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試析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沉默原因介析及教師提問策略研究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2W

論文關鍵詞:學生沉默 提問策略 課堂教學

試析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沉默原因介析及教師提問策略研究的論文

論文摘要:大學英語課堂上部分學生保持沉默既有學生自身因素,也有教師提問方式不當的外因。但只要教師在課堂中應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內容、不同階段,結合教學內容,活化教材,設計出不同類型的問題,靈活運用課堂提問策略,學生就會主動打破沉殿,參與課堂。

隨着大學英語課堂教學改革的深人,交際教學法在英語課堂上得到廣泛應用,越來越多的學生積極參與課堂討論,成爲課堂活動的中心。但在實際教學中總有少數學生在課堂上對教師的提問保持沉默,不能積極參與課堂。課堂教學活動是在語言輸人和輸出交互的過程中,幫助學生習得目的語。培養學生語言交際能力是外語教學的根本目的,也是課堂教學活動的根本目的,而教師提問與學生的回答是達到此目的最基本、最關鍵的一個步驟。原因在於,提問是組織和指導學生利用學到的語言及知識進行的一種言語訓練。因此,如何幫助學生打破沉默並積極參與課堂,是值得廣大英語教師關注的一個問題。本文重點從教師提問策略的角度,分析如何幫助學生積極參與課堂交流,從而促進學生的語言學習。

一、大學英語課堂學生沉默原因分析

(一)學生自身因素

課堂提問一直以來都是英語課堂教學的一個重要手段。每位教師都不可避免地在課堂上對學生進行提問,部分學生能夠大膽地表達自己的思想,但總有些學生上三緘其口。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對自己信心不足,害怕犯錯誤而不敢開口講英語,更不用說在全班回答問題。許多學生即使知道答案也不敢回答,缺乏在別人面前講英語的勇氣。

當然,也有少數學生沒有改變填鴨式教學舊觀點,沒有擺脫應試教育的影響。他們認爲課堂老師是主角,學生的任務就是聽講記筆記,只關心考試內容,不重視英語的聽說的實際應用能力。

(二)教師提問方式

1、無吸引力的提問。教師提問不恰當,不考慮學生的實際能力也會導致學生失去參與課堂的興趣。如果教師提問太難,學生會認爲對相關話題知之甚少,沒有信心回答問題;如果問題太簡單無趣,學生也沒興趣回答。

2、學生準備時間不足。在大多數情況下,教師提問後沒有給學生足夠的等待時間,看到學生沉默一兩秒後不是另請學生回答問題就是直接說出答案。教師對學生的沉默不容忍導致學生在課堂上有壓力,害怕回答問題。

3、提問對象不均衡。英語教師點名提問的方式多種多樣,一般而言有以下幾種:按名單順序點名提問;隨機點名;先點水平一般的,待其回答不出的時候再點水平較高的學生;基本上只點水平較高的學生;哪個學生不認真聽課就點哪個學生。有研究者調查發現,目前外語教學中教師用得最多的方式是“隨機點名”,其次是“按名單順序點名提問”,再次是“基本上只點水平較高的學生”。由此我們可以看出,大部分教師提問時存在兩方面的問題:一方面,教師很少考慮間題難度與學生之間的關聯,任意性很大,因此導致基礎差的學生產生畏難情緒和挫敗感,喪失英語學習熱情。另一方面,教師給學生的機會不均衡,常請成績好的學生回答問題,導致差的和害羞的學生感到被忽視。學生越感到被忽視,就越不願意參與。

4、過多的消極反饋。許多教師習慣於過多地使用消極反饋,即無論學生的錯誤是否嚴重,教師都要一一糾正。即使他們在提供積極反饋時,也常常是傾向於好學生。所以水平差的學生常常因爲害怕給出錯誤答案受老師批評而沉默不語。

二、教師提問策略研究

要打破課堂沉默,鼓勵學生多參與課堂討論,教師掌握課堂提問策略。那麼,英語課堂有哪些提問策略,教師該如何合理使用這些策略提高其教學效果呢?

(一)關注被提問學生的情感因素

教學過程是學生與教師共同參與的過程,教師是教學的主導,學生是學習的主體。對學生的學習情緒應給予充分重視。影響語言學習的情感因素包括焦慮、抑制、自尊心、學習動機等。教育心理學研究表明,大多數學生在語言學習過程中都會出現焦慮情緒。學生由於過度焦慮的干擾而導致問無法解決,這一結果反過來又會降低以後的學習動機,至使他們逃避學習。教師提問不當也會加劇學生的焦慮,產生心理壓力。爲了減輕學生在回答提問問題過程的壓力,當學生回答問題的時候,教師應該用日光注視學生,面帶微笑,對學生回答的正確部分以點頭或其他肢體語言的方式給以肯定。當學生中途中止回答的時候,可以請其他同學給予補充,最後再讓這位同學再次回答。這樣的方法能有效引導學生將成功歸因於主觀的努力,而不是運氣或僥倖。

(二)展示性問題與參考性問題相結合,提高參考性問題的比例

根據問題內容不同,教師課堂提問所涉及的問題課分爲兩大類: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展示性問題又被稱爲yes/no問題。這類問題有限定的答案,只要用yes或no就可以回答。參考性問題被稱爲wh一問題,提問者一般不知道答案被問者的回答大都是或然的。展示性問題的提問者不是爲了尋求未知資訊,而是爲了考查被問者是否知道了這個資訊,比如語言詞語、生活常識等。目前,外語課堂上教師需要學生做答的問題,大部分是有現成答案的問題展示性問題,而參考性問題在課堂上很少出現。

參考性問題主要考查學生根據材料獲取資訊的能力,培養和鍛鍊學生髮散性思維的能力。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各有側重,各有特點。因此,外語課堂中若要使學生有較高的參與率,能夠達到預期的交流目的,教師就需要隨時調整提問方式,在教學中交互使用這兩種提問方式,發揮其特點。教師課前設計問題時要儘量考慮兩類問題的有機結合,比可先用展示性問題引出話題,引導學生參與對話,然後再用參考性問題來深化話題討論。當然,展示性問題和參考性問題的比例應根據學生的實際水平來設計。其次,教師應把握提問內容的難度,對於學生生疏的話題討論,教師在提問前應先提供相關的背景知識,讓學生有話可說。

(三)分析並設計提問對象

事實上,基礎較差的.學生放棄英語學習主要是因爲得不到教師的關注,不能利用課堂機會得到教師和同學們的認可因此選取提問對象是使課堂交流活動成功的關鍵,應給予高度關注,甚至應在課前進行設計,讓水平不同的學生都有機會得到鍛鍊。在選取提問對象時,要優先考慮主動積極參與的學生,不能忽視已經舉手的學生,更不能忽視那些從沒有主動舉手回答而此次躍躍欲試的學生。教師要根據問題的難易程度選擇不同學生回答,但是問題難度應略高於學生的水平,使學生“跳一跳,才能摘到桃了”,從而幫助學生樹立“只有努力才能成功”的意識,培養學生的語言交際能力。

(四)靈活把握等待回答的時間

在英語課堂上,不少老師不願或懶得提問,原因之一就是認爲有的同學回答時支支吾吾,會浪費教學時間。實際上,教師此時若能以耐心的態度延長一點等待的時間,加之以適當的暗示,給每一個學生平等參與教學活動的機會,也即成長的機會,會讓我們的教書育人活動充滿活力。給學生適當的時間對教師的語言輸人進行加工,纔會讓學生有更有效的語言輸出。那種看到被問學生困窘就立即放棄,重新點名提問的做法,不僅會傷害被問學生的自尊,挫傷他們的學習積極性,還會加重全體學生的心理負擔,使其失去主動參與、積極回答的信心,放棄對英語學習所作的努力,嚴重的還會使其集體封閉自己的語言輸出,使語言教學無法進行。教育心理學的研究表明:教師提問後,需要等待3一5秒鐘或更長的時間之後纔可重複或重新表述問題,這樣既可以保證學生有時間充分理解問題,也可以保證學生有時間思考並努力正確回答問題,增加語言輸出量及其質量。

(六)對提問的反饋策略

教師對課堂提問的反饋也是需要一定策略的,好的反饋策略可以提高學生回答問題的積極性,使學生更加積極地投人到英語交流中來,提高他們的語言表達能力和語言交際能力。反之,消極的反饋會削弱學生的學習熱情,使他們在課堂上不敢開口。

因此,當學生回答提問出錯時,教師不能一味地批評糾正,應根據學生所犯錯誤的嚴重程度做出不同的反饋:如果不影響交際則不更正;如果影響交際,則提供正確的形式,間接地進行修正。另一方面,教師應利用學生回答中的正確觀點進行反饋。所謂反饋,指教師對學生回答結果的反應。教師在反饋過程中應儘可能多地利用學生回答中所提供的正確觀點,這樣能增強學生的自信心,激發其參與提問活動的動機和熱情。教師在反饋時利用學生的觀點是對學生思維活動的最明確最鮮明的認可,必然會使學生感受到鼓勵。爲能繼續得到教師(包括全體同學)的肯定,在以後的提問中,學生會更加積極主動地開動腦筋,以便尋求到有價值的答案。長此以往,學生的思維能力自然能得到發展。

三、結語

大學英語課堂上部分學生保持沉默既有學生自身因素,也有教師提問方式不當的外因。但只要教師在課堂中應針對不同學生、不同內容、不同階段,結合教學內容,活化教材,設計出不同類型的問題,着力創造出與之相關的真實的交際環境,學生就會主動打破沉默,參與課堂。師生之間透過提問等多重教學交際活動而擁有更多合作交流的機會,加深對文化知識及相互之間的瞭解、理解和認知;同時,將問題與學生的生活經歷相銜接,給予學生以更多的情感、心理方面上的關注,讓學生自由、自主地發揮創造性思維能力,給學生開闊的空間去發展自己的語言能力,調動他們的學習積極性和主動性,確定更明確的學習目標,從而促進其外語學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