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初中數學教育技術整合探析

學問君 人氣:2.98W

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大多抽象、枯燥,加之學生到了初中以後,由於生理和性格轉變等多方面原因,大多不愛積極發言和思考,不喜歡與人交流和討論。但如果能利用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如幾何畫板等工具,讓靜態的幾何體動起來,展示出三視圖和截面的動態生成過程,學生就會一目瞭然,此也使教師擺脫了“說不清楚”的窘境。

初中數學教育技術整合探析

摘要:“互聯網+”教育的快速推進,使教育技術在激發學生數學學習興趣、培養學生思維能力方面的優勢越發明顯,但在部分教師的課堂教學中,還存在着多媒體手段使用過多、過濫而沖淡了授課主題的情況,只有合理而恰當地將教育多媒體技術運用於課堂教學之中,才能構建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

關鍵詞:教育技術;初中數學整合;思考

隨着新課程改革和“互聯網+”教育的快速推進,教育技術在教育教學中的優勢和作用越來越明顯,它以形聲兼備、動靜結合、色彩絢麗的多樣的表現形式,備受師生青睞。在具體的初中數學教學中,如何更好地將教育技術與課堂教學進行有效整合,以達到優化課堂結構、提高課堂效率等事半功倍的效果,就成了我們在教育教學中研究與思考的重要任務。

一、教育技術與數學課程整合的優勢

(一)教育技術有助於激發學生學習數學的興趣

俗話說興趣是最好的教師,在學習過程中,學生只有對某一學科或某一知識點產生了濃厚興趣,才能調動各方面的積極性,全身心地投入到學習中去。初中數學教學內容大多抽象、枯燥,加之學生到了初中以後,由於生理和性格轉變等多方面原因,大多不愛積極發言和思考,不喜歡與人交流和討論。這種情況下,數學教師如果能利用好教育技術有形有聲、動靜結合的表現形式,就可以有效地避免枯燥的教學,變課堂氣氛的消極爲積極,透過調動學生興趣來提高學習的效率。如在“二次函數的圖象”教學中,傳統教學的難點有兩個:一是拋物線的形成,二是對拋物線在對稱軸兩側增減性相反的理解。爲了突破這兩個難點,我一改傳統的“教師示範、學生模仿、師生討論”的教學模式,把學生帶進計算機教室,爲他們提供一個學習軟件,讓學生利用多媒體技術,透過賦予自變量不同的數值,來自己“繪製”拋物線,並最終歸納出二次函數的圖象及其性質。特別是在拋物線動態生成的過程中,利用多媒體技術,可讓學生對稱軸兩側的拋物線上升和下降情況看得清楚明白。學生興致盎然,掌握情況當然很好。類似的數學活動,不是讓學生一味地理解數與形,而是自然而然地由數到形,加深了學生對二次函數圖象與性質的理解和掌握。

(二)教育技術有助於培養學生的數學思維能力

初中生的思維正處於形象思維佔主導及形象思維向抽象思維過渡的時期,利用教育技術可以把靜止圖象變爲動態畫面,起到把問題變複雜爲簡單、變抽象爲具體的作用,既能促進學生思維的縱向發展,又能增強學生思維的靈活性和學習的主動性。如在七年級教授幾何體的三視圖和物體截面這兩部分內容時,如果只是去說、去講的話,部分學生抽象思維能力差,不一定能聽得懂、畫得出圖形。但如果能利用相關的計算機軟件,如幾何畫板等工具,讓靜態的幾何體動起來,展示出三視圖和截面的動態生成過程,學生就會一目瞭然,此也使教師擺脫了“說不清楚”的窘境。

二、教育技術與初中數學整合的幾點思考

目前計算機輔助教學的方式多爲教師單機演示模式。在這種模式中,以教師使用教育技術爲主導,鼠標成了新式的粉筆,數控一體機成了多彩的黑板,表面上看課堂資訊量大,實際上則是一派“講者忙、看者亂、聽者慌”的現象,使用時間長了還會使學生失去新鮮感和積極性。如有些數學教師課件製作不顧授課實際,一味追求畫面精美、內容豐富,而忽略了學習的過程和學生的感受,只是戴着教育技術的“高帽”,譁衆取寵,喧賓奪主,這就違背了教育技術與課程整合的`初衷。因此,筆者認爲,要想達到教育技術與初中數學課程的有效整合,應注意以下幾個方面。

(一)多媒體手段的使用應力求實用

高效初中階段學校開設的各門學科,都有其自身的特點。如果說其他學科都可以經常利用教育技術豐富的視、聽等多媒體效果刺激學生的感官,激發學生學習興趣的話,唯獨數學例外,那麼久而久之學生必然產生厭倦情緒,反而不利於學生學習興趣的激發。同時,不是說每一堂課都必須要用多媒體課件,有些教學內容使用多媒體課件可以變複雜爲簡單、化腐朽爲神奇,起到積極的作用;而有些教學內容,則無需多媒體課件,必須透過紮實的講解和練習才能取得實效,如有理學的運算、解方程等內容。數學有她自身的獨特魅力,課件中呈現的內容畫面應精煉、簡潔,不能戴着教育技術的“高帽”,譁衆取寵,喧賓奪主。

(二)使用多媒體課件教學要給學生思考的時間

傳統的課堂教學中,教師一支粉筆寫到尾,教師在黑板上示範板書是需要一定時間的,這段時間正是學生思考和消化新知識的時間。而利用教育技術於課堂後則出現了這樣的情況:由於枯燥的知識被轉化成了有趣的動畫演示,並插進了美妙動聽的音樂,表面上看整堂課資訊量大,學生學習興趣濃厚,積極性很高,每個學生都很關注,教師也主觀地認爲許多東西都呈現給學生了,學生應該掌握得很好,可實際上教學效果卻很差。爲什麼會這樣呢?就是因爲教師在展示多媒體課件的過程中,一味追求所謂的高強度和大容量,而沒有留給學生留下充足的時間去思考和消化。教師和學生貪圖了熱鬧,卻沒有注重實效,因此,我們在數學課堂上利用多媒體課件時,一定要認識到課件的呈現和學生思維之間存在着一個較大“時間差”。教師在運用多媒體課件上課時,必須充分考慮到這一實際,多給予學生獨立思考的時間,因爲只有學生的真正掌握纔是高效課堂的實質。

總之,數學教師應真正從數學教學規律出發,將教育技術與數學課程實施進行有機整合,以豐富課堂內容,改變教與學的方式,呈現給學生形象生動、通俗易懂的教學設計,營造出輕鬆活潑、引人入勝的課堂氛圍,使教育教育技術成爲如黑板、粉筆、三角板一樣得心應手的工具,讓學生切身體會到數學的美,從而從整體上提高課堂教學水平,促進課程改革的深入發展,構建出和諧高效的數學課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