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W

在新課程改革背景下,我們樹立了“人人學有價值的數學,人人都能獲得必需的數學,不同的人在數學上得到不同的發展”的數學教學理念。所以,在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應努力將數學問題與實際生活緊密地聯繫起來,讓學生對數學源於生活、用於生活有一個初步的體會,激發起他們學習數學的興趣,從中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快樂,對學生應用數學的意識與實踐能力進行培養,讓他們在廣泛的數學實踐中體驗數學的價值。

談新課改下小學數學教學的策略論文

一、運用生活化的數學語言,加強學生對數學的理解

教師運用生活化的數學語言是引導學生理解數學和學好數學的關鍵手段。本人在教學活動中注重結合學生的興趣愛好、認知特點及心理特徵等個體差異,以不影響知識爲前提,對數學語言進行加工和裝飾,讓數學語言富有情趣、通俗易懂。例如,在認識“”、“”時,我引導學生學習順口溜:“大於號、小於號,兩個兄弟一起到,尖角在前是小於,開口在前是大於,兩個數字中間站,誰大對誰開口笑。”對於小學生來說,區別這兩個符號具有一定的難度,而這個富有童趣的順口溜能夠幫助學生進行有效區分。這樣的教學能讓學生們感受到數學學習的樂趣。

二、設定生活化的數學問題,讓學生對數學有更深的感悟

新課程標準對學生用數學的眼光從生活中捕捉數學問題,探索數學規律,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分析生活現象,自主地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做出了更多的強調。在數學教學實踐中,我善於從學生的生活中探索數學問題,從學生已有的生活經驗出發,對學生感興趣的生活素材加以設計,並採用豐富多彩的形式在學生面前展示出來,讓學生對數學和生活之間的密切聯繫有所感悟。如在教學估算課時,我會讓孩子們估算一下鳳尾完全小學的學生人數、估算每天晨跑需要的時間等。這樣就會讓學生們對數學無處不在,生活中處處有數學有一個真真切切的感受。

三、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讓學生從中體驗數學

在課堂教學活動中,教師要根據教學內容創設問題情境,努力使數學問題生活化,對學生的思維進行激發,讓學生帶着濃厚的興趣去學習。創設生活化的數學情境主要有以下幾點方法:(1)藉助故事情境;(2)模擬生活情境;(3)再現生活情境。這樣的情境創設,有效溝通了現實生活和數學學習、具體問題和抽象概念之間的聯繫,讓學生在學習中獲得樂趣,帶着興趣去學習,有效發揮了他們的主動性和創造性。

四、佈置生活化的數學作業,學會運用數學

作業是學生思維拓展與創新的廣闊天地,是課堂教學的有益延伸。比如在教學完數的認識後,讓學生去尋找生活中的數;教學完方向與位置後讓學生在實際生活中辨認方向、找位置等。又如在學習了應用題後,讓學生嘗試着根據生活中的場景編應用題;學習完時間單位時、分、秒及認識了鐘面後,讓學生回家自己去體驗1小時、1分鐘和1秒鐘的時長,統計家裏人在這些時間都能做些什麼。這就讓學生在輕鬆愉快的活動中,開展了積極、主動的學習,開闊了思維,激起了興趣。

五、在數學課堂中積極引導,指導學生學習數學

在新課程標準下,教師是學生學習活動的引導者與組織者。含而不露,指而不明,開而不達,引而不發是引導者的.特點。引導可以表現爲一種啓迪,在學生迷路時教師不是輕易地告訴方向,而是引導他辨明方向;引導可以表現爲一種激勵,當學生畏懼登山時,教師不是拖着走,而是將他內在的精神力量激起,鼓勵他不斷向上攀登。

1、加強引導,扶放有度。

如在教學一年級的分與合時,既是拓展前面所學的認數知識,又是爲學習加與減的學習奠定基礎,是由認數過渡到運算的學習。但考慮到學生在幼兒園已學過了2~9的分與合,並且大多數學生對1O以內數的加減法都已經學會。這時教師就不應機械地傳授知識,僅僅是單純地教學生如何分、如何合,而是要以引導者的身份,放手讓學生自己動手去擺、動腦去想,在自己動手實踐和探索的過程中,將物體的分與合推廣到數的分與合。而對“有序分”這一教學難點,

教師就要將“扶”的工作做好,從無序到有序,從無序擺放物體的分與合到有序放置,最後抽象到有序思考,讓學生體會到有序分與合的美,初步體驗到數學的美感。不管是在“扶”還是在“放”的過程中,教師都應加強引導,努力培養學生自主思考、有效合作和動手實踐的能力,儘可能讓學生透過自己的思考得出結論,並適時地給予表揚和鼓勵,從而讓學生對自己的學習成果學會欣賞,從而獲得學習的快樂。

2、抓住時機,引導到位。

教師在引導過程中,還應注意把握好時機。如在教學統計知識時,在將簡單的統計圖表呈現出來以後,可要求學生據此提出問題。開始時,一些學生提出了關於“和”的問題,如“小猴和小狗一共有多少隻”等,但更多的問題都沒有切入到教學目標上。這時若不進行及時有效的引導和點撥,一味地讓學生提下去,就會錯過教學時機。據此,我及時改變教學策略,透過舉例說明,把問題形象化、具體化,使學生的思維得以激活,很多學生提出了求和、求差或比多、比少的問題,教學效果良好。

總之,數學知識與生活密切相關,數學是生活的縮影。在新課程標準下數學教師應積極地創造條件,架起數學與生活之間的橋樑,熱情地牽着孩子們的手,溝通數學與生活的聯繫,讓學生在數學的學習過程中不但形成能力,還要讓他們獲得樂趣,並且感受到學習數學的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