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於技師學院學生與企業零距離就業的實訓課程體系的教育論文

學問君 人氣:3.16W

摘要:本文在廣泛調研的基礎上,提出技師學院實訓課程體系理念構建問題,以此爲依據在數控加工、機牀切削加工和焊接加工等三個專業進行專業實訓課程體系的構建與實施研究,同時根據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標準與企業崗位羣提供崗位情況在數控加工專業進行技能鑑定標準與企業崗位羣對接情況研究,進而強化了實訓課程體系四個載體(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實訓教材開發和實訓教學管理制度)建設工作,構建了新實訓課程評價指標體系,開展新實訓課程體系在校實施過程和畢業學生在企業對新課程體系的滿意度反饋工作,同時在數控加工專業對新實訓課程體系試執行測評工作,取得良好的效果。形成四個研發報告,三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部分課程標準、部分實訓教材及實訓教學管理制度,發表系列科研論文,實現畢業生與企業崗位的零距離就業課程體系建設目的。

基於技師學院學生與企業零距離就業的實訓課程體系的教育論文

關鍵詞:技師學院;零距離就業;實訓課程體系;培養模式研究

一、背景

《基於技師學院學生與企業零距離就業的實訓課程體系的構建與應用研究》課題是中國教育學會“十一五”—“十二五”科研規劃課題《院校畢業生就業指導與管理實踐研究》的子課題,是涉及學生就業的技師學院實訓課程體系的構建問題。技師學院是經濟全球化、教育國際化特定歷史時期的產物,是職業技術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從其歷史沿革看,由於受辦學理念落後、生源質量下滑、教育教學資源匱乏等主客觀因素的影響,技師學院還沒有真正建立起與企業崗位配套的課程體系,就業指導活動處於起步階段。共性突出問題是課程與就業關聯不夠緊密,課改還沒有讓學生真正學起來了,學生普遍的“厭學”和教師普遍的“厭教”依然是技師學院的主流現象,就業情況過多的停留在簡單的勞務輸出派遣上。急需調整傳統的實訓教學理念,構建新的.實訓課程體系,強化實訓課程體系載體建設,實現學校培養的學生與企業零距離就業(我院的零距離就業是指按照分層次實訓體系所構建的實訓課程,涵蓋了國家職業標準的要求,滿足企業用人標準的多樣需求,實現了畢業生畢業即就業,就業及合格的人才培養模式)的目標。

二、新實訓課程體系理念構建

透過近幾年的市場調研和系統性的教育教學理論學習,結合多年來從事職業教育的經歷、當今學生的認知規律和認知能力、一體化教學的要求和突出技能教育等因素,我們在新實訓課程體系構建上提出分層次實訓教學理念。其觀點是研究學生技能形成的認知過程,細化實訓教學各個階段的實訓側重目標,根據不同階段的不同的實習側重目標選擇不同的實訓設備(手段)來實現總體目標,達到在保證學員培養規格的前提下,在投入有限資金情況下能給學員提供更多的實訓工位,降低實習耗材,保證學生實訓質量。例如數控加工專業分五個層次實訓。“五級實訓體系”即“認知性實訓-虛擬性實訓-教學性實訓-生產性實訓(校內)-頂崗生產實訓(企業)”(見表1)。表1闡述了各個實訓層次與對應的實訓目標的關係。每一個實訓層次,均有一個實訓目標與之對應,完成這一層次的培訓目標。

三、新課程體系的形成過程

根據專業實訓課程體系構建研發報告和國家職業技能鑑定標準與崗位羣提供崗位對接報告的要求,構成實訓課程體系任務羣(即實訓任務體系),如數控加工專業“五級實訓體系“模組分解圖(見圖1)。

四、新實訓課程體系的載體建設

新實訓課程體系的載體建設包括人才培養方案、課程標準、實訓教材開發和實訓教學管理制度建設。課題組在四個載體建設中遵循如下規則:

(一)人才培養方案載體建設

在人才培養模式構建研究上,是基於工作過程構成的培養模式、目標、職業範圍、職業能力、學習領域、教學過程設計等內容。構建數控加工、機牀切削加工和焊接加工等三個專業的人才培養方案。

(二)課程標準載體建設

課程標準是與人才培養方案相配套的課程檔案。設計依據:職業工作領域和工作過程分析各課程在人才培養方案中的地位和任務、教學分析和課程方案設計的結果。課程標準是課程資源開發(教材編寫、一體化教室建設和實訓基地建設、一體化教師隊伍建設等)的主要依據,也是課程實施與評估的基本依據。同時給出課程標準制定原則和課程標準內容要求。根據上述要求我們開發了三個專業36門課程(任務引領型課程)的課程標準。

(三)實訓教材開發載體建設

我們在開發實訓教材過程中時,注重體現培養目標的總體要求和各個實訓層次的要求,着眼於自身實訓資源和一體化教師教學教學水平,突出任務引領型教材特徵的編寫工作。三個專業共開發36部本實訓教材,其中已由高教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和勞動出版社出版教材4部;由高教出版社、科學出版社和機械出版社擬出版教材5部;其他爲校本教材。

(四)實訓課程體系管理制度載體建設

根據新的實訓課程體系建設,完善了教學管理檔案、課程標準,實訓計劃的執行情況管理、實訓基地及一體化教室管理、導師制實訓管理、教研室管理、學生成績考覈管理、教師教風管理和學生學風及考風管理等八項制度建設。

五、構建實習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

有效的實訓質量評價的前提是科學可行的指標體系。構建時應包含評價原則、評價內容、評價方法和評價效果。

我們從教學結果的檢查,教學過程中的有效控制入手,設定實訓教學管理、實訓教學建設與改革、教學效果等3個一級指標,並下設22個二級指標的實習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同時制定指標內涵及打分標準,評價方法及評分依據等。其中實訓教學管理二級指標包括教學檔案、課程標準和實訓計劃的執行情況、實習基地及一體化教室管理、導師制實訓管理、教研室管理、學生成績和考覈管理、教師教風、學生學風及考風等8項;實訓教學建設與改革二級指標包括師資素質及培養、實訓教材建設、校內外實訓基地建設、一體化教室建設、論文及課題、教學改革實踐與創新、應用現代虛擬技術和多媒體教學等7項;教學效果二級指標包括學生動手能力及實際操作能力、獨立完成綜合實訓任務能力、學生獲得職業資格證書能力、學生對實踐教學的興趣和評價、學生綜合素質、畢業生就業單位評價、一次性就業率等7項。

六、對畢業生就業情況跟蹤調研

爲檢驗實習實訓教學評價體系的合理性,我們按照22個指標體系的要求,在數控加工專業在校學生中進行了抽樣調查。透過近一個學期的真題真做,認真自評,普遍認爲指標體系設計合理,有較強的針對性和可操作性,對實訓教學有良好的導向作用,可以促進技師學院面向市場按需辦學,實現零距離就業。同時對數控加工、機牀切削加工和焊接加工等專業,2009—2011年間畢業的510名學生及其所在的95家企業,採用現場調研和問卷調查兩種方式進行跟蹤調研。透過企業和畢業生兩個方面對課程體系進行評價,效果反映良好。

七、新實訓課程體系實效性

透過對新的實訓課程體系試執行,在以下幾個方面實際效果顯著:

(一)學生的主體作用得到加強。形成互動、積極、活潑、生動的學習氣氛,學生動手能力明顯提高。學生學習目標明確,同時對所學技能的操作步驟、學習方法、技能要點掌握的很清楚,學習效果好。

(二)指導教師主導作用得到強化。“雙師型”教師在培養學生實踐能力方面起到至關重要主導作用。透過此課題的研究,鍛鍊了師資隊伍。

(三)透過構建實訓教學質量評價指標體系,行之有效的監控力度成爲實訓教學卓有成效的有力保障。使教師授課目標明確,教學檔案更加規範,評價標準更能促進各種積極因素的發揮,各項工作能做到有的放矢。

(四)透過畢業生反饋跟蹤調查,新的實訓課程體系,使學生增強了就業競爭力,就業率指標明顯有所提升。

(五)透過此課題的研究與應用,我們認爲可以完全推廣到其他職業院校應用,以此縮短探索技能提高的盲從期,能夠很好的加快職業院校同類專業的發展與建設,此外,還可根據自身實際,加以補充完善。

八、自我評價

(一)相對新實訓課程體系而言

1、新實訓課程體系科學性

(1)體現在行業對職業特定崗位技能標準的要求和行業部委制定的人才培養方案的要求。

(2)體現在職業教育教學特點和教育教學規律。

(3)體現在技工院校專業性質、學科特點和特色。

2、新實訓課程體系先進性

(1)滲透新的教學理論和新的實訓理念。在辦學模式上體現校企合作,工學結合、能力遞進的理念,在教學理念上體現一體化教學思想。

(2)滲透新的內容。內容更新反映特定崗位新知識、新技術、新工藝、新流程等新情況。

(3)滲透新的教學手段、方法。在採用現代教育技術手段的同時,充分利用崗位工種的專業化軟件、設備進行虛擬、數字化和一體化教學。

3、新實訓課程體系應用性

應用性強體現在可行性、可操作性和可考評性。新的課程體系提高實訓教學質量,提高學生從業能力,從而實現技師學院畢業生與企業零距離就業。

4、新實訓課程體系推廣性

在我省部分職業技術院校開展推廣性研究,出臺《高職院校機械類專業分層次實訓體系構建方案》,該實訓課程體系逐步在實訓教學中執行。

(二)課題主要成果

1、編寫三個專業人才培養方案

2、編寫三個專業課程標準36個

3、編寫實訓教材36部

4、編寫三個專業實訓管理制度1部和開發實訓課程評價指標體系1套

5、在省級以上刊物發表科研論文24篇

(三)不足

1、實訓課程體系的實踐力度不大,需多層面反饋教學效果,完善實訓課程體系。動態調整課程結構,實現真正意義上的畢業生與企業零距離就業。

2、一體化教材建設能力還需進一步強化,實現真正意義上的一體化教材。

3、需進一步完善四個載體建設工作和畢業生就業資訊反饋跟蹤調研工作等工作。

參考文獻:

[1]孫俊逸.高校計算機教育教學創新研究[M].武漢:華中科技大學出版社,2010,(10).

[2]徐國慶.職業教育項目課程開發指南[M].上海:華東師範大學出版社,2009.

[3]李東君.數控技術應用專業核心課程設定與實踐探究[J].常州資訊職業技術學院學報,2005,(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