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存貨審計論文

學問君 人氣:2.79W

存貨審計是指對存貨增減變動及結存情況的真實性、合法性和正確性進行的審計。 下面是小編爲大家整理的關於存貨審計論文,歡迎大家的閱讀。

存貨審計論文

企業的庫存存貨是反映企業生產經營、流動資金運作情況的晴雨表;也往往成爲少數人用來調節利潤、偷逃國家稅費基金的調節器。庫存存貨(包括原材料、自制半成品、產成品)量有多少,價值幾何,是責任真實性審計的一個重點,是覈實企業利潤真實與否的關鍵問題,是前任與後任法人代表爭議的焦點問題,也是審計公證鑑定的一個難點問題。筆者結合審計實踐,就庫存存貨審計談點粗淺認識。

一、對存貨“量、值、質”的認定

1、對存貨庫存量的真實性審定。

(1)透過對庫存實物抽盤,檢查庫存帳、物、卡是否相符,有無短少或弄虛作假現象,有無入庫不入帳,出庫不出帳等問題。確屬盤盈的,應衝減管理費用,計入前任實績;盤虧的,要弄清原因並追究有關人員的責任。

(2)透過對財務部門結轉成本的審計,檢查企業財會部門庫存物品帳與審覈調整後的倉庫保管帳,數量上是否一致,有無多轉或少轉生產銷售成本。多轉成本的,應調整計稅利潤;少轉的,應加重對責任人的處罰,並調整有關帳戶。

(3)對離任時間較長的經濟責任,可根據離任後最近的盤點情況進行倒軋推算,經前後任認可後,按以上兩種處理處理。

2、對存貨庫存值的合理性認定。可在弄清庫存量的基礎上,用以下幾種辦法對“值”進行認定:

(1)成本覈對法。對抽樣檢查的物品成本(價)結轉進行覈對,檢視有無多(少)轉生產耗用原材料成本,多(少)轉生產管理費、車間經費,多(少)轉銷售物品的產成品成本。對未按規定結轉的要查明原因,並按規定調整相應帳戶,追究相關人員的經濟責任。

(2)橫向比較法。把庫存物品與同行業平均價格水平相比較,相同規格、相同質量產品價格相近或較低的',視爲合理;明顯高的,高出部分應視爲潛虧。

(3)縱向比較法。當期庫存物品,剔除物價上漲因素,與近幾年的庫存物品價格相比較,相近或低於前幾年價格的,可視爲合理;高出較多的,應作爲有問題庫存物品,對高出較多部分應視爲潛虧。

(4)保本覈算法。對超出正常庫存需要的原材料,應以保證後任在組織生產或銷售時基本不虧損爲原則,可先將原材料按定額消耗標準加生產費用和應攤管理費用,套算爲產成品價;再將產成品價加銷售費用算出保本銷售價,與市場不含稅價相比較。低於或與市場價相近的視爲正常,高出市場價較多的應視爲潛虧。

(5)市價倒減法。對因技術改造或產品結構調整而造成積壓的庫存物品,可將這類物品的市場價減去正常的銷售費用後,與庫存價相比較,低於庫存價較多的部分應視爲潛虧。

3、對存貨庫存質的可靠性鑑定。對於存放在倉庫時間較長且銷售緩慢或銷量很少的產成品以及長期積壓的原材料,要根據具體情況區別對待。

(1)屬於適銷對路、質量合格又在保質期內的產品,因營銷不力而造成的壓庫,不應認爲是潛虧或有問題商品。

(2)屬於滯銷積壓物品,要進行市場。透過降價可以銷售的,應按降價後的銷售價減銷售費用與庫存滯銷物品的成本價相比較,低於滯銷物品成本價的部分,可視爲潛虧或作爲有問題商品處理。

(3)屬於容易發生損耗、黴爛變質和超過保質期的積壓物品,經銷售與技術質量監督部門或其他有權部門鑑定後,應視爲虧損。

二、在審計中重視的幾個問題

1、對涉及庫存的疑點問題要弄清。

弄清庫存中的疑點問題,有利於檢查各項內控制度在物資購銷、倉庫管理中的落實情況,正確評價企業領導的經營管理能力和廉政建設情況。

(1)購銷價格反常。對購價明顯高於同類物品市場價或銷價低於同類物品市場價過大的,要認真產生價格反常的原因及可能出現的問題,並組織人員進行必要的延伸審計或調查。

(2)領用物品反常。對非生產車間及人員或生產車間及人員領用與本車間生產無關的原材料、自制半成品、輔助材料等反常現象,要督促被審計單位相關人員說明情況,解釋清楚。

(3)投入產出反常。生產耗用原材料、輔助材料與其產出的半成品、產成品應成一定的比例關係,對產出入庫的半成品、產成品明顯少於投入物品應當產出數的,要進行深入細緻的調查取證,弄清原因、分清責任。

2、對庫存涉稅問題的處理要到位。

(1)非生產耗用物品的稅務處理。對爲生活區或職工福利耗用的原材料、產成品等未分列出來的,應當單列出來,減少進項稅抵扣或視同銷售增加銷項稅,相應調整企業帳面利潤或增加虧損。對因企業管理混亂等原因造成的庫存物品遺失、短少、黴爛變質等損失,應相應減少進項稅抵扣,調減利潤或增加虧損。

(2)抵債物資的稅務處理。企業商品發出後,購貨方因資金等因素,長期拖延付款,只好用物資進行抵債。對這類庫存抵債物資,應視同銷售處理,並相關稅費,調整企業利潤或虧損。

3、對庫存問題的評價要慎重。

(1)慎用“認定”。受抽樣檢查等多種因素,審計不可能將庫存中所有問題都查出來;就是列爲抽查的,由於受審計時間和人員素質等影響,也不一定能將問題查深查透;再說對有些問題的定性也很難十分準確。因此審計在對庫存問題評價時慎用“審計認定”。

(2)客觀反映。審計對庫存問題的評價,客觀反映庫存的檢查情況:一是介紹整個帳面庫存情況和被審計單位自查情況;二是反映重點抽查情況,包括重點抽查物品的帳面數量、金額,庫存盤查後的實有數量、金額,誤差情況及原因;三是隨機抽樣檢查情況,包括抽查樣本的選擇,抽查總金額佔帳面庫存總金額的比例,抽查誤差情況及誤差率(包括最大誤差率和平均誤差率)。對誤差率較大的,擴大樣本檢查情況,也應予說明。

(3)推論有據。揭示企業庫存物品問題,有完整的證據材料。屬於推論的問題,要與檢查的客觀情況相符合;對企業倉庫管理中的經驗評價、結論,亦有相應的材料來證明。要防止審計評價與審計的證明材料和審計所揭示的問題有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