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談談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

學問君 人氣:2.06W

在現實的學習、工作中,大家都不可避免地會接觸到論文吧,論文是對某些學術問題進行研究的手段。寫論文的注意事項有許多,你確定會寫嗎?以下是小編幫大家整理的談談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的論文相關內容,僅供參考,大家一起來看看吧。

談談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

一、服裝設計人才的培養目標及培養模式

服裝是一個社會政治、經濟、科技、文化等的綜合體,體現着人的價值觀、倫理觀、審美觀、民族風貌和時代精神,濃縮着人類發展史和文明史,是社會的一面鏡子。隨着時代的發展,服裝產業已由勞動密集型向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轉化,企業的競爭已由低成本、低價格的競爭轉向品牌的競爭,其中服裝的科技含量和文化含量以及創新將是競爭的關鍵,這就對服裝人才的培養提出了新的挑戰和更高要求。我們必須就目前相對落後的教育觀念、教育形式、教育結構、人才培養模式、教學內容和教學方法等進行一系列的改革,以培養出具有深厚文化底蘊,較高的科技素養,高尚的審美品位、較強工程技術能力的高素質服裝設計人才。

所謂培養模式,是根據人才培養目標和質量標準,爲受教育者設計的知識、能力和素質結構,以及實現這一結構的方式。根據培養目標服裝專業應採用以應用能力和基本素養爲主線,同時注重應變能力可持續發展能力的培養模式。按照寬知識、厚基礎、能力強、素質高的要求,建立新的課程體系,更新教學內容,採用現代教學方法和手段,重視實踐能力的培養,其中最核心的是創新精神和能力的培養。

二、服裝設計人才應具備的基本素養

作爲一名符合時代需要的優秀服裝人才,除了具備較高的專業能力外,還應具備以下幾方面素養:

1.人文素養

愛因斯坦曾指出:“學校的目的始終應該是:青年人在離開學校時,是作爲一個和諧的人,而不是作業一個專家。”一方面服裝是一個社會、一個時代的綜合反映。曾有位學者調侃地說到,如果讓他沉睡一百年,醒後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去買一本最新的女性時裝雜誌,透過它就能夠了解到一百年後的社會是個怎樣的狀況。可見,服裝不僅僅是商品,它更是一種文化,凝結着一定的文化素養、文化個性和審美意識,展現着一定的文明水平。另一方面,服裝作爲人類文明的重要組成部分,是人類文明和社會發展的一個不可分割的有機組成。如果把它與社會政治、經濟、科技和文化的發展分割開,而僅僅就事論事地講服裝設計、工藝、技術等,拋棄了服裝發展的靈魂、動力與背景,就會使服裝看來只是某個設計師的所謂“靈感”的拼湊,服裝風格的形成完全是偶然的結果;如果忽視了對服裝發展的歷史邏輯必然的關注,就會導致設計中出現盲目的模仿與抄襲,斷章取義、玩弄形式,追逐所謂新潮流和表面的浮華;而割斷服裝發展的文化脈搏、割斷服裝的民族傳統的服裝文化,就成了無源之水、無本之木,是沒有生命力的。正如藝術大師、教育家吳冠中先生所說:“藝術創造中,路遙知馬力的‘力’字,往往隱藏在文化底蘊中。”

因此,我們所培養的服裝設計師必須具有較高的人文素養和深厚的文化底蘊。要學會做人,有社會責任感,關心他人、關注社會、關注人類面臨的共同問題,有高尚的情操和審美品位。只有這樣,才能把握時代的脈搏,把真正時尚、健康的文化傳播給大衆,才能設計出真正具有生命力的服裝。

2.科技素養

以資訊技術和生命科學爲核心的科技革命正迅速改變着我們的生活、工作和思維方式,改變着人們的思想觀念、道德倫理觀念、價值觀念和審美取向。互聯網的出現和運用,改變了企業的經營管理方式,使我們能真正做到在規模化生產的同時,能很好地滿足人們需求的差異、多樣化和個性化,建立起真正的快速反應系統,大大降低企業的交易成本。生物和材料科學的進展,產生了大批新型纖維;萊卡的廣泛運用,使穿衣中長期困擾人們的舒適與合體的矛盾得以解決;tencle、彩色棉、新型醋酸纖維面料、綠色聚乳酸纖維面料等新型纖維面料,既具有天然纖維的風格,又具有合成纖維的性能,還在很大程度上解決了對環境的污染;再加上後整理技術的進步,使得服裝面料的科技含量大大提高,賦予面料以新的風格和內涵,豐富了表現力,使服裝呈現出新的視覺衝擊,散發出新的魅力;隨着“基因工程”的突破性進展,不久將會出現真正意義上的綠色環保纖維和麪料。科技的迅速發展,在改變着我們的物質世界的同時,也改變着人們的審美取向。在工業經濟時代,爲適應工業化大規模生產形式的需要,人們崇尚簡潔美簡約主義,計算機的廣泛運用,使生產個性化的產品成爲可能,人們又強調個性美。鑑於工業化所造成的污染和環境破壞對人類帶來的危害,以及生物化學和環保科學的發展,導致了人們以“綠色”爲美,形成了當今的“綠色文化”潮。由此可見,科技對於服裝來說,不僅僅是技術,它還將影響到思想、文化和美學等諸方面的問題。

3.跨文化素養

在跨國際經營中,由於文化的差異使服裝產品在款式、色彩、面料、裝飾手法及廣告、營銷等手段上,與當地人們的生活方式、審美情趣、風土人情、價值觀、道德觀不一致而造成滯銷的狀況,經常發生,人們把這種狀況稱之爲“文化障礙”;相反,如果產品能同當地人們的文化背景相一致,則稱爲“文化溝通”。因此,我們的服裝要想佔領國際市場,創立世界名牌,設計師就必須瞭解國外市場,瞭解那裏的消費者的文化背景、審美觀、價值觀、消費觀以及其歷史、宗教、哲學,等等。此外,隨着全球經濟一體化發展,特別是中國即將加入WTO,中國經濟將加快融入世界經濟體系,國內市場國際化,國際市場國內化正在成爲現實。國與國間的經濟交往的增加,必定帶來國家間的文化滲透和融合。經濟資源的`共享,也必定帶來文化的共享。未來的服裝,可能很難說清它是源於何種文化。因此,一方面,我們要善於從我國傳統文化中提煉出符合當代社會思潮、美學意識及未來世界發展趨勢的內容;另一方面,我們也要拋棄狹隘的民族意識,廣泛吸收世界各國文化之長。使我們培養的學生心胸開闊,具有一代新風,能設計與生產出與全球化時代相適應的、具有世界性的中華服裝。

4.市場經濟素養

服裝是一種商品,必須遵循商品的一般規律。從產品到穿在消費者身上,纔是設計的真正完成。我們的很多服裝設計師在T型臺上的設計是成功的,但在市場上卻大都是失敗者。究其原因,主要是他們缺乏市場意識,不懂市場經濟,不懂產品的真正涵義,沒有真正深入分析和了解消費者的消費心理和行爲,不懂得消費者真正需要什麼。

隨着社會的發展,人們的需求呈現出多樣化、差異化、個性化和審美化,這在給我們設計師帶來施展其才能空間的同時,也給他們帶來挑戰。由於人們的經濟收入水平不同,受教育程度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文化背景不同,以及價值觀的多元化趨勢,人們消費的追求是不一樣的,對於產品的理解也是不同的。從營銷學的角度來看,一件完整的產品有三層涵義:實質產品核心產品、形式產品和延伸產品。比如對於受教育程度高,收入豐厚的人來說,在購買一件服裝時,往往把精神上的滿足看做是產品的實質,即他她從產品中追求的利益所在。而面對一般消費者來說,他她可能更看重的是產品的實用功能,把產品的實用功能看做是產品的實質所在。所以,作爲一優秀的服裝設計師,必須是一位市場整體的策劃者,充分熟知市場執行規律,找準自己的消費羣體,進行正確的市場定位,瞭解你的消費者真正需要所在。正如一位世界著名進階化妝品生產企業家說的那樣:“我們在工廠生產的是化妝品,在商店出售的則是信心和希望。”

論文出處(作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