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分析地理教學中學生智能的培養

學問君 人氣:1.38W

地理教師在教學過程中,肩負的不只是“應該”傳遞知識的任務,還有“很好傳遞”的重任。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要突出地理學科的特點,不僅要自己善於歸納整理地理知識,更要注意訓練學生學會歸納整理地理知識的方法與步驟――劃分知識範圍、明確知識組成、分析知識間的關係、形成知識結構。要將原來看似孤立分散的知識進行歸納總結,使知識有系統、成體系,從而明確各知識點之間的邏輯聯繫和它在知識體系中的作用與地位。一些知識之間保持着明顯的因果關係。透過對知識的歸納整理,不僅可以突出地理規律、地理原理在地理知識體系中的地位,而且有利於學生掌握以地理原理推匯出的區域地理特徵,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記憶區域地理特徵,以便學生掌握系統的地理知識。

分析地理教學中學生智能的培養

課堂教學中,除了使學生掌握系統的地理知識之外,還應注意有目的、有意識地發展學生的智力,培養學生的能力,使學生獲得較高的發展水平,並掌握獨立思考、獨立研究的本領。這就要求在地理教學中教師要以地理原理中的規律性的知識來武裝學生。學生掌握了規律,既可以發展智力,又可以提高能力。這是因爲智力的發展是以思維能力的發展爲核心,思維能力的發展又突出表現在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上,思維的敏捷性、深刻性又以思維的條理性爲依據,而思維的條理性又以規律性的知識爲基礎。正如俄國教育家烏申斯基所說:“智慧不是別的,而是一種組織的很好的知識體系。”傳統的地理教學比較重視知識的傳授,而忽視學生智能的培養,學生往往只會死記硬背,不善於積極主動地探求新知識。

一、地理觀察能力的培養

認識始於觀察。觀察是智力發展的基礎,沒有觀察就不可能有豐富的想象、理論的概括和創造性的思維。觀察還能激發學生的求知慾和探究新事物的好奇心。地理觀察是有目的、有意識、有計劃地對地理事物和現象進行感知、考察和研究,其形式主要有對各種地理事象的實地考察和研究、地理對象典型物品或模擬製品的觀察和各種地圖、示意圖、圖解、地理畫片、照片、圖表及其聲光顯示製品(錄像、錄音、幻燈、電影等)的觀察。地理教學爲培養學生觀察能力提供了廣闊的天地,教師應根據教學內容的需要,有計劃地指導學生進行觀察。

二、地理思維能力的培養

思維力是智力的核心。地理教學中發展學生的智力,主要是指要訓練和發展學生的地理思維能力。地理思維就是地理事象之間和人地之間有規律的聯繫和關係在人頭腦中的概括反映,它具有綜合性、區域性、廣闊性的特點。這就要求地理教師在課堂教學中進行地理思維時要符合其特點。同時,教師在引導學生進行地理思維時,要善於辨別地理區域差異,掌握地理區域特徵,以便因地制宜地利用、改造自然,突出區域性的特點,防止學生由於地理區域特徵模糊,出現張冠李戴的現象。

由於地理教材具有不同的邏輯屬性,因而在教學中必須採用不同的思維方法,引導學生進行地理思維。一般而言,地理觀念材料的描述要運用形象思維,它主要是透過地理感性材料的描述和教師富有情感的生動講述而進行的;地理概念、地理判斷、地理推理多種材料的闡述,要運用邏輯思維,其基本過程和形式是分析綜合、抽象概括和判斷推理。它主要反映地理事物的本質屬性,揭示地理事物的內在聯繫,是一種獲得地理現象規律認識的'思維方式,所以它是地理思維中最重要的形式。在實際的教學中,教師要根據教材內容的不同屬性,在上述不同思維形式中做出正確選擇,以便發揮它們各自不同的作用與功效,使學生的思維能力得到培養與訓練。

三、地理想象能力的培養

想象力是根據已有的知識和經驗創造性地形成新事物的形象的能力。由於地理的對象極其廣闊,要素異常複雜,難以一一感知,因此學生在學習地理、獲得地理知識時均要藉助於想象。想象是獲得地理知識的重要方法,也是地理科學發展的重要源泉。地理想象的方法,一般有類比法、分析法、綜合法等。在地理教學過程中,教師要經常運用上述方法,啓發引導學生進行各種想象活動,充分運用各種地理圖像、模型等,引導學生進行觀察,使學生在頭腦中形成相關的地理表象。如透過觀察太陽系的示意圖,使學生在大腦裏形成太陽及其結構的形象。同時也要注意引導學生把已有的各種地理形象加以取捨,重新組合,使學生形成前所未有的新的地理形象。如運用學生看過的各種河流的形象,經過取捨和重新組合,形成尚未見過的亞馬孫河、密西西比河、剛果河等河流的形象。此外,教師準確、鮮明、生動的講述或描繪,也是幫助學生形成正確的地理想象,發展想象力的重要因素。這就要求教師在教學過程中,一方面要啓發學生大膽想象或幻想,另一方面要給予正確的引導和具體的點撥,啓迪其智慧,透過比喻、分析、聯繫和引申展開想象,以利學生對所學地理知識的理解和記憶。

四、記憶能力的培養

記憶力是識記和再現的能力。地理教學過程中培養學生的記憶力,應注意抓住以下幾個方面:

1.啓發學生熱愛地理,使之樂於記憶。熱愛是最好的老師,它可以超過責任感。熱愛什麼都能學好、記牢,冷漠什麼也學不好、記不牢。因此,教師要結合豐富而有趣的教學內容,不斷激發學生學習地理的熱情和興趣,使更多的學生“樂而知之”。

2.依據學生的記憶特點,培養記憶能力。地理教學中,教師要根據小學生以機械的記憶爲主,中學生以意義記憶爲主的不同特點而區別對待。要培養學生機械記憶的能力,對需要機械記憶的地名、地理術語、物產、地理數據等,儘可能賦予一定的意義。如我國瀋陽、撫順、鞍山、本溪四城市聯結而成梯形,俄羅斯地名後多有格勒、斯克等音節,荷蘭兩大港鹿特丹、阿姆斯特丹均有“特丹”音節。同時,更要培養學生意義記憶的能力,利用知識間的內在聯繫、新舊地理知識間的聯繫、地理知識與其它知識間的聯繫、地理現象與原因間的聯繫等,培養學生意義記憶的能力。

3.培養良好的記憶方法,使之善於記憶。建立概念系統,學生掌握了概念系統,就記住了地理知識的基本脈絡,把零散的知識構成知識鏈,編成知識網,這非常有利於學生理解記憶概念之間的聯繫與關係,起到綱舉目張的作用。

綜合上述,地理課程是科學文化基礎知識教育的重要組成部分。它對提高整個中華民族的科學文化水平,有着其它學科所不能替代的作用。隨着社會的發展,人類對自然環境的利用、改造的程度及規模日益深入和廣泛,人類生活的範圍已從地表擴大到太空,深入到海底。爲了正確認識和處理人與自然環境的關係,合理開發、利用自然資源,保持自然環境,使學生更好地理解和掌握一定的地理知識是十分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