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作文評語>

淺談作文教學與作文評語

學問君 人氣:3.1W

寫好作文評語,促進作文教學,作文教學與作文評語存在着不一般的聯繫。本文淺談作文教學與作文評語,希望對各位老師有幫助。

淺談作文教學與作文評語

基礎教育新課程改革以來,學生評價制度的改革已成爲一個熱點,也是一個難點。大多學科的評價體系獲得不同程度的推動與發展,但其總體現狀和全面推進素質教育還不相適應,表現爲:強調選拔功能,忽視興趣培養;注重學業成績,忽視個體差異;關注學習結果,忽視方法輔導。作文教學是語文學科教學的重頭戲,也是老大難。作文教學的評價方法深受傳統教學評價體系的影響,批改形式單向,評價主體單一,評價內容單調。作文評語是老師對學生作文評價的主要手段,這種簡單而片面的評價內容,忽視了對作文教學的導向功能,長此以往,必將導致學生的寫作興趣不濃厚,寫作內容不豐富,寫作個性不鮮明。《基礎教育課程改革綱要》要求我們“要發現和發展學生多方面的潛能,瞭解學生髮展中的需求,幫助學生認識自我,建立自信,發揮評價的教育功能,促進學生在原有水平上的發展”。在這裏,筆者嘗試從作文評語的轉變出發,談談發揮評語的導向功能,促進作文的有效教學。

一、變簡單的指責爲真情的鼓舞

“偏題”,“層次不清楚”,“語言不夠流暢”……一句句生冷的評語,忽視了學生的內心感受,淡化了學生的創作激情,降低了學生的寫作慾望。《語文課程標準》指出:“語文教學應激活學生的學習興趣,注重培養學生自主學習的意識和習慣,爲學生創造良好的自主的情境。”教師在評價學生的作文時,首先必須立足於信心的建立,興趣的培養,以真情的鼓舞代替片面的指責。“相信你一定能創作出感人的故事,老師被你的文筆所深深吸引。”“你手中的筆,是開啟文學大門的鑰匙。”“雖是生活中的小事,經過你的創作,變成了生命之河中的朵朵美麗的浪花。”……教師適當的評價,真情的呵護,能滋潤孩童的心田,孕育文學的種子。

二、變理性的點評爲感性的探討

筆者在工作中發現:作文評價的主體單一,大多數僅由老師構成,同時,教師在評價學生作文的時候,往往享有着“一言堂”式的高高在上的權威,可以任意地裁剪學生的作品,並加以貌似理性的點評。雖然很多的工作是有益的,但不少的舉措在修剪殘枝的同時無意中也剪去了童稚的新芽。一些教師在評語中往往忽視學生的獨特體驗和個性差異,早已爲自己佈置的作文設下成人化的框框套套。新課改強調教學要樹立“以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理念,在學生評價方面,筆者認爲同樣要確立“學生爲主體,教師爲主導”的地位。真心地與學生一起去探討,深入到孩童的世界裏,用孩童的眼光去觀察世界,描繪世界。評語中“是不是可以這樣……”探討語氣的運用,既是對學生的尊重,又可培養學生探究意識,激發學生自主創作的熱情。

三、變八股式的批閱爲文學化的感染

傳統的作文評語,冷漠而單調。“中心明確,語句通順”。八股式的四字短語缺乏對學生的激勵功能和指導功能。千篇一律的評價內容使學生在提高自己的寫作能力時無所適從。學生的文學之圃需要教師的文學之花去點綴。“你的故事,就像竹樓上的風鈴,清脆而悠揚。”“情節的安排,如一片片樹葉,讓老師感覺到幾何之美。”“在你忘情的沉思中,老師的心和你一起跳動,一起飛躍記憶的時空。”筆者在工作中,嘗試運用文學化的評語,讓學生在獲得感悟的同時,也接受一次文學的薰陶,文學的感染。教師的評語不能成爲沙漠中的灌木,要成爲學生百花園裏鮮亮的綠蔭。正如教育家布魯納說過:“教學藝術不在於傳授本領,而在於激勵和喚醒。”

四、變粗暴式的束縛爲個性化的張揚

事實證明,學生之間的個體差異是普遍存在的,每個學生都存在着與其他同學不同的特點,有性別的差異,生理的差異,家庭觀念的差異……“世界上沒有兩片完全相同的樹葉”,在學生的寫作中,我們也應該尊重學生的不同差異,不同風格,不同特點。如果一個初中生在作文字上沒有寫記敘文而寫了一首小詩,你是粗暴地要他重寫,還是正確地引領呢?你不經意間泯滅的“異端”或許就是探出牆頭的花,蘊含希望的火。因此,在你的作文評語中,不妨爲學生的個性發展留下一片天空,讓他們更多機會更多主動地去接近文學,愛好文學,從而走上文學的創作之路。

五、變古板的考覈爲人性化的引領

一篇作文,不僅僅是教師佈置的一次作業,不僅僅是試卷上的一道題目,它更是學生一段心靈的獨白,是學生一段生活的經歷,是學生對人生的閱讀,是學生對歲月的感悟。即使這是不成熟的,甚至是幼稚的,我們也不能僅僅用一個“60分”或“80分”這麼簡單的分數作一次衡量。或許我們多留一點心,就可以幫助學生塑造心靈,促進學生人格的形成,促進學生理想的誕生。作文,絕不是教師考覈學生的粗暴的工具,而是老師引領學生形成獨立人格的載體。因此,我們的評語要淡化考覈的功能,要培養學生在水平提高的同時,實現心靈的成長。

我們在評價學生作文的時候,只有摒棄傳統的簡陋的批改形式,逐步建立個性化、民主化、人性化的評語風格,才能促進學生走上自主探究的創作之路,才能更有效地促進作文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