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性的培養

學問君 人氣:3.26W
論小學數學教學中學生自主性的培養
        在當今的教育和實踐中,主體教育已經成爲一種非常重要的課題了。小學數學不僅具有較強的邏輯性和抽象性,同時還具有一定的操作性和實踐性。數學教師在教學的過程中要將兩者有機地結合在一起,並在現代化的教學理念下對學生進行指導,採用先進的教學方法,以教師爲主導,充分發展和展現學生的主體作用。
        一、創設教學情境促進學生主動參與學習
        1.透過創設問題情境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學起于思,思源於疑”,讓學生對數學知識產生一定的疑問,造成他們的困惑,製造相關的懸念,進而撥動學生的思考思維。例如,在教學“商不變性質計算有餘數的除法”,我首先讓學生進行口算:130÷50=?一部分的學生得到2……30,一部分的學生利用商不變性質口算得到2……3。當學生莫不着頭腦的時候,我對學生進行引導並驗算:2×50=100,100+3=103,很明顯,這種結果是錯誤的。此時的學生就會急於想知道怎麼樣利用商不變性質去計算有餘數的除法,從而使學生變被動學習爲主動的學習。
        2.透過生活中的事例來激發學生的'興趣。數學教師要根據實際情況出發,在課堂上要爲學生創設與生活息息相關的數學教學情境,以便於學生時時激發探究的熱情,從而進一步地學好數學。例如,在教學“百分數應用題”,教師可以藉助商場打折的情境,在商品上標註原價、打折數,透過生生之間的買賣活動,有效地促進學生的思考興趣,這樣不僅能激發學生在生活實踐中鞏固數學知識,還能充分調動他們學習數學的主觀能動性。
        二、親自動手實踐,手腦要並用
        1.加強實踐,讓學生主動地獲取知識。實踐,就是教師要爲學生創設可以探索、活動、思考的環境,學生都能參與其中。 
例如,教學“求比一個數多的數的應用題”的時候,首先要引導學生親自動手操作:第一,擺出兩行三角形,每行有5個;第二,在第二行再擺4個三角形,並提出問題:第二行先擺了幾個三角形,現在又擺了幾個?第二行的三角形個數可以分爲幾個部分?第二行三角形的個數應該怎麼求得?透過這樣的引導,讓學生理解數量關係,從而進一步掌握解題的方法。
        2.加強實踐能充分發揮學生的智能。培養學生的創新意識,使學生初步形成探究、解決問題的能力。這既是小學數學的重要任務,同時還是優化課堂教學的方向。透過實踐,充分調動學生的感官積極地參與到教學活動中去,從而加強學生的思考思維,不僅能有效增強教學效果,還能讓學生在操作過程中提升學生的能力,實現學生在主動中求發展。
        三、在課堂中進行討論
        1.教師要擺正自己的位置。在小學數學課堂的探討中,教師不僅要提出討論的注意事項,同時還要指定其談論的範圍,並且還要控制討論的有效時間;在討論的過程中,教師需要不斷鼓勵學生大膽思考、發言、質疑、爭辯,運用創新的思維去找尋最佳的解決方法。
        2.教師要選擇並確定課堂上討論的最佳時間。
        (1)組織討論概念、總結、規律。該討論的內容具有高度的概括性,需要綜合性的分析,同時還要運用恰當的語言進行表達。
        (2)組織討論重、難點。在數學教學中,越是重、難點就越需要學生進行探討,透過發揮主體作用,調動學生的積極性,從而攻克教學中的重、難點。透過這樣的交流、操作、探討,學生不僅得出總結,還能明白知識形成的過程,無形中提升了學生的自學能力。
        (3)組織談論解答開放性的習題。小學生因爲受到定向思維的影響,導致思維比較狹窄,因而教師應該從多角度出發爲學生創設具有一定開放性的習題。透過在課堂上的探討,找出多種不同的解答方法,有效地培養學生散發性、求異性的思維,從而促進學生形成良好的數學思維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