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探析語篇分析在大學英語課文教學中的應用

學問君 人氣:6.11K

論文關鍵詞:語篇分析 課文教學 興趣

探析語篇分析在大學英語課文教學中的應用

論文摘要:傳統的大學課文教學是教師花費大量的時間講解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子結構和語法現象,忽略了從篇章結構的層面去引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從語篇的層面對課文進行分析,研究句子在語篇中的作用,有利於提高學生的學習興趣和交際能力。

在課堂教學仍然以傳授知識爲主要方式的大學裏,英語教師如今正面臨着嚴峻的挑戰:近幾年大學的不斷擴招、大學英語師資的不足導致了大學的大班化;學生英語基礎參差不齊;和學校對大學英語四、六級考試權重值的淡化;還有就是學生可從課堂外的多種渠道獲取英語知識等,所有這一切都迫使大學英語教師使盡渾身解數,試圖把學生吸引到課堂裏。但在筆者任教的學校裏,英語課學生逃課的現象比別的科目要多得多。有些學生儘管是迫於學校規章制度的壓力而勉強坐在教室裏,也是“身在曹營心在漢”。這向我們清晰地昭示着一個事實:爲數不少的大學生對英語已失去了興趣和信心。

是什麼導致了這種現狀?經過,筆者出主要的原因是傳統的課堂教學單調乏味,導致課堂效率低下,學生感受不到上課的樂趣。久而久之,便徹底喪失了去上課的動力。

因此,改革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教學便成了當務之急。在傳統的大學英語課堂裏,教師花大量的時間講解文章中的重點詞、句子結構和語法現象,而忽略了從宏觀的.層面去引導學生理解整篇文章。其結果往往是教師在上面講得口乾舌燥,生怕漏掉了哪個詞或句子,學生在下面也是手不敢停,記錄下教師給出的所有的例詞和例句。一個單元學完了,學生只是地記憶了部分零散詞彙和某個語法,對文章的中心思想、篇章結構等卻很模糊,造成了學生對課文的學習“只見木不見林”的尷尬局面。

從中學到大學,對學生來講,是一個質的飛躍。他們不再需要被動地獲取知識來應付升學,而是注重於知識的實用性。他們要親身去經歷、參與到課堂教學的每一個活動中去。這就要求教師要科學合理地組織課堂教學,充分發揮學生的主觀能動性。筆者經過多年的教學實踐,發現用語篇分析法進行大學英語課文教學,可極大地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

一、語篇分析概述

語篇分析是“一門年輕的、還沒有定性的學科,它吸收了包括語言學、符號學、學、人類學、、等學科的研究成果,逐漸形成爲一門專門研究交際中語言運用情況的、涉及各種學科的學問”。[1]語篇分析研究的不是構成句子的字、詞,也不是單個的句子,而是超越了句子的範圍,研究句子在語篇中的作用,研究用於交際中的語言。它不僅重視語言的形式,而且重視語言的功能。運用語篇分析法進行課文教學就是從語篇的整體出發,引導學生利用已有的語言、語法、詞彙等語言知識和背景知識對文章進行分析、評價,進而達到理解。我者對語篇分析的研究始於20世紀80年代,但近幾年來該領域獲得了迅猛地發展,特別是很多專家學者在將語篇分析理論應用到教學實踐中這方面作了大膽的嘗試。

根據部頒發的《大學英語教學大綱》,大學英語教學基本要求之一是學生能順利閱讀語言難度中等的一般性題材的文章,掌握中心大意以及說明中心大意的事實和細節,並能進行一定的分析、推理和判斷,領會作者的觀點和態度。這就要求我們在英語教學中,首先應將課文作爲一個整體來教,重點是讓學生掌握課文的中心思想,瞭解文章提供的主要資訊。在進行整體教學的基礎上再進行詞、句、段落的教學,讓學生掌握它們之間的關係,進而更好地掌握全篇課文,從而培養學生分析問題的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下面以《新視野大學英語讀寫教程1(第二版)》第一課《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2]爲例,談談如何在英語教學中進行語篇整體教學。

二、語篇分析教學步驟

《Learning a Foreign Language》是一篇記敘文,作者講述自己學習英語的經歷,其中不乏一些好的經驗和方法,是非常值得大學一年級新生學習和借鑑的,所以整篇文章適宜細讀。

1.課前準備

課前首先佈置學生預習生詞和了解與課文相關的背景知識,使學生對即將講述的內容有初步的瞭解。

2.小組討論

開始講述課文之前,要求學生分小組討論以下問題。

(1)What problems did you have in trying to learn English in your middle school?

(2)Why do you think the computer can help you in learning English?

(3)What other things do you think we can gain through English language learning?

在討論的過程中,小組長做記錄,然後把結果向全班彙報。

3.課文學習

(1)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分析結構。規定學生在10分鐘內通讀全文,劃分文章的段落層次。

讀完整篇課文後,大部分學生都能夠正確地把文章劃分爲三部分(少生如感到困難,教師可適當點撥)。第一自然段爲第一部分,是總起,開篇點題,引出下文。第二部分是文章的主幹部分,包括六個自然段,分別講述了作者從小學、中學、大學到網絡學習英語的經歷。最後一個自然段爲第三部分,重申了主題,與第一部分遙相呼應。文章各個部分相互照應,渾然一體,使得整篇文章的脈絡非常清晰。文章採用了演繹法,也就是遵循了從“general”(一般)到“specific”(具體)的發展規律。教師透過討論、問答等方式引導學生把課文結構整個框架概括如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