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論文

學問君 人氣:1.79W

【摘 要】隨着我國經濟的發展,企業規模的不斷擴大,內部審計工作也越來越重要。文章對現階段我國內部審計中出現的題目及其解決方法進行的探討。

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問題論文

【關鍵詞】內部審計;企業治理;建議

審計作爲一門社會科學,隨着市場經濟的發展,發生了重大變化。固然到今天,已經形成了一套比較完整的科學體系,但是在審計工作中也出現了不少與形勢不相適應的題目,亟待改進。

一、我國企業內部審計中存在的主要題目

(一)有些企業領導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視不夠

現在,有些企業只是由於制度要求而設立了內部審計部分,他們並沒有真正地履行審計的職能,隨意抽調內審職員從事與內審無關的工作。甚至對內審機構和內審職員也下達非審計工作任務(如生產、銷售企業下達銷售任務,金融企業下達存款、保費收進任務等)。

(二)企業內部審計獨立性不足

內部審計機構是單位內部設定機構,在本單位負責人的領導下開展工作,爲本單位實現經營目標服務。因此,內部審計的獨立性不如外部審計,在審計過程中,不可避免地受本單位的利益限制。就內部審計的實質而言,充其量,內部審計只是企業的治理手段之一,只是服務於企業治理當局的治理工具,是治理當局主觀意志的體現。鑑於此,企業的內部審計很難站在客觀、公允的態度上對企業的財務狀況做出客觀、公正、公道、正當的評價。特別是當面對領導參與或法人違紀時,內部審計往往無能爲力。在這種情況下,作爲企業的內審部分,如若服從於領導意志,往往就不能對企業的財務進行有效監控,不能做出真實、客觀的評價,聽之任之,從而出具虛假審計報告,這就會埋下巨大的隱患。

(三)內部審計方法模式的滯後

我國審計仍然以賬項基礎審計方法爲主,主要審計目的是“查錯防弊”,內部審計職員風險觀念淡薄,審計風險控制因素考慮較少,更談不上用最新的以風險導向爲核心的審計方法來防範和化解風險。

(四)有些企業沒有建立內部審計激勵機制

假如企業不注重內部審計激勵制度的話會挫傷審計職員的工作熱情和積極性.也難留住和錄用高質量有能力的審計職員,並且也會降低內部審計工作質量。

(五)企業內部審計與國家審計機關和民間審計組織聯繫、協調不夠

有些企業領導、內部審計機構負責人和內審職員,不願意、不主動與國家審計機關和民間審計組織聯繫。不重視與其他企業內審職員的交流,造成對外部資訊閉塞,不能及時瞭解內部審計法規變化情況,不能及時把握內部審計的新技術、新方法,使內部審計工作始終處於較低水平而難以進步。

(六)內部審計職員素質不高

隨着市場經濟的建立和發展,企業的投資呈現多元化,如企業的併購、分設、債務重組、非貨幣***易等。爲了更好地服務企業和規範企業的經濟行爲,內部審計職員必然參與到企業的這些經濟行爲中。這就要求審計職員的知識多元化,不僅要能懂財務和審計知識,而且還要精通企業的各項相關業務。內部審計職員的素質成爲開展高層次審計監視的關鍵所在。而我國內部審計職員的盡大多數是從會計崗位轉過來的,知識面較單一,缺乏與經營、治理、生產等相關的知識和經驗,使得內審從憑證和賬面找題目,難以從實際工作的深層次上發現題目。

二、完善內部審計的建議

(一)加強宣傳教育,進一步進步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熟悉

國家審計機關要透過召開座談會、舉辦講座、進行審計工作培訓等形式對企業領導、內部審計部分負責人進行宣傳教育,進步他們對內部審計工作重要性的熟悉。企業領導、內部審計部分負責人也要努力學習審計知識和審計新方法,積極主動地抓好內部審計工作,充分發揮內部審計部分的職能作用。

(二)把握審計工作的精華——審計的獨立性

獨立性是審計工作的重要特徵,也是審計的精華。要做到客觀公正、事實求是、廉潔奉公、守舊祕密,審計機關和審計職員必須保持獨立審計的本質屬性。

(三)內部審計的模式應與現代企業制度相適應

在市場經濟的體制下,應轉換國有企業的經營模式,使企業真正成爲自主經營、自負盈虧、自我發展、自我約束的企業法人實體和市場競爭主體。必須強化內部治理和控制,開展經常性的審計監視,客觀上就需要一個地位相對獨立、超脫的內部審計機構。現代企業制度是以規範和完善的企業法人爲主體,以有限責任制度爲核心的新型企業制度。要使內部審計真正起到監視經營者資本營運、維護資產安全完整、達到協助治理當局有效地履行職責和責任,就必須明確產權主體,建立產權監視體制,將內部審計置於產權主體的領導之下,代表產權主體的利益進行工作,增強內部審計的權威性、獨立性,改變以往內審無力的現象。現代企業制度就是現代公司制度,《公司法》提供了現代企業制度的模式,其中,法人治理結構是現代企業組織領導制度的重要特徵和內容。其表現爲股東會、董事會、監事會及總經理所構成的組織框架。

當前世界各國設定的內部審計機構有這樣幾種類型:

一是董事會領導的組織模式;

二是由監事會領導的組織模式;

三是由董事會和監事會雙重領導的`組織模式;

四是由總經理領導的組織模式;

五是由總經濟師領導的組織模式;

六是由主管財務的副總經理領導的組織模式。

以上各種組織模式有利有弊,其中以董事會領導型、監事會領導型的內部審計機構,機構設定層次高,地位超脫,相對來說有較強的獨立性和權威性,爲現代內部審計較爲理想的機構模式。

(四)儘快建立審計工作內部激勵機制,增強內部審計職員的工作積極性

透過建立內部審計激勵機制.對內部審計職員的工作進行監視、考覈和評價,肯定成績,並進行適當獎勵,能夠增強審計職員的成就感,有利於激發審計職員的工作熱情。同時,建立內部審計激勵機制,有利於內部審計部分負責人制定本部分職員需求、職員培訓和發展計劃,也是職員任命和提升的基礎。

(五)切實加強與國家審計機關和民間審計組織的聯繫與協調

企業內部審計部分負責人應主動與國家審計機關聯繫,依法接受審計機關的監視指導,並向審計機關了解內部審計有關法律法規變化情況。同時,要經常保持與民間審計組織和其他企業審計部分的協調和聯繫,交流內部審計技術和方法。

(六)進步審計職員的素質

搞好內部審計工作,關鍵是要有獨立的審計機構,建設好一支高素質的審計隊伍。首先要求內審職員具有良好的職業道德和較高的政策水平,必須對內審職員進行職業道德教育,進步其道德修養和政策水平,牢固把握國家財經法紀和企業規章制度,才能對企業財務收支和經營治理活動進行有效審計和客觀、公正的評價,爲企業經營治理者提供生產經營決策的科學依據;其次要有較強的業務能力,內審職員必須熟悉會計、審計、法律、稅務、外貿、金融、基建、企業治理等方面的知識:再次,要加強學習,不斷更新觀念。在當今高速發展的資訊時代,知識的更新週期越來越快,因此要求抓好現有內審職員的培訓教育工作,更新知識,進步應變能力和隊伍的總體素質,使之適應高層次審計監視工作的需要。

綜上所述,爲了適應現代企業的發展,我們應該努力健全與完善內部審計制度,不斷進步企業的治理水平,使得企業能夠更加健康地發展與壯大。

【參考文獻】

[1]宋爲民.現階段我國內部審計存在的題目及對策[J].會計之友,2005,(1).

[2]許麗斌.現代內部審計職能之我見[J].機械治理開發,2005,(4).

[3]王琢晶.完善企業內部審計工作的幾點設想[J].現代審計與會計,200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