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認知發展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策略

學問君 人氣:2.63W

在物理新課程教學實踐中,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困難問題依然比較突出,本文在建構主義理論和動機理論的基礎上,應用問卷調查法和訪談法,對新課程背景下的高一九年級、高二學生的學習狀況進行問卷調查,並且對初高中物理教師進行有關教學狀況的問卷調查和訪談,尋找他們之間的差異。下面是小編爲大家精心推薦的相關句子,希望大家會喜歡!

認知發展下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的策略

摘要:初、高中物理教學銜接,不僅涉及物理認知不斷地深化,更涉及學生學習方法及時地調整.教師要合理規劃,引導學生適應高中物理學習,指導學生完善學習方法.

關鍵詞:高中物理教學;銜接

一、立足於學生初中所學,促進初、高中物理知識的同化

1.1認知心理學認爲,學生的已有認知是影響其繼續學習最重要的因素.初、高中所學的物理知識之間有着非常密切的聯繫,學生在初中階段所學的物理,不僅包括物理基礎知識,也是對物理學科特點和知識結構進行總體的介紹.因此,在高中物理教學籌劃時,教師應該依託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進行相關設計.這就要求教師要了解學生的基礎現狀,尤其學生在新授知識領域已有的物理概念和規律的認知情況,然後針對具體的情況進行行之有效的'策略選擇和教學安排.物理教學匯入環節的設計,要立足於學生已有的知識基礎,注意圍繞學生已有的認知構建新的知識體系,把初中所學和高中新學內容有效地銜接起來.

1.2在教學過程中,教師要靈活選擇教學方法,透過引導學生進行聯想、回憶和對比,讓學生認識到初、高中物理知識間的異同之處,並啓發學生重新發掘自己已有的認知體系,尋找能夠與新學內容發生同化的物理知識,促進新舊知識的融合,引導學生在探究中完成規律的總結,並實現認知結構的重組.最後,教師要引導學生透過對新規律的運用,進一步檢測和鞏固新學內容,以成功實現知識的遷移.

二、立足學生的思維特點,促進科學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滲透

2.1物理是一門講究知識性和方法性的學科,物理知識及其探究過程都體現了這一特點.初、高中物理教學對這一特性都有充分體現,但是側重點各有針對:限於學生認知能力的不足,初中物理教學側重於知識的傳授;隨着年齡的增長,各種知識儲備和自我能力提升已經達到一定程度的高中生,在學習物理時,更加強調科學方法和物理思想的滲透.在高中物理教學中,教師應該將重點落在引導學生熟悉探究知識的方法以及形成相關知識的過程,注重將物理思想和相關探究方法有意識地滲透給學生.

2.2高一階段學生接觸到的探究方法有:簡化處理研究對象,依據實際問題進行物理建模,透過物理模型研究有關問題,分析和整理相關感性素材進而得出規律,明確物理規律的適用條件和使用要點,能對規律進行推廣運用.例如,“平行四邊形定則”、“牛頓運動定律”等內容的構建,大多是遵循上述研究思路進行構建的.對類似內容進行教學時,教師要沿着知識形成和規律發現的有關思路引導學生進行相關認知的構建,透過建立模型、實驗探究、規律總結等過程的體驗,讓學生的分析能力、邏輯推理能力獲得提高.高中階段很多科學方法和物理思想會滲透在習題中,讓學生透過習題的練習實現相關能力的提升.在引導學生對習題進行處理時,教師要讓學生理解答案求解的過程,也要讓學生認識到問題分析和思路構建的具體方法.

2.3在引導學生對物理狀態和過程進行分析時,教師要依據學生的思維特點,啓發學生自主進行模型構建和過程分解.將複雜問題簡單化、抽象問題實體化的一項有效手段就是作圖.圖象語言是物理表徵的重要方式之一.在高一階段的物理教學中,如受力分析圖、運動示意圖等,不僅是學生處理具體問題的有效手段,更是培養學生物理能力的重要途徑.

三、立足學生的接受能力,調節課堂教學節奏

與初中相比,高中物理的知識結構聯繫更加緊密,理解難度更大.在高中物理教學的最初階段,教師要了解學生的真實基礎以及他們所適合的教學方法和上課節奏.在具體教學中,教師可以在不破壞知識完整性的前提下,將有關知識進行分解化處理,增設教學實施的階梯,推動學生螺旋式地構建認知.例如,在講“加速度”時,筆者分成以下幾步:①概念介紹.透過具體的情境創設,讓學生了解加速度概念的表達.②概念對比.引導學生對比加速度、速度和速度變化量,讓學生理解加速度概念的內涵和外延.③概念應用.透過勻變速直線運動的介紹,讓學生了解加速度概念提出的實用價值.④概念深化.透過變加速直線運動的介紹,促進學生深層次認識加速度.

總之,高一階段是學生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的關鍵期,教師放慢教學節奏,降低教學起點,藝術化地構建學習支架,能幫助學生順利渡過這段適應期.同時,學生逐漸適應高中物理教學的特點,完善學習方法,增強學習信心,提高學習效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