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初中數學新課改淺談初中數學新課改

學問君 人氣:1.61W
淺談初中數學新課改淺談初中數學新課改
        義務教育階段的數學課程,其基本出發點是促進學生全面、持續、和諧地發展。它不僅要考慮數學自身的特點,更應遵循學生學習數學的心理規律,強調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讓學生體驗將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模型並進行解釋與應用的過程,進而使學生獲得對數學理解的同時,在思維能力、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等多方面得到進步和發展。
  在新課程標準下初中數學教學應從學生實際出發,創設有助於學生自主學習的情境,引導學生透過實踐、思考、探索、交流獲得知識,形成技能,發展思維,學會學習,促使學生在教師的指導下生動活潑地、主動地、富有個性地學習。
  一、創設課堂情境,提高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教育學家烏申斯基說:“沒有絲毫興趣的強制學習將會扼殺學生探求真理的慾望”。創設豐富的教學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動機,培養學生的學習興趣,調動學生學習的積極性,是目前我國新課程改革的要求。
  如何創境激情,是在新的形勢下,教師必須具備的.基本功。教師要善於將所要解決的課題寓於學生實際掌握的知識基礎之中,造成心理上的懸念,把問題作爲教學過程的出發點,以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積極性,讓學生在迫切要求下學習。
  二、營造數學價值觀,讓學生在課堂教學中得到思想教育薰陶
  心理學的研究表明,在學生羣體師生關係的相互示範效應中,教師對學生的思想和心理產生的影響最大。幾乎所有學生都有模仿教師行爲的傾向,從教師的具體和抽象的形象中,選擇理想的行爲準則。由此可見,對教師而言,自身的形象是對學生進行思想教育的最好材料。
  很多內容是教師每屆都在向學生講授的,但教師在每次向學生講授時,都應對所上內容表現出極大的興趣和熱情,這樣才能喚起學生對該學科的熱愛。我國是數學的故鄉之一。 
  中華民族有着光輝燦爛的數學史,如果將數學科學史滲透到數學教學中,可以拓寬學生的視野,進行愛國主義教育,對於增強民族自信心,提高學生素質,激勵學生奮發向上,形成愛科學,學科學的良好風氣有着重要作用。
  教師應根據教材特點,適當地選擇數學科學史資料,有針對性地進行教學。比如圓周率π是數學中的一個重要常數,是圓的周長與其直徑之比。爲了回答這個比值等於多少,一代代中外數學家鍥而不捨,不斷探索,付出了艱辛的勞動,
  三、學以致用,提高學生的數學應用能力
  數學是一種語言,是認識世界必不可少的方法,運用數學的能力是未來公民應當具有的最基本的素質之一。九年義務教育數學教學大綱明確規定:“要使學生受到把實際問題抽象成數學問題的訓練”,“形成用數學的意識”。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大多是由實際問題抽象出來的,因而在進行數學概念和數學規律的教學中,我們不應當只是單純地向學生講授這些數學知識,而忽視對其原型的分析和抽象。
  我們應當從實際事例或學生已有知識出發,逐步引導學生對原型加以抽象、概括,弄清知識的抽象過程,瞭解它們的用途和適用範圍,從而使學生形成對學數學、用數學所必須遵循的途徑的認識。
  在教學中,我們可根據教學內容選編一些應用問題對學生進行建模訓練,也可結合學生熟悉的生活、生產、科技和當前商品經濟中的一些實際問題(如利息、股票、利潤、人口等問題),引導學生觀察、分析、抽象、概括爲數學模型,培養學生的建模能力。這不僅能加深學生對知識的理解和記憶,而且對激發學生學數學的興趣、增強學生用數學的意識大有裨益。
  四、改變教學形式,讓學生在生活中學習數學
  傳統的教學往往是一支粉筆和一張講臺,基本上是老師講,學生聽,很少有數學活動進行,而數學教學是數學活動的教學,是師生交往、互動、共同發展的過程,是教學的重要組成部分,學生在活動中一方面能充分展示他們的才能;另一方面能促進學生與學生之間合作學習。
  學生是數學學習的主人,教師是學生數學學習的組織者、引導者和合作者。有效的數學教學應當從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背景出發,向他們提供充分的從事數學活動的機會。
  從學生生活實際入手匯入新課,不僅讓學生感受到數學無處不在,而且也增強了學生理解和應用數學的信心,同時又強有力地激發了學生的興趣,調動其學習的積極性。
  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加強知識與實際聯繫,課堂上學生透過活動獲取知識,突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學習方法,訓練學生思維。生活化課堂教學,能以課本爲主源,又不受課本知識的禁錮,使學生靈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既能落實減輕學生負擔,又能提高教學質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