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現當代文學研究空洞化的主因與解決方案

學問君 人氣:2.86W

文學研究是多個學科的彙總,是多門學科知識相互糅合和運用的過程。下面是小編蒐集整理的一篇文學研究“空洞化”現象研究的論文範文,歡迎閱讀檢視

現當代文學研究空洞化的主因與解決方案

 一、文學研究“空洞化”現象的具體表現形式

如上所述,文學研究“空洞化”是指現當代文學作品沒能夠與人們的精神文化需求上達成共識。其具體的表現形式具有以下兩種:

1.研究領域的過熱化

如上所說,隨着文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研究範圍不斷擴展,對於文學研究而言,無疑帶來了巨大的研究契機。但隨之而來的文學研究領域的過熱化,也間接導致了文學研究的空洞化。下面用具體的現象來說明這兩者之間的關係。當莫言獲得諾貝爾文學獎之後,國內迅速地颳起了一陣“莫言風”,上到莫言的文學作品,如《紅高粱》等迅速成爲了各大書店的熱賣書,下到莫言的私生活也成爲了人們爭相報道的新聞,但一段時間後,這種熱度逐漸下降,隨之又颳起“韓寒風”“王朔風”.不可否認,這對文學的發展具有一定的促進作用。從某種意義上講,文學研究的多樣化和變化性是文學研究能夠得以持續發展的推力,但是這種研究的過熱化,導致文學研究的單一化,不利於文學研究的不斷髮展。

2.研究對象的個性化趨勢

研究對象的個性化具體表現在在衆多的文學作品中,當代文學作品的研究者將更多的目光投向於具有個性的文學作品。學者們在注重文學作品個性的同時還需要注重文學作品的差異性。就研究對象而言,文化研究與文學研究有着本質的差異,文化研究的着重點是藝術創作的創造性和一般性,文學研究則重點研究作品本身的創作性[1].就現代文學研究而言,時尚文化成爲了文學研究的核心,這也在無形之中反映了現當代文學研究對象的個性化趨勢。在衆多的文學研究中,研究者將更多的目光放在能夠體現研究對象特徵的富有個性化的文字上。由此可見,文學研究對象的個性化趨勢也是現當代文學研究空洞化的另一個表現形式。

 二、現當代文學研究空洞化的主要原因

1.混淆了文學研究與文化研究

在現當代文學研究面臨“失語”的情況下,學者們迫切需要找到新的研究渠道和激發學者的研究動力,以至於文學研究開始向文化研究的方向轉變。但是,學者卻混淆了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區別,從而導致當代文學研究的空洞化現象。隨着文學研究的不斷深入,文學研究已經不僅僅只需要考慮文學作品的個性上的創新,還需要重點考慮文學作品的個性化。由於一些研究學者混淆了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的區別,導致對文學的研究落腳於古典文化,而忽視了文學的時尚特性。同時,一些研究者對文學的研究僅停留於文學作品的表層而不能夠深入地研究文學作品,由此可見,文學研究和文化研究在研究方向和研究對象上都有區別。因此,文學研究者在將文化研究納入文學研究範圍內時,要注意採用適合文化研究的方法與合適的研究對象。

2.忽視了文學研究中的審美經驗

文學研究是多個學科的彙總,是多門學科知識相互糅合和運用的.過程。隨着文學熱的出現,文學研究者將更多的研究精力放在對文學作品本身的理論實踐上,忽視了對作品本身的真實情感的體驗,在文學研究的過程中,我們大多偏向於表現說、實用說、獨立說、客觀說,唯獨忽視了文學研究的體驗說,從而導致很多文學研究者在研究文學作品時,都沒有從整個文學作品角度去審視文學作品,從而忽視了文學作品的創新形式和感情的審美個性。對衆多的文學研究者而言,只有將整個的出發點放在審美感情的高度上,才能體會出獨屬於自己的對文學作品情感體悟,纔能有效地避免文學研究的空洞化現象[2].一切景語皆情語。對於這一點,筆者深表贊同。縱觀所有的古詩詞,又有哪一首不是爲作者抒情所作?文學作品亦是如此。文學作品本身就是情感的產物,情到濃時,何以抒懷,唯有用寥寥文字表達。文學作品它是作者感情的寄託,同時也是讀者感情的共鳴。由此可見,在文學研究的過程當中,要多從審美入手,從多個角度探索文學作品的美感,從而體會出與其他文學研究者不同的情感。

3.過於重視文學研究中的理論操作

隨着文學研究的不斷深入,由於研究者越來越過於重視文學研究的理論操作而忽視了文學研究的美學體驗,文學研究開始出現“詞窮”的現象。這種“詞窮”一方面體現在由於文學研究領域的過熱化,導致文學研究能夠想到的越來越少,雷同也越來越多;另一方面主要因爲文學研究理論已經越來越不能夠滿足現代文學研究的需要。由於文學作品本身就具有傳承文化和促進和諧的作用,文學研究已經成爲了勢不可擋的發展趨勢。但是,在以往的文學作品研究中,文學研究者過於重視文學研究的理論操作,忽視了文學作品本身的表現形式。不可否認,理論操作是文學研究的重要組成部分和重要環境,若過於重視理論操作的結果就是忽視文學作品中的美學,造成文學研究的空洞化現象。所以,文學研究不僅是文學理論,同時也是對文學作品的情感體驗過程。想要有效地避免空洞現象,就得合理控制文學研究的理論操作,同時注重對文學作品的體驗。

 三、文學研究空洞化的解決方案

1.加強對文學創作出版的限制管理

各出版社應對各類即將出版的文學作品嚴加控制和管理,不論作品的好壞,所有的作品都必須經過出版商以及教務管理部門的監督,而不僅僅只是由讀者判斷作品的好壞,因爲讀者愛好的不同造成不符合出版要求的文學作品仍然得到了大力的追捧。在這一方面,相關管理部門應該把好關,阻斷任何不具有文學價值的作品問世,還給文學作品一個清淨的平臺。

2.文學研究者應該做好自己的本職工

文學研究者的任務是透過文學研究理論和對文學作品的美學體驗,探討不同時代的文學作品所反映的社會風情、社會文化以及人們的生活狀態,爲現代人提供瞭解古人的渠道,爲現代人之間的思想交流架起橋樑。因此,對於文學研究者而言,應該防範文學研究對象過熱化現象的產生,做好自己的本職工作,不做隨波逐流的事,但也要注意與時俱進。

3.讀者應該有自己的審美觀

對於市場上琳琅滿目的文學作品,讀者應該有自己的審美觀點。不能因爲作品剛好符合自己的愛好就不加以限制地熱力追捧。一個好的讀者,不應僅僅只站在自己個人喜好的角度看待整個的文學作品,還要站在整個作品的角度去欣賞文章。對於不好的文章,應該加以抵制,以維護自己的利益,換給自己一個清淨的閱讀環境,同時還要向相關管理部門反映。只有這樣,纔會有助於文學市場的健康發展和有效地抑制空洞化現象。

 四、當代文學研究空洞化的影響

1.致使學科結構缺乏一定的合理性

文學研究空洞化的出現,不僅表現了現今文學的邊緣化,同時也導致學科結構缺乏一定的合理性[3].一切的文學作品都源於生活而高於生活,同時也反映生活。也正是由於這個原因,現今很多的高校都設有與漢文學相關的專業來彰顯文學的不可替代性。透過對語言的學習,一方面可以提高學生的審美能力,另一方面也有利於增強學生的語言表達能力。但這也在一定程度上促進了文學研究空洞化現象,致使學習中文的學生將整個的研究目光放在了理論手法的模仿上,從而忽視了自身對作品的美學體驗,這樣就很難使學生成爲真真具有研究文學素質的人才。

2.致使現代文學面臨新的挑戰

由於空洞化現象產生的原因之一就是文學研究者忽視了對文學作品本身的審美體驗,所以使現代文學面臨新的挑戰,在這一個過程中,無論是文學的研究還是思想的研究也都將面臨新的困擾。因此在文學研究領域產生空洞化的時候,我們就應該清楚地認識現代文學史所存在的缺陷(文學創作目的不純,創作精神薄弱,文學研究中精神領域的空洞化現象),在認識到文學研究的不足和存在的缺陷的同時,學者們應該站在更高的層次上研究現當代文學,以此探索文學研究的長久發展之路。

 五、結語

綜上所述,只有好的文學作品,才能夠在思想上和讀者達到一定程度的共鳴,才能夠激發作者無限的創作潛力,才能夠給大家帶來好的精神食糧。採取有效的措施控制文學研究的空洞化具有重要的意義。

 參考文獻:

[1]周暢。現當代文學研究中的空洞化現象[J].文學教育(中),2014,(6):31.

[2]司娟。關於現當代文學研究中的空洞化現象的幾點認識[J].吉林廣播電視大學學報,2012,(2):118-119.

[3]杜剛秀。論現當代文學研究中的“空洞化”現象[J].劍南文學(經典教苑),2012,(2):7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