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基於EVA的價值創造研究

學問君 人氣:2.95W
基於EVA的價值創造研究
有關數據表明,在過去的五年中,我國上市公司從1996年的530家增至2000年的1 088家,總市值從1996年的9 842.38億元升至2000年的48 090.94億元,在GDP中所佔比重從1996年的14.5%上升到2000年的53.79%,特別是1998年以來,平均總市值從22.92億元驟升至2000年的44.2億元,增幅高達92.84%。這一連串數字是否能夠說明我國上市公司創造價值的能力在逐年增強呢?而這一增長的背後又究竟是否得到了公司基本面的支援?下面我們透過對價值進行評估的新指標——增加值(EVA)、市場增加值(MVA)和未來增長價值(FGV)來分別加以。
一、EVA對上市公司創造價值能力的分析
EVA是Economic Value Added的縮寫,意譯爲經濟增加值,EVA是企業財務中的一個新名詞。EVA作爲一種流行且引人注目的評價指標只有10餘年的,但EVA快速風靡各地,被Coca-Cola、UPS、Polaroid、Eli Lilly、AT&T等許多知名企業所採用,並在全球範圍內得到了廣泛的。EVA的公式爲:EVA=稅後淨營業利潤-資本總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率。
下面比較一下1998 ~ 2000年我國上市公司的EVA、平均淨會計利潤和稅後淨營業利潤(見下圖):



僅從我國上市公司這三年的平均淨會計利潤和稅後淨營業利潤來看,似乎能解釋股票總市值的上升。同時,上市公司平均銷售額從1998年的7.35億元增至1999年的8.22億元,並於2000年達到9.96億元,同期上市公司平均資本額也從1998年初的7.46億元增至1999年初的8.92億元,並於2000年初達到9.79億元。但從EVA的角度看,二者相差很大,甚至出現了較大的背離。就均值而言,1998年我國上市公司未能達到足以彌補股東資本成本的回報水平,也就是說,1998年我國上市公司並沒有真正爲股東創造利潤。1999年情況好轉,上市公司使股東獲得了超出其資本成本的回報。雖然這一情況延續到了2000年,但由於資本效率下降,2000年上市公司爲股東創造的價值比1999年有所減少。另一個關鍵性指標——EVA爲負的公司數目——從1998年的373個增加到了2000年的480個,增加了近30%。
資本效率爲什麼會下降呢?我們把EVA的計算公式變換一下,其原因就比較容易得知:EVA=(稅後淨營業利潤÷資本總額-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資本總額=(投資報酬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資本總額。
只有當投資報酬率超過加權平均資本成本時,EVA才爲正,即爲股東創造價值。我國上市公司普遍把股票籌資當作“圈錢”,把錢“圈”到手後又愁如何“花”。這種決策不經過論證,盲目上項目的現象屢見不鮮。上市公司管理者爲了創造業績,盲目擴張做大企業,根本不考慮投資報酬率與加權平均資本成本之間的關係,EVA很低或爲負的原因就很明顯了。
二、MVA對上市公司創造價值能力的分析
EVA是從公司基本面分析得出的`上市公司在特定一段時間內創造的價值,那麼市場對其的評價如何呢?這就要看市場對上市公司未來獲取EVA的能力有預期反映的MVA了。從上講,市場越有效,上市公司的內在價值和市場價值就越吻合, MVA就越能反映上市公司現在和未來獲取EVA的能力,即二者越相關。在美國,2000年度上市公司的MVA與EVA的相關係數爲0.81,日本爲0.7,而我國僅爲0.1,此係數說明我國MVA與EVA幾乎不相關。也許我國上市公司平均MVA與EVA的比較能說明這一點。
有關資料顯示,1998 ~ 2000年我國上市公司的MVA與EVA還有較大偏離,MVA爲正且持續上升,而1998年EVA均值爲負,1999年上升,2000年又下降,這說明MVA的增長得不到EVA的強有力支撐。因爲我們知道,MVA直接反映了上市公司透過股市爲股東創造或毀滅了多少財富,它是市場對上市公司未來獲取EVA能力的預期反映,只有真正一流的上市公司才能實現EVA的持續增長並獲得MVA持續增長的回報。下面我們看看來自美國成熟證券市場的MVA與EVA數據和我國的數據(見表1、表2):
TAGS:價值 EV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