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微信在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應用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1W

摘要:以微信作爲重點的新媒體時代已經悄無聲息地到來,它具備資訊量繁多、普及面廣、傳遞實效性強等特性,給人們的學習生活帶來了很多便利,同時也對校園文化產生了深遠影響。因此,本文根據新媒體時代微信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中的應用展開了一系列的分析和論述。

微信在校園文化品牌建設的應用論文

關鍵詞:新媒體時代;微信;高職院校;校園文化

一、引言

微信公衆平臺作爲一種源於移動端的通信應用,不僅僅能夠落實資訊的交流,還可以經過朋友圈共享等方式,運用粉絲之間的口口相傳,拓展宣傳效果,高職院校的官方微信公衆平臺給老師和學生帶來全新的學習、工作和生活形式,全面呈現學校校園文化,已經變成學校傳播資訊、匯聚感情的一種全新的文化承載者,其具備的影響力不容忽視。

二、校園文化建設是資訊建設

(一)校園文化屬於社會資訊範圍

在傳播學中提出,所有“表述”(或反映)事物中或者外部溝通狀態與關聯的東西,都屬於資訊。這裏所說的資訊是指廣義上的資訊。校園文化構建過程中包含的宣傳告示更新、校風校訓宣傳、專家報告、校園網站、微信等都屬於資訊的範圍,屬於社會化資訊。作爲資訊的其中一種,社會資訊不單單伴隨精神方面的活動,還存在物質的屬性,就像德國哲學家克勞斯提出的,社會資訊屬於物理承載者與價值組成的統一整體。將校園文化融入社會資訊的範圍,自然也就是尋到了傳遞資訊的基礎。校園文化構建屬於資訊化建設,就是由於有了資訊傳遞,學校透過長時間的積累、溝通、創造,才生成了特殊的校園文化。

(二)校園文化的意義

校園文化被看作大學的風骨,屬於大學當中的“核心”,是高校的重點構成。對校園文化的內涵,學界各執其詞,比較時興的說法是:“校園文化的主體是學生,把課外文化活動作爲關鍵內容,把校園當作核心的場地,包括院校領導、教學職員,把校園精神作爲關鍵特點的一種羣衆文化。”這樣的看法提出校園文化將老師和學生當作主體,屬於學校發展經過當中累積、創造出的物質文化與精神文化的結合。實際上,校園文化的範疇特別廣泛,不單單包含氛圍、精神文化,同時還包含制度、行爲文化以及學生課下活動文化、教室、辦公室文化等等的文化層面。

三、新媒體應用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建設中的必要性

(一)合理運用新媒體可以縮小“知溝”

“知溝”概念是20世紀70年代時美國學者提出的。他們覺得,社會層面經濟地位很高的人能夠比經濟地位較低的人獲取更多樣化的資訊,所以,大衆媒介傳遞的資訊越豐富,地位高的人和地位低的人之間存在的資訊“鴻溝”就會越大。與科學研發型的本科類大學相比,高職院校因爲長時間的歷史因素與領域背景,學校底子薄弱、起點較低、積累量少,學生素養和本科院校以及重點院校比較具有顯著的差異。強化高職院校新媒體的校園文化建設,一方面可以改進學校資訊化的建設,提升資源的運用率,傳遞知識與前衛文化,另一方面還能夠提升學生的資訊收集、歸納、運用水平,縮小和本科以及重點院校學生之間的差異,縮小“知識鴻溝”。

(二)新媒體創造文化

“媒介決定論”的奠基人,加拿大學者哈羅德伊尼斯提出,一種全新的媒介的優勢,就是能夠促使一種全新文明的出現的方式。美國網絡新聞學的.奠基人丹吉爾默提出,以網絡爲根基的“媒體2.0”與以微信爲趨勢的“媒體3.0”,落實了傳統媒體朝着跨媒體、自媒體的過渡。自從新媒體衍生至今,它轉變了人們的學習與生活以及人與人之間溝通等形式,提供了一系列的轉變,乃至於引起了社會經濟和政治革新。在新媒體時代下,生成了全新的思維與行爲模式,衍生了全新的文化。新媒體文化屬於科技催生出來的產物,屬於一種實際性的文化。有專家概括了新媒體文化精神:其一是注重溝通,追溯平權;其二是迴歸“本我”,信奉自由;其三是設立標杆“草根”,抵禦精英;其四是傳揚感性,遵循個性。以某一個概念來說,新媒體文化表明了現代文化的主流與走向,就需要在高職院校當中獲得尊重與傳揚。

四、新媒體時代微信在高職院校校園文化品牌建設中的應用策略

(一)明確官方微信構建定位,打造院校優良社會形象

高校的官方微信粉絲主體是老師和學生,其更願意在新媒體當中呈現自我、展現自我。所以,高校官方微信應該轉變過去空洞、教條的教學表達形式,用一種包含速度、態度、溫度、深度的溝通人員的角色,和粉絲展開公平的雙向對話,構造和諧文明的校園文化,打造院校優良的公衆形象。(1)速度。自媒體迅速拉近了人和人之間存在的距離,加速了資訊發表和接收的速度。爲此,高職院校的官方微信首先應該在速度上面着手,帶動各方面的力量,結合合理資源,加速新聞發表的效率與節奏,使粉絲能夠及時看到、收到院校官方的通知。(2)態度。高職院校是正能量的培養者與實踐者,在黨和國家的整體方針政策的宣導工作中,在傳揚社會美德與反對歪門邪道中,一定要明確堅定的立場,這是高職院校官方微信的態度所在。(3)溫度。高職院校的官方微信應該融入到粉絲的心底,一定要把粉絲的理性與情感都一併考慮到,重視對應粉絲的感情需要,力求落實和粉絲心心相印,培養粉絲對校園文化的高度認可。(4)深度。高職院校的官方微信還應該追求相對的深刻度,進一步拓展新聞的實用意義,引起粉絲深刻的思考或者帶給粉絲一定的啓示,尤其是對院校辦學革新、重要事件、關鍵舉措等的宣導與解讀,應該設定富有深意與延伸性的報道,生成校園宣導聚集的形態形勢。

(二)把握“三貼近”,塑造最受師生喜愛的官微

應該加強官方微信在粉絲當中的影響力度,高職院校應深層開發,在院校裏做出大新聞,在形象製作、專題策劃、詳細設計中塑造貼合實際生活、貼合老師和學生的官方微信,提升微信篇章的點贊頻率。1.改革呈現形式,把握“粉絲”眼球在微信文章的標題與封面的設計上,官方微信應該重視細節的把握,注重敏感點,把握核心,彰顯閃光處。文章的標題決定了播放量,文章內容的質量奠定轉發率。所以,應該儘可能使標題生動,可以運用誇大的數字來均衡成效,還可以製作使粉絲感同身受同時可以快速對號入座的文章標題。在內容編輯的過程中,應該把握粉絲碎片化閱讀的特徵,多選擇資訊承載量更多樣的短片與圖片,重視文字、短片、圖片以及音頻等多元化的合理組合運用,爭取獲得粉絲更充足的閱讀時間。不過還應該重視尺度的把握,不可以一味地迎合淺閱讀需要,還應該給粉絲帶來富有觀念與深度的文章內容,提升微信文章的閱讀效果,獲得粉絲的認同與點贊。2.創意製作官方微信校本形象作爲學校的形象代言,可以綜合院校情況與特殊文化,給微信平臺設計一個朗朗上口、通俗易懂的別名或者網絡名稱,同時,還可以對學生透過大量的創意徵收,製作官微的卡通頭像,使可愛的官方微信變成大家身邊的人,不單單在校園當中對卡通形象進行推廣使用,在官方微信的文章中也要進行展現與應用。這些都能夠更好地拉近官方微信與老師和學生的心理距離。3.用心策劃貼合校園特點的專題院校應該用更加開放、寬容的心態去尊重老師和學生,用心策劃微信專題,建設運營人員與用戶羣體一同加入的內容生產形式,生成互相信任和溝通的優良校園文化環境。在實踐中,院校的官方微信需要採用校園中經典人物、經典事蹟展開深度報道,根據老師和學生的精神需求,找到提高校園正能量的新視角,構建新時代特色校園文化。比如可以提出“宿管阿姨的一天”“學生會的一天”等身邊的人或者事物具有感染力的原創高質量內容,能夠受到羣衆的喜愛;還可以根據校園當中獨有的文化標誌展開有關的主題策劃。

五、結束語

世界上一切的事物都包含利弊兩個層面,在我國的互聯網狀況調研當中,學生中上網的人羣數量是最多的,使用手機展開娛樂發展的速度是最快的。上課與聽報告會的時候運用手機看小說、聊微信、玩遊戲基本上是每一個高職院校都會存在的現象。學生在網絡中體驗個性化的生活方式,重視民主與時尚,喜愛“虛幻的世界”,這些行爲對校園文化產生了一定的影響。因此,如何正確引導、塑造受師生喜愛的官微,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李榮勝.新媒體背景下高職思想政治教育創新研究[J].職教論壇,2016(17):18-22.

[2]毛蔚.新媒體環境下高職院校思想政治教育載體創新研究[J].深圳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14,13(04):79-8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