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論文寫作>

新時期高校資訊化建設研究

學問君 人氣:3.25W

[摘 要]隨着我國經濟社會的迅速發展,資訊化逐漸演變爲社會生產和生活各方面的主題。高校資訊化建設是教育資訊化的重要環節,因此,新時期的高校資訊化建設研究十分必要。本文以南京農業大學爲例,闡述了新時期科技發展背景下,高校資訊化建設的重要作用,以及建設過程中存在的問題,並就此提出了針對性的高校資訊化建設的新思路。

新時期高校資訊化建設研究

[關鍵詞]新時期;資訊化;分析研究;高校建設

資訊化的普及極大地爲學生的學習、生活等提供了便利,同時也大幅提高了高校學生管理部門的效率。另外,資訊化爲高校人才培養模式提供創新思路,促進高校培養模式與時俱進,不斷適應新時期社會發展和需求,培養出更多高層次人才,使他們能在社會競爭中脫穎而出,爲社會經濟發展貢獻自己的力量,而人才培養模式的轉變又將帶動高校資訊化管理的發展。

一、高校資訊化建設面臨的問題

首先,資訊化基礎環境建設方面,南京農業大學經過多年的建設和投入,目前的多媒體和網絡環境基本滿足正常工作的開展。然而隨着科技進步、原有設備老化,南京農業大學資訊化發展出現了一些問題。一是核心機房受面積所限,缺少統籌規劃,全校範圍內硬件資源利用率偏低,各項應用缺乏擴展空間,學校資訊化平臺無法全面有效的整合。二是出口帶寬較小,網絡速度較低不能滿足需求,各層級的網絡鏈路設備也有待更新。目前南京農業大學的出口帶寬遠小於一般的高校。三是網絡安全形式不容樂觀。南京農業大學校園網採用分段式防護,安全產品互不通信,缺少必要的整合,各自獨立執行,導致安全防護能力較低。

其次,資訊化學習環境建設方面的問題。目前,南京農業大學開展的主要業務在內容數字化建設方面,自建或購買數字化學習資源,例如,校內學術講座課件點播、視頻學習系統、各類學習課件等。從總體上看,存在以下幾方面的問題。一是資訊化資源利用率較低,形式單一。目前普遍的形式爲Flash 動畫、視頻錄像、PPT以及Web 頁面等。且大部分課程仍然採用的是傳統的課程模式,缺乏對新時期資訊化資源的利用。這種情況涉及高校的管理體制、教學改革、資金投入等多方面因素,是國內高校普遍存在的問題。同時,資訊化學習環境尚未形成,缺少推進的體制氛圍。資訊化學習環境需要推進教學改革,倡導利用資訊技術,建立國內高校的系統的推動機制。

最後,資訊化應用環境建設方面。南京農業大學透過校園網改造,提高了數據的.可複用性。校園網絡系統本應整合度較高,但一些業務流程比較雜亂,部分業務部門分割過細,被分割成若干小系統,提高了系統建設的複雜程度。還有,資訊化系統不完善,對數據缺乏海量資訊處理能力,導致對管理的指導功能較弱。資訊化建設組織架構存在問題,缺少對數據的深度挖掘,已經建成的系統得不到有效利用。另外,校園二級網站無論是內容還是形式,缺乏統一的風格,亟待規範。自建系統容易出現安全漏洞頻出的現象,給校園網的安全帶來一定的威脅。

二、新時期高校資訊化建設的思考

首先,資訊化基礎環境建設方面。一要建立“統一服務,集約管理”的數據中心。優化配置服務器檔次和數量,改善機房配套設施,合理應用服務器雲服務技術,建設虛擬化、標準化的數據中心。共享使用,統一管理和配置,提高基礎設施執行與管理水平,減低資訊化成本。二要構建可信可控校園網管理平臺,完善校園網安全管理體系。提早預防安全漏洞,全面檢測南京農業大學資訊化環境,對網絡安全資源進行整合,構成一個全方位網絡安全系統。三要籌建萬兆校園網工程,建立覆蓋全校的無線網絡。在校園網改造過程中,南京農業大學已建立了局部的無線網絡,但還不能滿足廣大師生需求。未來幾年,學校需要建設萬兆校園網,完成網絡拓撲結構的改造工程。

其次,資訊化學習環境建設方面。一要建立基於移動的新時期環境。4G 時代的來臨,資訊通訊的主要途徑已經更新,透過移動資訊系統,營造新時期資訊化環境,爲學校在資訊化建設方面贏得先機。研發個性化的校園移動資訊系統,積極適應各個方面的需求。爲行政管理人員、教師提供一個平臺,能夠與同事和學生快速溝通。爲校園內的老師學生們提供一個周到的電子祕書,實現隨時隨地用手機報名繳費、查詢資訊。透過提供優質、方便的資訊化個性服務,提高學校的資訊化競爭力。二要促進全校數字資源共享,建設數字資源公共服務平臺。引進新一代學習資源平臺,探索教學與資訊技術相結合的廣度和深度。成立專業的技術團隊,推動數字資源研發與運營,促進數字資源的共享,提高資源利用效率。完善數字資源門戶,爲學校各個管理及行政部門的資訊化建設提供資源服務。

最後,資訊化應用環境建設方面。一要提升學校網站管理與建設水平,制定學校網站建設規範,對學校及二級單位的技術和內容進行科學管理。二要建立資訊化組織保障體系,堅持可持續發展建立原則。資訊化建設會面臨現有管理體制的問題,因此這是資訊化建設能否取得成功的重要前提。學校需明確網絡資訊中心的地位與職責,進一步健全高校資訊化協調、組織、與管理機制。三要構建學校電子商務平臺,拓展校園一卡通應用。升級校園卡,籌劃構建校園卡金融平臺、電子商務平臺和網上電子支付平臺。

三、結 語

資訊化極大促進了高校管理工作平臺的創新,以互聯網爲載體,透過微博微信等新媒體提高高校工作的效率,我國目前高校資訊化建設具有差異性,很多仍處在基礎設施建設、重複性建設階段,更爲深入地探討教育資訊化的發展策略,在當前顯得尤爲重要,高校資訊化建設任重道遠。

參考文獻:

[1]蔣志.新時期高校資訊化建設的機遇與挑戰[J].出版與印刷,201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