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思考

學問君 人氣:3.25W

近年來,由於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要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使得生物科學史的教學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探究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中美育措施的論文範文,供大家閱讀參考。

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中滲透美育的思考

摘 要: 美育是素質教育的一項重要任務,學科教學是滲透美育的重要途徑。生物教師應轉變觀念,提高自身專業素養,深入分析生物教材科學史內容中的審美元素,在高中生物科學史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

關鍵詞: 美育 高中生物教學 生物科學史

美育也稱審美教育,是一種按照美的標準培養人的情感教育,而美的標準在不同時代具有不同含意。當今,審美教育內容要符合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培養學生健康的審美觀、高尚的道德情操,發展學生鑑賞美和創造美的能力。爲充分發揮課程在人才培養中的核心作用,進一步提升綜合育人水平,更好地促進各級各類學校學生的全面發展、健康成長,教育部於2014年下發了《關於全面深化課程改革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意見》(以下簡稱《意見》)。《意見》在深化課程改革總體要求中指出:要培養學生高尚的道德情操、紮實的科學文化素質、健康的身心、良好的審美情趣。因此,課程教學是審美教育的良好途徑和載體,生物教師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應結合學科科學知識的教學滲透審美教育。

生物學是自然科學的基礎學科之一,它研究生物體的形態、結構、生命現象及其活動規律及生物與自然界的關係等。人教版高中生物學從宏觀和微觀兩個方面幫助學生認識生命系統的物質和結構基礎、發展和變化規律及生命系統各組分間的相互關係,同時介紹許多重要的觀點和結論的形成過程。這些內容體現了生物科學的發展歷史即生物科學史,因此生物科學史是生物科學的重要組成部分。《普通高中生物課程標準(實驗稿)》強調科學是一個發展的過程,明確要求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學習生物科學史能使學生沿着科學家探索生物世界的道路,理解科學的本質和科學研究的方法,學習科學家獻身科學的敬業精神。因此,生物科學史內容中蘊含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品德、思想教育的良好審美教育素材。但由於受到多種因素影響,教師們常常忽視在生物課程教學中滲透審美教育,更忽視利用科學史內容滲透審美教育,以致審美教育不能很好地開展。高中生物教師可以利用科學史內容從以下方面重視和滲透審美教育。

一、轉變觀念,重視生物科學史教學

近年來,由於課標在教學建議中明確提出要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使得生物科學史的教學受到一定程度的關注。但在實際教學過程中,許多生物教師在涉及科學史內容時只是匆匆帶過。這與教師們沒有從根本上認識生物科學史在生物學科中的重要地位有關。由於迫於應付升學、高考,教師們在教學過程中往往是趕進度,抓成績,只注重所謂重點知識的講授,認爲生物科學史僅僅是歷史知識或事件,不是教學的重點,使蘊含在生物科學史中的教育價值沒有被很好地利用起來,更別說在其中滲透審美教育。其實,在那些科學史的重要事件中,科學家進行科學研究獲得重要結論的過程就是探究和創新的過程,這些內容的學習,可以“逐步培養學生蒐集和處理科學資訊的能力、獲取新知識的能力、批判性思維的能力、分析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科學家勇於探索、追求真理、堅忍不拔的精神是學生的良好榜樣。因此教師應轉變觀念,充分認識到在生物科學史中蘊含着對學生進行科學素養、品德、思想教育的良好教育素材,充分了解教育的真諦,明白教學過程不僅是傳授知識,更應以學生的終身發展、完善學生人格爲目標。實際上在重視科學史教育問題上,不僅課標提出了明確的要求,近幾年的高考試題中也多次出現與生物科學史相關的考試內容。所以重視科學史教學迫在眉睫,身爲生物教師要以發展的眼光看待生物教學,在實際教學中不斷深入學習科學史的內容,從根本上轉變觀念重視科學史教育。

二、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提高自身專業素養

專業素養是教師從事教學工作所應具備的專業知識與技能。教師應充分認識到自身專業素養直接影響教學質量。因此、應該把接受終身教育、不斷提高專業素養作爲自身的一項長期發展規劃。生物科學史知識是生物教師專業素養的一個重要組成部分。要上好生物科學史的相關內容,教師必須注重生物科學史的學習,認真分析教材,切實消化和體會相關科學史的研究背景、實驗設計原理、探究的過程及科學家的科學精神。新課標的實施建議中還提出:“對於《標準》中沒有列出的其他生物科學史實也應注意引用。”因此,除教材中的科學史內容外,教師還應積極、主動地蒐集生物科學史資料,拓展自身科學史知識的深度與廣度。只有不斷擴充、汲取新的知識與理念,纔能有創新的.視角與思維,纔有可能在教學過程中使學生得到科學精神的美的薰陶。

三、深入分析蘊含在生物科學史中的“美”的元素,在教學中滲透美育

在高中生物教材中的生物科學史內容,主要是以再現重要的生物科學研究結果或結論的形成過程的方式而呈現的。啓發學生分析科學家的探究過程,可培養學生的科學探究能力、發現問題、分析問題、解決問題的能力。此外,生物科學史內容中還蘊含許多“美”的元素,如達爾文對植物向光性的研究過程中不斷質疑並求證,體現了持之以恆、堅忍不拔的科學研究態度之美;中國科學家鄒承魯等人在結晶牛胰島素合成的實驗過程中反覆操作並驗證,體現了嚴謹求實的科學精神之美;促胰液素的發現過程中巴普洛夫敢於自我批評,體現了勇於擔當的科學品格之美;孟德爾在對豌豆雜交實驗現象進行分析推理時,運用了統計學與演繹推理等方法,體現了突破傳統、思維創新的科學方法之美;科學家在構建DNA分子結構及磷脂雙分子層模型中不斷構建並驗證,將抽象概念具體化,體現了準確、形象的科學模型之美;沃森與克里克在DNA模型構建過程中互幫互助,相輔相成,體現了科學研究中研究團隊成員間坦誠相見、同舟共濟的團結協作之美等。這些科學史內容都是在生物教學中滲透美育的良好素材。生物教師應深入分析蘊含在科學史內容中的“美”的元素,有意識地將這些“美”的元素融入教學設計中,將“美”的教育、美的元素,化作情感教育貫穿整個教學過程中。在授課過程中,要注意引導學生感受這些“美”的實質,使學生在獲得知識的同時,達到情感昇華,形成高尚的道德情操,最終達成教育的真諦,即爲愛的教育或是完美人格教育。

總之,生物教師應轉變觀念,重視生物科學史學習,在充分利用生物科學史內容實現知識目標傳授、培養學生探究能力的同時,分析科學史中“美”的元素,使之作爲美育的載體,引導學生以正確的審美觀看待問題,增強學生對自然和社會的責任感,促進學生樹立正確的世界觀和價值觀,培養出道德情操高尚、科學文化素質紮實、身心健康又具有良好的審美情趣的創新人才。

參考文獻:

[1]杜春梅.生物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學術研究,2013.

[2]黃玲.高中生物教學中的美育滲透[J].課程教育研究,2012.

[3]陳繼慧.高中生物運用科學史培養學生科學素養的探索[D].2006.

[4]楊瑞林,王永勝.生命科學史的教育價值[J].課程.教材.教法,2005.

[5]谷輝.運用生命科學史培養高中生情感、態度與價值觀的研究[D].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