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音樂唱歌課論文

學問君 人氣:1.1W

音樂是用有組織的音構成的聽覺意象,來表達人們的思想感情與社會現實生活的一種藝術形式,也是最能即時打動人的一種藝術形式。下面是小編爲你帶來的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音樂唱歌課論文,歡迎閱讀。

淺談如何上好小學音樂唱歌課論文

摘 要:隨着新課程改革的推進,新的教學理念、教法學法、教材及資訊技術的運用,舊的教學模式已不在適應新的課程發展,在這種背景下我們嘗試進行了小學音樂唱歌課教學方法的研究。”唱歌教學是小學音樂教學的基礎內容之一,也是學生最易於接受和樂於參與的音樂表現形式。可以說唱歌教學是學生對音樂審美、音樂感受和音樂表現能力培養的最直接手段。正如音樂教育家柯達伊曾說過:“有了歌唱的基礎,更高層次的音樂教育就能得以發展。只有人聲―― 這個人們生而有之的而且是最優美的樂器,纔是使音樂文化屬於每個人的沃土。”因此唱歌教學佔去了課堂教學的大部分時間,其他教學領域也大多是配合歌曲教學進行。那麼如何有效的進行唱歌課教學?“唱會”之後應是“唱好”還是進行學科內的綜合表現?是我區音樂教研組這兩年重點研討和不斷實踐改進的課題。

關鍵詞:小學唱歌課 引導 方法 目標

從2011年底到2013年,將近兩年的時間裏,隨着對新的音樂課程標準的深入學習和理解,許多教師都在逐漸轉變着自己的思想和觀念。在這其中,許多人都注意到在“教學建議”中的一段內容:“要更加重視並着力加強唱歌教學,使學生感受聲音豐富表現力,儘早積累演唱的經驗,培養學生用聲音來表現情感的意識及能力。”這段話,把唱歌教學推向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也爲每一位工作在第一線的音樂教師提出了新的教學方向。那麼,如何高效的'上好唱歌課?如何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演唱藝術水平呢?

1 採取科學的教學方法引導唱歌教學

小學唱歌課是音樂學習的基礎課。從發聲訓練到對歌曲的理解和表現,涉及方方面面。與此同時小學生又具有生性好動,好奇心強,注意力不能長時間集中、理解能力也有限等特點。針對這些特點,有很多老師設計出了音樂遊戲、身勢律動等非常好的教學方法。那麼還有什麼方法能幫助孩子們快速的掌握髮聲方法,輕鬆地把握音樂情緒,愉快的理解音樂形象呢?我們認爲老師的雙手就是很好的工具―― 手的動作其實就是一種無聲的語言,它可以將音樂的情感延伸到指尖感染孩子們。即避免了老師語言上的繁瑣,也激發了學生興趣,使課堂教學煥然一新。

1.1 用指揮手勢引導孩子們發出第一個音

一年級新生的第一節音樂課上,我們沒有直接教孩子們唱歌,而是先請孩子們看手形,聽辯老師的歌聲。如在教唱《粉刷匠》一課,老師先把五指併攏手掌放平,指揮自己用生硬的、喊唱的方式演唱《粉刷匠》。然後,再改變手形,把手掌心攏成半圓,手腕放鬆,指揮自己用頭腔共鳴,柔和的演唱《粉刷匠》。透過聽賞和比較,孩子們都說第二種方法演唱的好聽。並且都興致勃勃的學着老師的樣子指揮唱歌。學習的興趣一下就被調動了起來。我們就趁熱打鐵的繼續引導下去:“爲什麼第二次比第一次演唱的好聽呢?因爲第二次老師的口腔像手形一樣,把上顎提起來,聲音就立起來了,而老師的音量像老師的手腕一樣是柔和的。所以聲音就變得好聽了。”以後,每次上課我們都用手形提醒孩子們用正確的方法演唱,既形象又直觀,孩子們很樂於接受,逐漸養成了良好的演唱習慣。

1.2 歌曲處理離不開合唱指揮手勢的幫助

湘版小學音樂課本六年級上冊有一首歌曲―― 《山鄉的彩雲》。是一首透過聲音的強弱變化來表現改革開放後山鄉美麗景象的歌曲。教學目的是透過富有力度變化的聲音表現山村人們喜氣洋洋的生活情趣。在學習這首歌曲時,我們採用師生對唱的方法調動孩子們的學習熱情。孩子們學得津津有味,很快就能控制自己的音量唱出力度爲p的襯詞“嗦羅羅羅喂”。在這首歌曲中有四句這樣的樂句,如果演唱時只有強弱的對比,歌曲就會顯得有些平淡。怎麼處理能讓歌曲更好聽呢?我認爲在演唱時,把前兩句演唱的有彈性一些,把後兩句演唱的連貫、漸強,效果一定很好。在歌曲處理的環節中,我們並沒是用一大堆的語言來描述口型、要求和方法,而是藉助合唱指揮手勢展現不同的樂句。很多孩子都感受到了手勢上的變化,聲音隨之也產生了變化。歌聲立刻豐富了起來。在音樂教學中,透過觀察獲得的音樂形象能夠給孩子們留下清晰分明的印象,並且進一步增進了他們對樂曲的理解。

另外,在教研過程中我們還發現:目前還有許多老師在歌曲的教唱環節中還存在不敢放手的現象,依然採用的是手把手的教學方法,生怕自己說的少了學生學不會。其實在小學音樂教學中,讓學生自主式的學習不但可以提高學生學習的興趣,還能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能力,使其更加適應現代社會發展的需要,不斷獲得新知識。

針對不同年齡段孩子的實際情況和其積累的知識與能力,我們要根據不同的教學內容設計不同的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教學方法。具體情況我們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進行思考。

(1)教學內容中的哪些部分適用於自主性學習?這其中包括內容的考慮、時間的安排和學生的能力水平能否適用等諸多問題。

(2)課題適用的教學方法有哪些?學生可以實現多大程度上的自主學習?我們都知道音樂教學方法有許多:講授法、討論法等等。這其中有許多老師困惑於“教唱法”與“聽唱法”的選擇,其實我們認爲這兩種教學方法可以靈活使用,不能單純的認爲某一種教學方法就是萬能的。或者認爲低年級就一定用教唱法,高年級一定就用聽唱法,而是應該根據教學內容和學生的能力進行適當的選擇。例如:二年級下冊的歌曲《小企鵝》,篇幅比較長,但是很有趣味性,學生很喜歡。我們可以在指導學生聆聽歌曲時,引導他們配合身勢的幫助來記憶樂句。還可以讓學生透過教師的彈奏來聆聽樂句的數目,討論後再聽;然後看着課本再聽;最後跟着教師的彈奏一起唱一唱,在這樣的反覆聆聽當中熟悉、掌握新歌。而高年級的有些歌曲由於難度較大,也可以適當的用教唱法進行教學,以免打擊學生自主學習的熱情。

(3)提前設想在學習過程中可能遇到什麼樣的困難?可以給學生提供怎樣的幫助?能否正確的引出結論和感受?

2 唱歌課的正確目標

唱歌課最終是要把所學歌曲學會唱好。一般來講學會一首歌並不難,但在“唱好”與“怎麼唱好”一首歌這個關鍵環節上,有許多老師卻做得不到位,從而影響了學生對歌曲完整的音樂表現與審美體驗。我們經常看到:有些老師在歌曲學唱基本完成後,要求學生一遍一遍的重複演唱,再無其他深入的教學內容跟進。還有的老師在學生基本唱會歌曲之後便遊離於音樂本身之外,進行表面的所謂啓發與拓展。使學生始終感受不到自己歌唱的聲音之美,從而不能真正的進入審美體驗。

用什麼方法才能做到“唱好”呢?經過實踐與探討,我們認爲應從以下幾個方面着手。

(1)整體把握歌曲的調性與曲式結構,明確樂句與樂句之間的邏輯發展關係,引導學生整體把握歌曲的形象。

(2)理解歌曲所要表達的情感和內容,深入感知歌詞與旋律之間相輔相成的關係。透過控制氣息和咬字吐字的方法,準確細緻的把握歌曲的風格特點和思想情緒。

(3)在歌曲的教唱過程中,及時糾正音準、節奏、速度等方面的不足,提高歌曲演唱的精準性。合理運用力度的對比和速度的變化,增強對音樂的表現能力。

(4)引導學生運用獨唱、對唱、重唱、表演唱等不同的演唱形式詮釋歌曲的內涵,加深學生對歌曲的體驗,增加學生對歌曲演唱的興趣。

(5)培養學生聽辨音樂的能力,養成邊唱邊聽的好習慣。能夠及時調整自己的音準和演唱狀態,爲二聲部合唱和多聲部合唱做準備。

構建輕鬆愉快的音樂課堂是我們大家共同努力的方向,讓我們充分發揮自己的聰明才智,創設豐富多彩的音樂課堂,使孩子們在美妙動聽的歌聲中茁壯成長!

參考文獻

[1] 王安國.基礎音樂教育改革與發現的新起點[J].人民音樂:評論,2012(6).

[2] 仇洪軍.在音樂教學中巧妙運用“手勢語言”[J].新課程(上),2012(1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