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音樂教育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8.64K

當今的社會,培養綜合性的人才是教育思考的重要問題,爲培養這種人才,全球教育日益重視藝術教育,出現了“沒有藝術教育的教育是不完整的教育”的普遍共識。於是,基礎教育階段藝術教育出現了音樂、美術、戲劇、舞蹈、影視等不同藝術門類開始以生態的方式交叉和融合的現象。本文淺談音樂教育,歡迎閱讀了解。

淺談音樂教育的論文

摘要: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樂器,教會學生做到正確的發聲,並利用好嗓音來表現音樂呢?首先,要建構先進的聲樂藝術教學理念;其次,要正確理解科學的發聲機理,建立切合實際的發聲體系再次,要運用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人的嗓音,就是一件樂器,一件能用不同語言表現音樂的奇妙樂器,如何教會學生做到正確的發聲,並利用好嗓音來表現音樂呢?我從以下幾方面進行了思考:

一、如何建構先進的聲樂藝術教學理念

第一,要打破傳統的“三種唱法”的思想禁錮。

在教學中要結合學生實際,努力探索科學的訓練方法,因材施教,中西結合。教師的任務就在於幫助學生修飾自己的聲音,培養學生的演唱能力和素質,使學生的'演唱自如、流暢、美麗、動聽,千萬不能去造“聲音”。

第二,要紮根在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沃土。

中國民族聲樂藝術源遠流長,聲樂藝術理論日臻完善和系統化。早在2000多年前,《韓非子。外儲說左上》就有了聲樂教學理論的記載,強調教以正確的歌唱方法和呼吸方法。《史記。師乙篇》也說明在當時歌唱就要求氣息運用流暢,歌唱如線貫珠。中國的京劇唱腔,聲區統一,字正腔圓,尤其在唱高音的時候,強勁有力,穿透力強,且高音可唱到小字三組的c-e,甚至更高。此種唱法及其訓練之道,能否借鑑於中國聲樂演唱訓練,的確值得我們思考和研究。

第三,要借鑑“西洋唱法”的先進經驗。

“西洋唱法”歷史悠久,除語言和音樂風格與我們有區別外,在嗓音訓練方法和聲音美學方面有值得我們借鑑的地方。如何借鑑“西洋唱法”中的先進經驗,中西結合,達到發展我國聲樂藝術的目的?總的來說不外乎兩個方面:一方面是在聲樂教學中,根據學生聲音特點,因材施教,廣泛汲取西洋唱法中先進的訓練方法。第二方面是如何將美好的、受過良好訓練的嗓音運用於風格不同的中國作品的演唱中。

二、正確理解科學的發聲機理建立切合實際的發聲體系

人要做到能正確、科學的發聲並利用好嗓音這件樂器表現音樂,瞭解嗓音生理結構和發聲原理是前提。人的發聲器大體由聲帶(含假聲帶)、胸腔、喉腔、咽腔、口腔、鼻腔、頭腔構成。簡單的發聲原理是:聲帶在氣體的衝擊下產生振動,然後聲帶振動發出聲音,經過胸腔、咽腔、喉腔、口腔、鼻腔、頭腔的共鳴,便發出響亮和動聽的聲音。音質、音色和演唱能力,都是由共鳴腔體調節出的不同結果。

要做到自如調節共鳴腔體,必須經過嚴格、正規的訓練。自然的歌唱與人的情緒、心理和其他肌肉、器官積極配合、協調有極大的關係,甚至是歌唱活動“生死存亡”的關係。如:喉器的位置在哪,氣息怎樣運動,路線如何,軟齶在不同音高時的狀態,舌根、舌頭的運動,下巴如何運動,怎樣張嘴,人的身體如何配合等都關係到聲音的好壞。人的嗓音雖然在發聲原理和生理結構上具有共性,但每個人的聲音特點是不同的。除有男聲、女聲、童聲,高音、中音、低音之分外,還有音色、發音習慣、語言習慣的不同。另外,還有生理和心理因素的不同,因此,每個人在學習聲樂的時候,建立正確科學的符合自己聲音特點的發聲體系是關鍵。在練習時,每發一個音都必須符合歌唱發聲原理;聲音通暢,氣息流動,音色優美,自然動聽,有音量而不“傷嗓”(傷聲帶)是總原則。

有的同學急於求成,教師拔苗助長,在短時間內拔音量、拔高音、唱大歌,這樣只會適得其反。結果,學生一開口全是毛病,有的毛病根深蒂固改都改不了。因此,初學聲樂時,把中聲區的基礎打牢固,形成正確、積極、良好的歌唱狀態是歌唱訓練的原則性問題。

樹立正確的發聲體系,還有一個歷史問題要克服,那就是唱法問題。正確的發聲體系,要尊重實際,尊重民族,尊重發聲的科學原理,切不可人爲的、主觀的去認識。更要強調的是,人的嗓音如人的指紋,是不一樣的,且每個人有每個人的特點。因此,在聲樂教學過程中,教師只能想辦法去修飾每個學生的聲音,使之流暢、有支援、有彈性、婉轉動聽或有力量。學生在學習過程中要尊重科學,穩步前進,切忌模仿。要建立正確的發聲體系,老師是關鍵。因此,老師必須有相當靈敏的耳朵和聰明的智慧,對學生美好的聲音能自如把握、準確分析,然後讓學生透過鍛鍊得以和穩定。

三、運用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

聲樂教學,難就難在因材施教。要做到對不同的學生,都有行之有效的訓練方法。在教學過程中有幾條原則是必須遵守的。

第一,先“相才”再“施教”的原則

要做到因材施教,瞭解學生即“相才”是關鍵。在開始系統訓練之前,老師對學生必須有全面的瞭解。而要了解一個學生,決不是一蹴而就的,需要一個過程。要充分掌握學生的生理結構、特點、習慣、語言、歌唱條件、發聲缺限等,然後制定出系統的訓練方案。

第二,堅持把握基礎訓練和秩序漸進的原則

聲樂教學一一定要循序漸進。在基礎訓練過程中,一是幫助學生建立正確的聲樂理念,培養學生正確的聲樂審美觀和正確的聲音感覺(包括內心聽覺和內心感覺)。二是先從學生唱得最好的一個母音開始訓練,逐漸過渡到其他母音的演唱,形成正確的、良好的歌唱習慣,即能“張口就來”。三是培養學生良好的音樂感受力,在進行基礎訓練時,千萬不可光“練聲”不“唱歌”。老師必須根據學生的實際演唱能力,安排豐富的曲目讓學生唱,要認真分析作品,教學生充分表現好每一首樂曲,不斷培養學生的音樂感受力和表現力。四是鍛鍊學生正確的運用歌唱氣息。在氣息練習中,有的人喜歡專門教學生先找氣再發聲,這樣往往造成學生找到了氣息,但氣息疆硬、不靈活、唱歌呆板,我們不妨讓學生在歌唱中找氣。其實,歌唱氣息是本能的,情緒有了,狀態對了,激情來了,氣息自然就有了,千萬不可故意深呼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