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行爲藝術論文

學問君 人氣:2.02W

語文教學設計體現的是語文教學的巧謀,語文教學行爲是教師與學生在課堂上圍繞教學內容展開的活動。語文教學的行爲藝術,是指教師運用恰當的教學方法把審美化教學思想轉化爲教學活動的藝術。這裏討論的是語文教學方法在具體情景中的實施以及表現出來的審美化特徵。

淺談語文教學中的行爲藝術論文

從語文教師的角度來認識,提示型的教學方法包括匯入、提問、表述、收尾、講授、點撥、點評、啓發、應變、暗示、激趣等教學行爲的藝術,這裏只談匯入、提問兩項。

一、匯入的方法

匯入又叫定向匯入,是教師在新的教學內容或教學活動開始時,引導學生進入特定的學習方向的行爲方式。好的匯入能起到“定向”的作用。好的匯入激發學生的求知慾望,引發其濃厚的學習興趣。好的匯入能創造一種活躍的課堂學習氣氛,激發學生的學習積極性。好的匯入能啓發學生的思維,開發學生的智力。

課文匯入沒有固定的一成不變的方法,即使是同一篇課文,不同的教師也會使用不同的方法。教師要根據所教學生的心理特點,結合教學內容,採用靈活多樣的方法匯入新課。課文匯入的方法很多,主要的有以下幾種:

1.複習匯入

新知識都是從舊知識發展而來的。複習匯入法就是在課堂教學開始之時,組織學生複習舊知識,對那些與新知識有密切聯繫的舊知識加以概括,從新舊知識的緊密聯繫中,抓住新舊知識的不同點,合乎邏輯地提出即將研究的問題。運用複習匯入法,能夠使學生從已知領域進入到未知的境界,激發學生積極主動地去獲取新知識的興趣。

2.設問匯入

教師開講,就創設一種問題的情境,並提出問題,把學生的注意力迅速集中到所提的問題上來,自然匯入新課。教師可就文章的內容發問,可就文章的語言特色發問,可就文章的結構特點發問,也可就文章的作者、背景發問,但所提出的.問題要能啓發學生的思維,引起學生思考問題的興趣。

3.名言匯入

名言具有廣泛而深遠的影響力強烈的感染力,是哲理性和藝術性相結合的語言。開講時,如果名言匯入,學生就容易接受課文中所論述的觀點、說明的道理、敘述的事物、表達的情感。

4.詩詞匯入

詩詞語言凝練,想像豐富,含義深刻,表現力強。所以,用與新課有關的詩詞匯入,不僅可以豐富學生的知識,開拓他們的視野,而且能激發他們的思維,調動他們的情感,創造與之相應的課堂氣氛。

5.故事匯入

青少年喜歡聽故事,故事本身有一種魅力吸引人。

教師可結合課文實際,從故事、趣事、軼事、寓言、典故、取材原型等方面匯入,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

6.背景匯入

文章是客觀事物和社會生活的反映。任何文章總要反映一定時期的一定社會生活,表達作者一定的思想感情。爲使學生準確理解文章內容,豐富學生的知識,擴大學生的視野,在開講時,教師有必要介紹課文的背景。

二、提問的方法

我們從教師的角度來認識“問”的好處:調查學生知識底數,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檢查學生的學習情況,培養學生的思維能力,瞭解學生的聽課思維狀態,爲教師教學策略的變化提供依據。我們的提問要形成嚴密的系統,不能是散亂的,也即問題與問題間要有嚴密的邏輯體系,解決前面的問題爲後面的問題解決打下基礎,個別的設問不能脫離整體。 提問教學的方法多種多樣,這裏只作扼要列舉。

1.溫故知新

知識之間是有着某種必然的聯繫的,運用這種提問方法,可以使學生的新知從舊知中發展起來,既鞏固了原有的知識,又透過消化運用原有的知識,理解和掌握新的知識。

2.探求內蘊

課文中有些詞語選用,有些語段的安排,作者在寫作時是煞費苦心的,有的有着特殊表達意義,有的寄寓了作者真摯的情感,有的能給人以哲理性的啓示。在語文課堂教學中,要運用提問的方法,啓發學生挖掘其內在的深刻含義,使學生在揣摩分析的過程中學習作者遣詞造句的技巧,並從中受到情感的薰陶和思想的教育。

3.提綱挈領

學生對課文的研習應遵循認知的一般規律:或由局部到整體,或由整體到局部,即使是對某一語段某一句羣的認知也是按照這一規律進行的。如果只侷限於個別語句,對課文的內容和寫作特色等就不可能形成完整的認識,就不能算是對課文的真正理解。爲此,教師在課堂教學中可進行提綱挈領的提問,以幫助學生掌握全段或全篇的結構脈絡、寫作特點及內容概要。

4.投石激浪

語文課堂教學最忌的是一潭死水:教師按照既定的內容滔滔不絕地講下去,不管學生是否聽懂,也不管學生是否動了腦筋,儘管教學任務“完成”了,但學生成了被動的吸收“容器”。爲了活躍課堂氣氛,爲了培養學生的積極思維,教師可在講述過程中,相機有意識地“挑疑”。這種“挑疑”往往能產生“轟動效應”,使每一個學生對教師所提的問題處於積極思考之中,這就是投石激浪的提問方法。

課堂啓發提問是一種高超的教學藝術,它要求教師有廣博的知識,有嫺熟地綜合運用各種教學方法的教學技巧,有對學生主體的充分認識,有靈活的反應能力。因此,科學地運用提問教學法並非易事,教師應努力實踐,努力追求提問藝術化的高層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