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小學數學與生活

學問君 人氣:6.8K

淺談小學數學與生活

淺談小學數學與生活摘要:小學數學教學是一種讓學生經歷數學生活化過程的活動,新《標準》強調學科課程生活化,這不僅需要體現課程內容的生活化,更需要體現課程理念、課程標準、教學方法的生活化。筆者認爲:轉變教師教育意識是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前提;善於研究生活中的數學是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基礎;善於創設教學情境是數學課堂生活化的基本途徑;強化教學活動的實踐性是數學課堂生活化的有力保證。

淺談小學數學與生活

關鍵詞:數學,教育,課堂,生活化。

小學數學教學是一種讓學生經歷數學生活化過程的活動,老師在教學中要深入地瞭解學生,讓學生以自身的現實情況出發,用數學的眼光在實際生活中捕捉自己感興趣的數學不足,積極主動地運用數學知識淺析生活當中的所遇到的不足,以而自主地解決生活中所遇到的數學不足,以而進一步提高學生的數學學習興趣.新課程也着重強調數學教學與學生現實生活的聯繫。

“生活即教育,教育只有透過生活才能產生作用並真正成教育”。《數學新課標》指出:“學生能夠認識到數學存在於現實生活中,並被廣泛應用於現實世界,才能切實體會到數學的應用價值。”它提倡“人人學有用的數學”,指出“生活中處處有數學”,那麼怎樣才能讓學生感受到我們所學的數學知識和方法是有用的?感受到數學來源於生活又應用於生活呢?這確實需要老師去引領,數學課堂的生活化是加強學生實踐能力,推進素質教育的必要途徑。在以往的小學數學教學中,教師非常重視數學知識的教學,而很少關注這些數學知識和學生的實際生活有哪些聯繫。學生學會了數學知識,卻不會解決與之有關的實際問題,造成了知識學習和知識應用的脫節,感受不到數學的趣味和作用。這對學生實踐能力和創新能力的培養是很不利的。小學數學課程標準明確指出:“要重視從學生的生活實踐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中學習數學和理解數學。”這就要求數學教師結合學生的生活經驗和已有的知識來設計富有情趣和意義的活動,使學生切實體驗到身邊有數學,用數學可以解決生活中的實際問題,從而對數學產生親切感,增強了學生對數學知識的應用意識,培養學生的自主創新能力。所以“數學教學生活化”就成爲了我們數學教師的研究課題。

一、教師的教育意識要生活化

(一)教學樹立服務意識

服務是一種資源,優質服務是創設舒心環境,獲取最佳效益的有效手段。教學中,學生是學習的主體,教者服務學生,旨在點撥、引導、創設情境,教師必須運用現代化教學手段,精湛的教學藝術和科學的教學方法,創設情景。“隨風潛入夜,潤物細無聲”,在不知不覺中,引導學生探究問題,獲取知識,學會思維。教學樹立服務意識,是教學活動中教師和學生的科學定位,有利於突出教師的主導作用和學生的主體地位,使學生愛學、會學、樂學。

如推導長方體的體積公式,首先取一排4個棱長是1釐米正方體拼成長方體,觀察:長4釐米、寬1釐米、高1釐米與體積4立方厘米,然後取三排同樣長方體擺3排一層,長4釐米、寬3釐米、高1釐米與體積12立方厘米,再取6排同樣長方體擺3排2層,長4釐米、寬3釐米、高2釐米與體積24立方厘米。經過操作、觀察、思考,學生髮現長方體的體積等於長、寬、高的乘積。此過程,教師指導學生操作,引導學生觀察和有意識板書就是對活動主體的服務。又如,在教學“利息”前,我讓學生做了兩個準備工作:一是到銀行存一次錢,二是調查一下一年期、二年期、三年期的年利率分別是多少。學生交頭接耳、躍躍欲試、對即將要學的知識產生了濃厚的興趣。課後,他們或邀同學,或邀父母,或獨立操作,興致盎然的完成了這一特殊的作業。上課的時候,學生們紛紛帶來了他們的存單,還七嘴八舌的告訴我他們的發現:自己回家與父母以前的存單比較了一下,發現利率下調了;甚至還有同學告訴我他還計算了一下,發現存單上填寫的本息合計少了,是不是銀行弄錯了??事實證明,如果教師做個有心人,讓學生學習數學如身臨其境,就會產生親切感,形成似曾相識的接納心理,也是對活動主體的服務。

(二)教學樹立生活意識

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在生活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養成一種生活意識是十分必要的。衆所周知,從生活實踐中培養創新能力這一點上,美國“木匠教學法”很成功。這種教育的核心是注重知識的來源,讓學生在生活中獲取知識,在實踐中自我發現問題和自我解決問題,在此過程中充分發揮學生的觀察力,想象力和創造力。現在小學數學教材知識正由原來的系統太強,與學生的生活聯繫不密切,向實際生活相聯繫靠攏,使教材知識結構與學生認知結構達到同步進行;使學生在學習數學的同時,對生活實踐產生興趣,並在實踐中增強學習數學的積極性和創造性。所以,在教學中要注意生活,聯繫實際,重視學生直接經驗的獲取,把教學歸樸實踐,歸樸生活。如:在學了“小數乘除法”後,可以設計一節活動課“野餐”,要求在活動中安排好時間、車輛、食物問題和設計好採購方案。在這之前他們分組瞭解市場的食品價格,主副食品的搭配及來回路線的安排等問題爲活動課打基礎。在活動課中,每個學生都是問題解決的小主人,他們情緒高漲,積極主動的制定方案,探討存在的問題,提出各自的見解。又如教學“元角分的認識”,組織學生開展一次“我是一位出色的售貨員”活動,讓他們在逼真的買賣中掌握、消化和應用知識。再如,相遇問題應用題教學,採用學生登臺表演,情景再現的方法,把抽象的相關的各種數學術語讓學生迅速地理解,這樣的活動中既增長了見識,又明白了實際生活中面臨的一些問題,真正瞭解數學“源於生活,又用於生活”的'真諦。

二、捕捉“生活現象”引入新知

知識是前人在生活中積累經驗和提煉出的規律,而教學目標是爲了掌握規律及學習規律的方法。若教育者只是讓學生掌握知識,那就是把學生頭腦當成了知識的容器,而學生的頭腦是一把需要點燃的火炬。因此,教學中必須讓學生了解知識的產生過程,但40分鐘畢竟有限,因此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捕捉書本資訊,獲取、積累生活中的數學知識。

(一)挖掘教材中的生活資源

例如:在一年級教材中的“幾個和第幾個”是生活中常用的話語,學生會說,但不是很清楚它的實際含義,透過教學,我們要使學生在會說的基礎上會用--正確用、熟練用。在教學中可以組織學生小組排隊、男女排隊,指名說說這排有幾個小朋友?第幾個小朋友是誰?誰是第幾個?讓學生在遊戲中熟練掌握知識。

(二)指導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

生活經驗是兒童數學學習的重要資源。尊重和承認"生活經驗是兒童數學學習的重要資源",可以有效地幫助教師改變自己的教學方式,從而促進學生學習方式的轉變。如果對學生已

有的生活經驗不能正確地加以分析,也許就很難準確地把握住學生學習的"起點",教學很可能會回到"灌輸"的老路上去。着力實施一種"基於兒童生活經驗的數學教學",也正是數學課程改革的核心理念之一。如在三年級一次數學單元測驗的一道填空題,在括號裏填上合適的單位名稱。黃瓜長約3()。在閱卷的過程中我發現有些同學填寫的單位是"釐米",而且不是少數。當時我不假思索地將這樣的選擇判爲錯:一根黃瓜怎麼可能只有3釐米長呢?"老師,黃瓜長約3釐米爲什麼錯了?"試卷剛發下去就有好幾個學生圍着我問。"你們見過黃瓜嗎?"我覺得挺奇怪,就試探着問了一句。小傢伙們一聽都急了:"我們經常吃黃瓜呀!""那它有多長呢?""我們家拌的黃瓜是大約長3釐米呀!"一個小傢伙一邊說還一邊用手比畫着。原來他們見到的是餐桌上的黃瓜片,我沒有貿然地去否定他們:"這樣,老師明天帶一根黃瓜給大家看一看好嗎?”第二天,我帶去一根黃瓜,孩子們的困惑也便迎刃而解了。蘇聯教育家阿莫納什維利曾說過:"兒童回答老師提問的精確性,主要取決於兒童經驗的邏輯性,而不在於事物本身的邏輯。"學生說黃瓜長約3釐米,剛開始我以爲學生是沒有建立起1釐米1分米的正確表象。其實,不是這樣的。學生填"釐米"是基於他們特有的生活經驗,他們見得最多的便是餐桌上的黃瓜片兒。如果問題說清楚是"一根黃瓜"也許好些。尊重學生的經驗既包括那些正確的經驗,也應該包括那些片面的、甚至錯誤的經驗,教師要做的是幫助學生去僞存真、去粗取精。

在教學中讓學生觀察生活中的數學,即可積累數學知識,更是培養學生學習數學興趣的最佳途徑。低年級學生數一數客廳的資磚、光碟等數量,比一比身高、體重,認一認周圍的平面圖形和立體圖形。如佈置學生用硬紙板做一個長方體模型,學生要思考觀察什麼物體的形狀是長方體,長方體有什麼特徵,怎樣做才美觀大方,第二天學生帶着自己製作的長方體到課堂時,長方體的特徵根本就不用教師講解,每個學生已有體會與同學交流,個個胸有成竹,爭先恐後發言,這個的課堂能不充實、活躍嗎?又如:生活中每時每刻都要用到估算,如知道了某一物品的單價和數量,用乘法估計一下最多帶多少錢就夠了;或知道了兩種以上物品的價格,用加法估算大約需要多少錢等等。因此,小學數學新大綱重視加強對各種估算的運用,教師要加強對這方面的技巧訓練,提高學生的估算能力。學生善於研究生活中的數學,本身就是最好的學習方法,學生在研究中不斷思考,不斷嘗試,並不斷地體驗成功。還有在數學生活化的過程中,教師引導學生走出教室接觸社會,開啟眼界,增加資訊量,使他們看到數學在生活中特殊的應用價值。

在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引入學生感興趣的過教學論文生日時的情景,我們切生日蛋糕,怎樣分才公平,才分得一樣多?學生討論,然後自己動手也來分一下。要求分得一樣多??最後,得出每人一份,分得一樣多,這叫“平均分”。這樣,利用人分物品的生活現象引出“平均分”,不但使學生增加了動手操作的機會,且使學生對新概念感到新穎、親切。

利用捕捉到的“生活現象”引入新知,使學生對數學有一個親近感,感到數學與“生活”同在,並不神祕,同時,也激發了學生大膽探討的興趣。

三、創設生活情景,使教學語言童趣化

小學生年齡雖小,但已經具備一定的生活經驗,形成了不少數學表象,因此,在數學中要善於結合教材的內容,創設學生熟悉的生活情趣爲實例。使學生感到在課堂上學習就像日常生活中遇到的不足一樣,需要大家一起來研討解決,透過自己的動手操作,集體的共同探討,最終得出學習結論。

(一)運用實例創設情境

如在“不同方向看”的教學中,要充分利用生活的事物,引導學生探討圖形的特點,豐富空間與圖形的經驗,建之初步的空間概念,教學中,組織學生分小組到操場上選定一個建築物,讓學生站在不同的角度觀察這個建築物,感受以不同角度看一個物體時。所看到的形狀的變化,並用簡單的圖畫下來,這樣,學生就在愉快的氣氛中學到了知識。又如在“認識

人民幣”這節課的教學中,設計了這樣的情景:小明媽媽給小明一些一分的人民幣,去買一塊一角錢的橡皮,誰幫一幫他呀,使學生在活動中認識一角等於10分。小明和媽媽乘車回家,車票1元,可是媽媽有5元的和10元面值的,怎麼辦呢?使學生意識到兌換人民幣的作用,模擬購物活動,使學生感受到做數學的樂趣,學生在活動中透過解決一些簡單的實際不足,不僅增強了學習積極性,也提高了探討實踐的能力。

如教學循環小數概念時,我給學生講永遠講不完的故事:“從前,山上有座廟,廟裏有個老和尚在給小和尚講故事:老和尚說:從前山上有座廟??”,透過實例初步感知“不斷重複”,再舉出自然現象“水→汽→雲→水”的循環變化,引出“循環”的概念。

又如在“比多少”的教學中,用教學符號“〉”、“〈”或“=”來表示兩數的大小,給學生提供了豐富的情景,如“猜小棒政治論文”“參觀水族館”“到花店走一走”等,描述性的語言“多得多”、“多一些”、“少得多”、“少一些”來表達數與數之間的大小聯繫,原來呆板的數字和符號在這樣的設計下鮮活起來,學生輕鬆自如地參與到教學中,學生主動地學數學,學生的觀察能力,比較淺析能力都得以提高,建立起較強的數感。(二)運用實物創設情境

“圓的認識”教學時,我這樣引入:出示一幅顏色鮮豔的用正方形做輪子的自行車,問同學們這自行車漂亮嗎?喜不喜歡?爲什麼?學生們回答:“不喜歡。因爲這車雖然漂亮但踩不動。”我把正方形車輪換成橢圓後再問學生喜不喜歡,同學們還是說不喜歡,因爲騎這樣的自行車,即使是在平坦大路上也象在顛跛不平的路上騎一樣,我再把橢圓形車輪換成圓形,學生才滿意。

(三)動手操作創設情境

數學教育家波利亞曾說:“學習任何知識的最佳途徑都是由學生自己去發現”。美國華盛頓圖書館的牆上貼有三句話:“我聽見了就忘記了,我看見了就記住了,我做了就理解了。”這三句話很在哲理、教學中教師就讓學生主動去體驗、探索、構建數學知識,發展數學能力和態度。如在圓錐公式推導中,教師給學生提供直尺、水、細沙、大小不一的圓柱,圓錐容器等研究材料,讓學生自由選擇所需材料,分組實驗、討論,並填寫實驗報告單,發現圓錐體積與圓柱體積的關係,得出圓錐體積的計算方法。在實驗的過程中,學生經歷了像科學家那樣研究事物規律的過程,經歷了一個充滿探索、思考的生動活潑的過程。

現代心理學認爲,教學時應設法爲學生創設逼真的問題情境,喚起學生思考的慾望。讓學生置身於逼真的問題情境中,體驗數學學習與實際生活的聯繫,品嚐到用所學知識解釋生活現象以及解決實際問題的樂趣。爲了在學生學習數學知識的同時,初步接觸和逐漸掌握數學思想,不斷增強數學意識,就必須在數學教學過程加強實踐活動,使學生有更多的機會接觸生活和生產實踐中的數學問題,認識現實中的問題和數學問題之間的聯繫與區別。教師要儘量多地提供給學生實踐操作的機會,提供豐富的材料,使他們親身體驗成功與失敗,探討尋求結論的過程。如在幾何知識的教學中,讓學生量一量課桌、教室、籃球場的長與寬,計算面積等。

(四)模擬生活創設情境

如我在教三年級教學《分數的初步認識》時,我就安排了這樣一個遊戲:先請上男、女學生各一名站在講臺前,然後,我拿出4個月餅,請其餘學生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要求大家仔細聽老師要求,然後做。我邊分邊說:“我有4個月餅,平均分給喬藝靜和龍康,請用手指個數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學生很快伸出2個手指。我接着問如果只有一個月餅,要平均分給喬藝靜和龍康,請用手指表示每人分到的月餅個數,這時,許多同學都難住了,有的同學伸出彎着的一個手指,問他表示什麼意思,回答說,因爲每人分到半個月餅,我進一步問:你能用一個數來表示“半個”嗎?學生被問住了。此時,一種新的數(分數)

的學習,成了學生自身的慾望,這樣創設了一個與生活相關的教學情景,就激發了學生學習的興趣,激起了學生解決問題的慾望。

(五)運用作業中的錯誤創設情景

在學生的作業中經常出現容易混淆的概念,馬虎做錯的習題,不易辨別的運算等方面的錯誤,教師及時把握好出現的問題,及時創設改錯的情景。如以學生喜歡的故事、遊戲、小競賽等形式,讓學生親臨其境,在寬鬆的環境中改正錯誤,獲取知識。

總的來說,教師要引導學生善於思考生活中的數學,加強知識與實際聯繫,課堂上學生透過活動獲取知識,突出了知識的形成過程,掌握學習方法,訓練學生思維。生活化課堂教學,能以課本爲主源,又不受課本知識的禁錮,使學生靈活掌握知識,培養學生實踐操作能力和思維能力,既能落實減輕學生負擔,又能提高教學質量。

教學語言是師生進行資訊傳遞、情感交流的中介。把枯燥的數學和有趣的歌謠聯繫在一起,用編寫的“數學歌謠”來激發小學生的數學興趣並嘗試讓他們自己創作。例如在教學《年、月、日》時,教他們用一首歌謠來記憶12個月的天數:“一三五七八十臘,三十一天永不差;四六九冬三十天,平年二月二十八。”又如:在上《億以內數的讀法》時,將億以內數的讀法編成如下歌謠:“萬級先,個級後,萬級按照個級讀,後面加上萬;每級末尾0不讀,中間有0讀一遍。”結果學生對這節知識掌握得非常好。接着,在教《億以內數的寫法》時,嘗試讓學生自己編歌謠。結果學生們透過小組合作,你一言我一語,竟編出了許多種。透過歌謠的形式幫助學生解決學習難題,鞏固記憶,這樣學生不但樂於接受而且記憶深刻。

四、結合生活實際,設計學校數學與生活數學

毋庸質疑,學生在學校中所接觸的生活問題,儘管具有生活意味,但是絕大多數還是經過老師的筆觸抽象化了的生活問題,也就是說,他們所觸及的並不是純生活性的問題。比如包裝問題中,學生所求包裝紙的面積就不含邊角料,所求的包裝袋的長度就不包括打結部分的長度等。而往往就是這類生活數學題,因爲缺乏明確的界定,才使得許多學生被“整”得不知所措。

比如在長正方體、圓柱的表面積學習中,我們經常會遇到給“長方體水池”粉刷水泥、給教室粉刷牆壁、做橫截面爲正方形的鐵皮煙囪,粉刷圓柱形沼氣池的地面和周邊的面積等練習。也就這種“生活問題”,常常引得學生大傷腦筋,爲什麼呢?因爲學生不是成人,不具備足夠多的生活經驗,同時也因爲缺乏嚴密的思維,因此常常會多算或者少算一個面的現象。對於城裏的孩子而言,沼氣池是什麼樣的說不定也不知道的,讓他計算,有點爲難。但是,面對失敗,垂頭喪氣之後,學生還是“不思悔改”(當然,有時候的命題本身就不注意這方面的傾向);尤其在考試的時候,因爲沒有這樣的生活經驗,學生爲此而失分的現象十分常見。分數固然是次要的,但卻從側面反映了一個實際情況:生活問題,需要老師的友情提示。當然,並非因此而使問題走向另一個極端——即友情提示的過於氾濫,要是這樣的話,也失去了它存在的意義了。那麼,什麼樣的生活問題才需要友情提示呢?集裝箱裝貨物的時候,在算出所裝物體的體積爲小數的時,需要用四捨五入保留整數時,所有貨物的體積不能超過集裝箱的容積,此時應該用“去尾法”保留整數;這種方法對於用布做衣服的生活問題,同樣適用。對於買地板磚的問題,如果用所鋪的面積除以每塊磚的面積,結果是小數時,則要提醒學生注意,結果是小數時,半塊磚也要算一塊,否則就不夠用;換句話說,就是在問題中要注意有“至少”“至多”的字眼。在解決這些生活問題時,加上這些必要的友情提示,那麼就可以幫助學生有效緩解一些不必要的心理壓力,從而能更好地讓學生將更多的精力花在必要的數學思考和數學探究上了。在不同的事實面前,用“四捨五入法”、“進一法”、“去尾法”保留數位要根據具體的情況和要求,這也讓學生體味了數學與生活的關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