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論影響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制約因素及對策分析

學問君 人氣:8.9K
  關鍵詞: 大學口語教學 制約因素 改進策略 
  論文摘 要: 文章根據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現在,分析了制約大學英語口語教學的因素,並提出了改進口語教學和提升學生口語能力的相關策略和方法。 
   
  聽、說、讀、寫作爲英語教學的四個基本要素對於英語格外重要,而聽說仍然成爲制約大學英語教學的一個主要方面。較以往在傳統教學模式和模式影響下的偏重閱讀方面的訓練而言,在新形勢的驅動下,口語方面的訓練顯得日趨重要。本文針對大學生普遍口語薄弱的主要問題,從語音基礎、口語教材、語言環境、教師素質等多方面對大學英語口語教學進行了分析,並對口語教學進行了一定的探討和對策分析。 
  1.制約因素 
  1.1語音基礎 
  大學生來自五湖四海,地方口音及英語基礎都對英語口語有較大程度的影響。很多學生的語法閱讀能力很強,但是由於缺乏英語口語方面的鍛鍊和訓練,導致在課堂上不願意開口。在進行口語練習時,很多學生怕出錯,特別是性格內向的學生,更不願意主動參與教學活動,導致大部分學生直到大學畢業仍然操着一口式英語,甚至是“啞巴英語”。 
  1.2口語教材 
  根據教材大綱編寫的需要,很多口語教材缺乏實際豐富的教學內容。因爲四、六級考試大部分的側重點在閱讀上,因此大學大部分的課時安排都傾向於安排閱讀課,而口語課只是穿插其中,作爲點綴。導致很多學生沒有足夠的時間進行口語練習。而且口語訓練沒有像閱讀訓練那樣的系統完善的練習,沒有一個逐步遞進的過程,因此很多學生無法達到應有的口語水平。 
  1.3語言環境 
  上世紀二十年代英國帕默和洪貝等提出了情景教學的理論。認爲語音學習中最重要的是爲學習者提供真實的語音學習情景,使學生自然“習得”語音。但是中國學生的實際狀況是除了上英語課能接觸到口語,其他時候幾乎都不會開口說英語。而英語課的課時安排很少會專門涉及口語課,由於上述原因,導致了缺乏日常的英語語言環境,使得大學生很難提高英語口語水平。 
  1.4教師素質 
  中國有句古話:“名師出高徒。”可見優秀的`教師隊伍對於口語教學也起着至關重要的作用。現在口語教學中一方面有外教擔任教學,但是外教不瞭解中國學生的特點,也不夠了解中國的文化,容易盲目採取外國教學的模式,使得學生失去興趣。另一方面由中國本土教師擔任教學,雖然大部分教師英語基礎較好,但是由於缺乏出國培訓深造的機會,缺乏對外國文化的深刻理解,無法很好地帶動學生進入英語語境的學習。 
  1.5文化交際 
  我國的英語口語教學忽視了對英美國家文化的教育,對中西方的文化差異缺乏洞察力、識辨力和敏感性。語言的交流離不開文化的背景,語言是文化的一部分,同時又是文化的載體。語言和文化密不可分。學習語言必須注重文化的差異。文化因素與語言教學相結合,其目的是爲了促進外語學習者更好地掌握語言,提高用外語交際的能力。但是實際情況是大部分學生在口語學習中不求甚解,不理解英美國家文化背景,在跨文化交際方面處於被動的一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