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語文教育的優越性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8W

語文是基礎教育課程體系中的一門教學科目。對於“語文”, 葉聖陶先生所言:“語文就是語言,就是平常說的話。以下是“淺談語文教育的優越性論文”希望能夠幫助的到您!

淺談語文教育的優越性論文

嘴裏說的話叫口頭語言,寫在紙面上的叫書面語言。語就是口頭語言,文就是書面語言。把口頭語言和書面語言連在一起說,就叫語文”。在普通教育階段,語文這門功課應當教學生要掌握切近生活實際、切合日常應用的語言能力。語文的能力是學習其他學科和科學的基礎,也是一門重要的人文社會學科。新課標指出:“語文是最重要的交際工具,是人類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工具性與人文性的統一,是語文課程的基本特點。”因此,工具性是語文的根本屬性,人文性是語文的重要屬性,兩者相輔相成,不可機械割裂。無論是“工具性”還是“人文性”都應以學生爲主體,以學生的全面和諧發展爲根本。鑑於此,語文教育的優越性也體現在它的工具性和人文性上。

一、體現在它的工具性上,能培養學生聽、說、讀、寫的能力

1、培養學生聽的能力。從培養學生的語感入手,幫助學生養成主動接受、質疑和摒棄的思維習慣,掌握聽的科學方法。在聽的過程中,要求學生集中精力於說話人和所述的話題,喚起相關的知識,形成有關這個聽題說些什麼,爲什麼這樣說的認識;對聽到的詞句及中心問題都要有心理反應以及認知上的反饋;在聽的過程中能夠快速地總結、評價所聽到的.內容,區分主、次,自覺形成整體觀念,並牢記需要記憶的內容。從而真正深切地領悟語言的美麗,收到潛移默化、潤物無聲的良好效果。

2、培養學生說的能力。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語文教學就應充分重視說的訓練。這種說的訓練,是學生主動用自己的語言來表達自己思想的技能技巧的練。在教學中,教師以說明理,引導學生懂得說是進行思想交流和感情溝通的最根本途徑。教師要想方設法爲學生營造說的環境。在課堂內進行敘述,說明等實踐,充分鍛鍊學生說的能力。在課堂外經常舉行小型故事會,演講會,辯論會,詩歌朗誦會等以說爲主的活動,培養學生快速思維能力,語言運用能力和思變能力等。

3、培養學生讀的能力。讀,是一種眼、口、耳、腦並用的語言訓練形式,是語文教學的一把鑰匙。學生各種各樣知識資訊的傳入,主要是透過讀這一途徑,最終培養學生科學的閱讀方法,以提高學生讀的能力。誠然,事物的接受從理解開始,汲取知識也離不開語文。數學家華羅庚:“要打好基礎,不管學文學理,都要學好語文。因爲語文天生重要。不會說話,不會寫文章,行之不遠,存之不久。”如解數學題時,審題分析需要語文,證明詮釋需要語文,答題歸納也需要語文。

4、培養學生寫的能力。語文教育對學生聽、說、讀、寫四種能力的培養,歸根結底要體現在學生的寫,亦即學生的作文水平上。語文以課堂爲基礎,是以教師講授一篇篇文質兼美的範文展開的。但關於這一切的學習都是爲將來的寫作打好底子。寫作是運用語言文字進行表達和交流的重要方式,是認識世界、認識自我、進行創造性表述的過程。沒有聽、說、讀的能力,寫作的能力也就無從說起。所以說,語文教育能提高學生寫的能力,這是無庸置疑的。

二、體現在它的人文性上,能培養學生的各種能力

語文的人文性,簡單地說就是人與文化,它包含着情感、意志和思想觀念的內容,它是不同於自然之物的。呂叔湘先生曾經說過:“說到底,語言學本質上是一門人文科學。它跟別的人文科學一樣,可以利用技術科學的幫助進行它的工作,但是它自身不會變成一門技術科學”。也就是說學生透過語文學習,吸納語文所蘊涵的豐富的人文精神,滋潤靈魂,陶冶情操,提升人生境界,形成健全人格。

1、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作爲審美對象,語文教材本身就是自然美、社會美、藝術美集萃的倉庫。所以,語文教育具有得天獨厚的審美優勢。因而,作爲一個語文教師,要重視在教學過程中訓練學生的審美感官,訓練他們能夠透過文字所展示的色彩、音韻、節奏、結構等因素的敏銳的感知力。透過閱讀文章,把作者寄寓的情感化爲自己的情感,然後經過滲透沉澱形成高雅的情趣,豐富的情感,完美的人格。使學生領悟到志士“天下興亡,匹夫有責”的高貴品格;仁人“先天下之憂而憂,後天下之樂而樂”的廣闊胸懷;智者“羽扇綸巾,談笑間,檣櫓灰飛煙滅”的揮灑自如。語文教育如果注意到這種審美素質的培養,那麼,學生在生動具體的形象感受中所培養起來的正確人生態度,使他們在今後的長期人生經歷中所發揮的作用也可能更加持久,更加內在。

2、培養學生的邏輯思維能力。邏輯思維是人類認知的一種進階形式,也是進行學術研究的基礎。一個人沒有邏輯思維,學習而來的知識就無法激活、發展直至創新,學術研究中的提出問題、收集整理、分析歸納、論證闡述等工作就無法開展。一些人認爲邏輯思維的培養與語文的關係不大,其實不然。語文中詞的構成及變化規律、短語和句子的組織規律等,都是對邏輯思維的訓練。葉聖陶:“語言說得好,在於思維的正確,因此,鍛鍊思維至關重要。”可見,語文與邏輯思維之間有着相輔相成的緊密聯繫。

3、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未來社會要求人們思想敏銳,富有探索精神和創新能力,對自然、社會和人生具有更深刻的思考和認識。語文教育也把培養學生的創新能力作爲重要的一個方面,發展學生的探究能力應成爲語文課程的重要任務。重點關注學生思考問題的深度和廣度,使學生增強探究意識和興趣,課堂教學可多角度多層次多途徑的訓練學生的思維能力,鼓勵學生的創新思維,完善學生的思想品質。在議論文的寫作中,可以有意識的引導學生“反彈琵琶”寫一點與流行觀點唱反調的文章,如讓學生寫“見異思遷贊”“沉默真的是金嗎?”之類的題目,訓練學生的逆向思維,這對學生創新能力的培養都有作用。

4、培養學生心理健康的素質。教師在語文教學中有意識的借

助教學手段,對培養學生的健康心理,完善學生心理素質能起到十分重要的作用。語文課同其他學科相比,有一個獨特的特點,即思想性和文學性完美的統一。它不像政治課以直接的思想訓導引起學生的厭倦,而是把思想教育不知不覺寓於藝術美感之中。如:《背影》我們體會到了平凡生活中蘊藏的深摯的愛。學習《珍珠鳥》,讓學生感受“信賴,往往創造出美好境界”的深刻含義。它們都極容易感染青年學生,都是使青年學生心理健康向上的催化劑,她們一旦被學生的心理所接受,不但能使學生形成崇高而偉大的理想,正確的人生觀,而且會使學生的心理素質達到高層次的境界。

總之,語文學科要以學生爲主體,在聽、說、讀、寫方面的實際運用能力培養的同時,也要培養學生的審美能力、邏輯思維能力、

創新能力和心理健康的素質,也就是在教學過程中發揮語文的工具性和人文性方面的優越性,使學生獲得基本的語文素養,爲學生的全面發展和終身發展奠定基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