應的改變。
        再次,載着較多貨物的載重車倆被陷入較爲鬆軟的泥路上,是爲什麼?到底該怎樣解決?你解決的原理和依據是什麼?或者,一倆空車在一個較滑的泥濘斜坡上不能上去,請分析可能出現的原因是什麼?我們可以用哪些方法進行解決?解決的依據又是什麼?
        這些都是課本上沒有列舉的事例,我們可以透過它們來讓學生對知識進行滲透式的理解和運用,培養學生的對實際問題的解決能力。在經常性的訓練的背後學生會自覺的去留意生活,並對它們進行分析和解釋以至改進。
最後是培養學生堅強的意志。我們在教學中要注重列舉一些科學家成才的例子,教學生學會做人,做一個能夠承受困難和挫折、勇於進取的人。讓學生知道只要有意志,有恆心,有信心就什麼困難都能戰勝。讓學生磨練自己的意志,以培養良好的心理素質去挑戰未來。
        總之,在教學中,教師要成爲課程的執行者、設計者、創造者,變革學習方式,切實加強學生創新精神與實踐能力的培養,以學生的發展爲本,爲了每個孩子的發展,爲了中華民族的振興而奮鬥終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