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幼兒培訓>

《春》教學設計

學問君 人氣:1.23W

《春》是朱自清的散文名篇,最初發表於1933年7月,此後長期被中國中學語文教材選用。下面是小編整理的《春》教學設計,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春》教學設計

【教學目標】

1、綜合運用比喻、擬人、排比、引用等修辭手法。

2、體會本文寓情於景、情景交融的寫作特點。

3、學習本文細緻觀察、抓住景物的主要特徵進行生動描寫的方法。

【達成目標策略】

突出文章“細”和“美”的特點。初進中學的學生在閱讀和寫作方面時常比較粗疏,課文中的細筆細繪可作爲範例,給學生以啓發。適當地點撥、引導,讓學生體會文章的形象美、語言美、結構美、情味美。教師重點講讀一兩段作爲示範,幫助學生理解描寫的對象、描寫的順序、描寫的方法、描寫的語言,在這個基礎上,指導學生獨立分析,鍛鍊分析能力。

【教學重點】

揣摩文中準確而生動的詞語和句子,體悟作者語言表達的巧妙。

【教學難點】

結合課文實例,講清比喻、擬人兩種修辭手法的特點和作用。

【教學時數】

3課時。

【教學過程】

第一課

一、匯入新課

飽受嚴冬寒冷的人們最渴望春回大地,因爲春天讓大自然生機勃發,給人溫暖,給人希望,給人力量。每當春回大地時,人們往往情不自禁地吟詩作賦。唐代詩人杜甫寫下了《春夜喜雨》:“好雨知時節,當春乃發生。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野徑雲俱黑,江船火獨明。曉看紅溼處,花重錦官城。”韓愈在《初春小雨》中說:“天街小雨潤如酥,草色遙看近卻無。”杜牧的《江南春》中有:“千里鶯啼綠映紅,水村山郭酒旗風。”這些詩句都是古人對春的描寫和讚美,那麼今天,我們共同欣賞一篇今人贊春的散文。(板書課題、作者)

二、作者簡介

朱自清(1899~1948),字佩弦,江蘇省揚州市人。詩人、散文家、學者、民主戰士。朱自清是文學研究會早期主要成員,一生勤奮,共有詩歌、散文、評論、學術研究著作26種,約200多萬字。散文代表作有《背影》、《綠》、《荷塘月色》等。

三、範讀、疏通字詞

1、教師播放媒體資源中的課文朗讀。

2、學生齊讀。

3、掌握課文中的生字詞:

水漲(zhǎng) 捉迷藏(cáng) 薄(bó)煙 應和(hè) 醞釀(yùn niàng) 黃暈(yùn) 蓑(suō)衣 巢(cháo)

四、整體把握,理清思路

1、結合課後練習一,讓學生讀課文,分別找出盼春、繪春、贊春的部分。

第一部分(第1段):盼春

第二部分(第2-7段):繪春

第三部分(第8-10段):贊春

2、默讀課文,找出你認爲寫得最美的句子畫出來,體會美在哪裏?

3、找出本文的'比喻句、擬人句。

五、佈置作業

要求課後反覆朗讀,達到熟練程度。

第二課時

一、齊讀課文

學生集體朗讀課文。

二、講讀示範

1、講讀第一部分:盼春

⑴ 作者以怎樣的心情迎接春天的來到?哪個詞明確地告訴我們春天還沒有來到?

“盼望着”;“近”(擬人)

⑵ “盼望着,盼望着”。爲什麼要連用兩個呢?

這樣疊用,更能表達作者嚮往春天的急切心情。(反覆)

⑶ 輕聲讀第1節,體會四個詞尾的作用。兩個“着”,兩個“了”,給我們以非常柔和、親切的感覺。

2、講讀第二部分(第2、3、4、5節):繪春

(齊讀第2、3、4、5節,分析討論按順序說明描寫的對象;說說描寫的角度與方法;哪些詞用得很有表現力?)

⑴ 總括輪廓:

春終於盼來了,大地回春,萬象更新。作者先粗筆勾勒,用“一切都像剛睡醒的樣子,欣欣然張開了眼”總提一筆,然後透過遠近不同的三種事物──山、水、太陽,描繪出春回大地,萬物復甦,生機勃勃的景象。

⑵ 春草圖:

春草圖,着力描寫春草勃發的景色。這裏有草的動態:“偷偷地從土裏鑽出來”;質地:“嫩嫩的”;色澤:“綠綠的”;旺盛的長勢:“園子裏,田野裏,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從不同的角度刻畫春天綠草如茵的情景,與夏草的茂盛、秋草的枯黃形成鮮明的對比。接着寫人在草地上的活動與感受,從側面揭示了春草勃發給人們帶來的歡樂。

⑶ 春花圖:

春花圖,着力描寫春花競放。作者選擇開花時節相仿而花色各異的桃、杏、梨作爲描寫對象,先用擬人寫出它們的爭相盛開,再透過三個比喻──“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寫出花朵的繁茂,花色的嬌豔;它們爭春比美,互不相讓。接着,作者由羣花的爭芳吐豔展開聯想,聯想到秋天的果實累累,同時又由花香引出蜂鬧蝶飛,用成千成百的蜜蜂的嗡響和大大小小蝴蝶的飛舞稱託春花的萬紫千紅、香味濃郁,進一步渲染出百花爭春的氣氛。最後,作者用比喻和擬人的手法,從樹上的花寫到無數的散在草叢裏的野花,它們雖然不像桃花、杏花、梨花那樣如火如霞如雪,卻也明豔照人,別有一番情趣。

⑷ 春風圖:

春風圖,着力描寫春風的和暖與清新。“吹面不寒”“像母親的手”,透過觸覺寫它的和煦、輕柔;微微潤溼的空氣中混合着“泥土的氣息”“青草味”和“各種花的香”,透過嗅覺寫出了春風帶給人的特有的清新;呼朋引伴的鳥兒唱出宛轉的曲子,牛背上牧童吹着嘹亮的短笛,透過視覺和聽覺繪出了一副明快優美、賞心悅目的美好畫面。在這幅圖中,作者從觸覺、嗅覺、聽覺、視覺等方面,把無形、無色、無味的春風描寫得有聲有味,有情有感,給讀者留下深刻的印象。

第三課時

一、齊讀課文

齊讀課文,回顧上節課所講內容:

二、獨立分析,教師點撥:

1、講讀第二部分(第6、7節):繪春

⑴ 春雨圖:

春雨圖,着力描寫春雨的細密輕柔、潤澤萬物。春雨的特徵是,一多二細。先說雨多、雨細,一連用了三個比喻,“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這三個比喻非常貼切,不僅展示了雨的特點,而且能喚起讀者對春雨的喜愛。然後順着春雨寫雨中的樹葉兒和小草,“綠的發亮”的樹葉,“青得逼你的眼”的小草,無一不帶着雨中植物的主要特徵。接着又把視線轉移到人間,先寫“傍晚時候”的景象,用“一點點黃暈的光”烘托出“安靜而和平”的氣氛;接着寫行人,寫農民,都不忘是在春雨之中,或“撐起傘慢慢走着”,安寧、悠閒,或“披着蓑戴着笠”,帶有濃烈的江南地方色彩;最後再寫“在雨裏靜默着”的房屋,與傍晚的寧靜氣氛互相照應。這一段寫出了春雨的特徵,寫出了春雨之中特有的景象,那一片細雨綿綿的春光,那一派清亮溫馨的景色,那一種和平安靜的氛圍,都描繪得出神入化。

⑵ 迎春圖:

迎春圖,着力寫春早人勤。文章由“天上的風箏”引出地上迎春的孩子,進而帶出“城裏鄉下,家家戶戶,老老小小”一片歡騰的景象,構成一幅春意盎然的圖畫。然後作者巧妙地點出寓意:“‘一年之計在於春’,剛起頭兒,有的是工夫,有的是希望。”前四幅畫面主要寫春天的自然美,這一幅由景及人,頌揚了像春那樣奮發向上的精神,表現了對美好生活的憧憬。

2、講讀第三部分:贊春

(教師範讀,學生齊讀一遍。)

結尾三個句子,不僅比喻巧,意義深,而且分行排列,先後有序。把春天比作“剛落地的娃娃”,因爲她是“新生”的;把春天比作“花枝招展的小姑娘”,因爲她非常“嬌美”;把春天比作“健壯的青年”,因爲她有“無窮活力”。這正是對五幅春景圖含義的概括,點明瞭全文的中心。這三句的順序,從“娃娃”到“小姑娘”到“青年”,又形象地點明春天成長進程。最後說“領着我們向前去”,表達了作者追求美好未來的強烈感情。而且用“去”字結尾,正與開頭“東風來了”的“來”字相呼應。開頭是在盼春中到來,最後是進入春天的行列向前去,一來一去,一呼一應,形成一個完美的整體。

三、齊讀課文

(朗讀本文的感情基調,是充滿喜悅和希望。基本語調是輕柔、緩慢,語句清晰、自然。語音越自然、質樸越好、切忌拿腔拿調。)

四、歸納寫作特點

1、觀察細緻,描述生動真切;

2、詩情畫意相融合;

3、文章語言樸實清新,準確生動。

五、佈置作業

1、完成課後練習二、三(當堂做完,當堂討論);

2、完成課後練習四;

3、背誦全文。

【板書設計】

一、盼春盼、來、近(總領全篇,開啓下文)

一切……欣欣然張開了眼

總括輪廓

山(朗潤)水(漲)太陽(紅)

鑽、嫩、綠、滿──草

春草圖(草報春)

坐、躺、滾、踢、跑、捉──人

態:趕趟兒

春花圖(花爭春)色:像火、像霞、像雪

味:甜(果實)

二、繪春(遍地野花,像眼睛,像星星)

觸:撫摸

春風圖(風唱春)

味:泥土氣息草味花香

聲:鳥聲清脆宛轉 笛聲嘹亮

形:像牛毛、像花針、像細絲

春雨圖(雨潤春)

狀:斜織、薄煙

景:樹葉兒綠、小草兒青、燈、人、房屋

迎春圖(人迎春):城鄉老小舒活抖擻一年之計在於春

三、贊春

三個比喻句:“新”“美”“力”

TAGS:教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