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移動終端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6W

摘要:從20xx年的全囯學生體質健康調查結果顯示,高校學生健康體質繼續呈現下降趨勢,主要是缺乏有效督促學生自覺鍛鍊,其原因是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成績評定仍按照大學入學前學習方式去重複,導致體育學習的熱情和興趣下降。本文研究把移動終端教育技術引入體育課堂,改革傳統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成績評定方式,目的是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教學質量。

移動終端教育技術在高校體育教學中的運用論文

關健詞:移動終端教育技術;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成績評定;改革

一、前言

以“互聯網+”教育技術爲基礎的移動終端教育技術爲高校體育的教學帶來了方便,以體育教學APP、體育微信公共教學平臺改進了高校傳統體育課程教學的模式,改變以體育教師、課堂爲中心的局面,改變了學生以單純地接受教師示範講解傳授知識爲主的學習方式,爲此,研究移動終端教育技術在廣西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實踐的應用,改革傳統的高校體育課程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成績評定方式,目的是爲了提高學生學習興趣和健康水平,爲終身鍛鍊和學習打下良好的基礎。高校電腦手機的擁有量極大,智能手機的擁有數幾乎人手一臺,爲網絡學習提供了方便,特別是近年以“互聯網+”教育技術爲主體的微課、慕課、翻轉課堂教學的興起,給高校體育教學帶來新的體驗和契機,優質教學資源彌補了傳統高校體育課教學資源的不足,高校學生可透過手機和電腦利用各種課餘時間來學習體育課程理論知識,獲取所需的體育知識,如何利用這些新的教育技術提高高校學生的學習興趣,改進高校傳統體育教學模式,適應在社會發展生存的合作交往能力以迫在眉睫。

二、當前廣西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成績評定存在的問題

當前廣西許多高校體育教學內容老套陳舊,上課環境較差,透過實際走訪和實地調查,廣西普通高校的體育課只安排一、二年級有體育課;三、四年級無體育課,一年只安排32次課64節,約合144學時,去掉一些不可預測雨天、酷熱天和節假日基本停上體育課,高校學生的真正上體育課時間爲130學時左右,傳統的教學模式教師上課很難照顧到全體學生的學習進度,當前體育教師在傳統的體育課堂教學內容上只能簡講簡介,無法深入講解體育課的教學內容,教學互動只能依靠提問和個別輔導來進行,學生在實際的體育鍛煉中又因缺乏實際和具體的指導,導致鍛鍊的盲目性和隨意性,致使鍛鍊的效果不甚理想,學生體質健康狀況的整體下降。還有更無聊的是,當前的許多課堂體育教學內容都是和中學體育課堂教學內容是重複的,像足球、氣排球、籃球、武術、健美操等主要學習的內容,均是基本的基礎技術、戰術學習,高校體育教科書學習內容的重複,使高校體育課本被定義爲最少被閱讀和使用的課本之一,許多高校學生畢業了,體育技戰術能水平並沒有得到學習的提升。

隨着科技的發展,利用移動終端教育技術智能手機電子課本的出現,改變了學生的閱讀方式,目前廣西高校利用網絡進行體育教學的電子課本及多媒體教科書沒有,沒有充分利用網絡進行多媒體教學,學生只有能看紙質課本,缺少能幫助學生快速入門實用的體育學習教材,而現今高校體育教學以動作技能爲主的教學,學生看紙質課本不如利用網絡電子多媒體課本教學更清楚更明白。在體育教學方法上,教師還是傳統的教學方法,課堂講授、示範演示、學生練習。雖然說這種方法是典型的體育教學法,已大家的認可。但也有不足之處,首先對於複雜的球類運動戰術講解示範教師非常費時費力,說多了學生也不容易理解老師說的重點是什麼。另外,有些教學示範動作,由於教師的年齡和身體狀態影響到示範動作不到位和不規範,很容易造成學生對技術動作學習產生誤解,當前高校體育教學由於課時少,教學人數多,教師沒有時間和能力來一對一幫助學生解決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學生只能接受老師滿堂灌的教學方式。在體育課成績評定上,目前高校體育課考覈評價方法是將其體育課平時成績(按出勤率折算成分數評定)、運動技能、理論知識成績、身體素質。這種評定方式對身體素質好、運動技能強即體育基礎好就容易得好成績,就容易產生體育基礎好的學生上課出勤不出力的現像,而基礎差的學生就是很用功也難得好成績,從而在心理上打擊了這些學生學習的積極性。

另一方面隨着高校人數擴招的原因,造成了學生、場地、器材比例失調的現象,許多高校體育課班級人數,大都超過了教育部規定的每班30人的數,例如廣西財經學院20xx級本科,每班平均人數35人,由於運動場所少,在新建的相思校區只有一個簡易的二個籃球場球類館,球類課只能部分輪換進館上課,許多學生只能在外面上室外課,大太陽或下雨學生體育課只能把室外的運動課改爲上理論課,影響了學生上運動課的次數及運動技能水平的提高,無法滿足學生上體育課鍛鍊的樂趣,體育教學改革勢在必行。

三、運用互聯網移動終端教育技術改革

高校體育教學的實例、方法及建議現有高校體育教學內容、教學方法與成績評定已不能滿足當前高校發展需要,移動互聯網無線WIFI的普及智能手機的快速發展,爲高校的.體育教學改革打下了良好的基礎,體育教學內容應根據科學技術的發展和學生學習方式的變化有所改進,應改革單純簡單的重複中學學過的課堂教學內容,否則就調動不起高校學生學習體育的積極性。

當前高校運用移動終端設備智能手機進行輔助教學已成爲了一種趨勢,區內許多高校已有應用在體育教學上的案例,例如用微信建公共平臺發佈體育課堂教學視頻、體育理論課教學講座、體育保健運動處方問題解答等等,許多學生都樂於使用智能手機進行體育學習。

以廣西財經學院開設體育課教學內容爲例,針對學校女生多,增開設了網絡視頻課程健美操、拉丁舞專項課程,還開設了學校傳統的運動強項羽毛球網絡精品課程內容,並針對當前學生身體素質開辦微信跑步羣,引體向上學習羣,仰臥起座練習羣,以學生參與課外活動練習作爲學習內容,透過互聯網移動終端來獲取學生在線學習的資訊和數據來監督學生完成學習任務的情況,學生可與老師互動討論學習。建議目前的高校應根據學生的興趣和健康體質狀況,來設計開建網絡體育專項教學內容的課程,適合大學生運動的運動指導處方、及體育運動保健教學內容。培養學生利用網絡和老師同學互助互學,並督促學生自覺參加課外鍛練,學會鍛練的養身之道。在以往的傳統教學方法上,例如學生的中長跑成績差,都是安排一定的課時訓練,運動量由小到大的增加,由於上課班上學生身體素質狀況不同,很難用一種方法和手段來訓練學生,許多教師也嘗試在課堂上應用因材施教的手段來訓練不同的學生,但因課時少,學生多,一個老師上課指導忙不過來,運動量大了,有一定的風險,現在大學生體質差是共識,很易因大運動量出教學事故。在此建議同行老師,利用智能手機建微信羣,利用微信羣,劃分不同體質的學生爲不同的學習羣,分設不同老師管理,設定不同的運動處方,即在微信羣設立不同的教學方法,利用微信羣的學習輔助方式來彌補平常體育課的課時不足。老師還可一對一的、一對多的互動討論學習,學生可上傳學習心得和學習視頻給老師指導及點評,教師可把上課的教學內容及示範動作做成視頻課件放在微信羣裏,同時也把優秀學生的視頻作業放在羣裏作爲榜樣,供學生參照學習。而這學習羣只要本人不退羣,是可終生存在的一個羣體,對終身相互鼓勵體育學習幫助無窮。在高校教學考覈成績評定,建議在原有的考覈評價中,增加課外體育活動作業的成績評定,這個評定的方法是以老師佈置體育課外作業,要求學生作業以圖像視頻的方式上交到老師的QQ郵箱,即學生用手機攝像老師佈置體育課外作業。

老師透過檢查學生的視頻作業來評定平常課外活動的體育成績,例如長跑練習老師佈置三分鐘跑籃球場外圈,測三分鐘誰跑的圈數多,測次數不限,可多次上傳教師郵箱,取最好成績,我們在訓練籃球罰球時,也用了手機攝像視頻訓練法,看誰用最少的時間能罰進十個球。

這種考覈方式有利於督促學生自覺鍛練,促進體質増強,能客觀地反映學生學習的積極性和進取精神及學習效果。

四、結束語

現今的高校體育教學改革,需要體育教師要有新思維及觀念,掌握互聯網的應用教育技術,利用互聯網的教育技術平臺以學生互動,要求高校體育教師應結合上課的內容,努力要做到因材施教,應注意在高校體育課的教學中,發現學生的共性問題和個性問題,充分利用互聯網的教育技術平臺,幫助學生解決體育學習中遇到的問題及困難,在高校的教學中守正創新,做到網上網下,課內和課外活動中各學習環節有機結合,做到明確教學目標,創新體育教學的方式,有效的提高高校學生的健康體質。

參考文獻:

[1]陳琳.高校課程立體學習資源建設研究---促進學習方式轉變的視角[J].中國電化教育,2013,(11):95~97

[2]國家體育總局.20xx年全國學生體質健康調研結果[J].中國學校衛生.2015,(12):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