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建設論文

學問君 人氣:2.54W

論文關鍵詞:圖書館 服飾文化資訊資源 資訊資源建設

淺談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建設論文

論文摘要:透過對國內外服飾文化文獻現狀的調研,指出了目前服飾文化研究中存在的問題與不足,並分析了服飾文化資訊建設的必要性,提出了圖書館服飾文化資訊資源建設的新思路。

1.服飾文化文獻研究的現狀

我國服飾文化研究從開始迄今也不過十幾年的時間,得到一定的重視也就是近幾年,雖然服飾文化的學科建設有了顯著的成就,但存在着的問題也擺在我們的面前。筆者根據調研得出結論如下:

(1)服飾文化理論研究文獻較少,理論研究滯後於實踐活動。改革開放30年來,發展最快、規模最大的產業要數服飾產業,但對服飾文化理論的研究很大程度上並沒有像對服飾本身那樣重視,與某些增長很快的研究領域相比,這一專業學科研究明顯處於“冷門”狀態,基礎理論數量暖乏,缺乏系統研究成果,發表的成果自然也很少。理論研究與整個社會服飾產業興旺發展的景象極不協調,理論研究明顯滯後於服飾產業自身的蓬勃發展。

透過對“服飾文化資訊資源”進行檢索爲“零”的結果來看,圖書館情報界對服飾文化資訊資源建設的研究也沒得到應有的重視。也間接地說明服飾文化資訊資源建設在此專業學科研究領域的重要作用。因此,對促進服飾文化學科的級別、完善學科專業的發展具有重要意義。

(2)研究方法粗糙,比較性研究較少。在對服飾文化文獻檢索以及服飾文化研究主題內容的調研時發現,此學科研究領域的視野狹窄、侷限性以及研究方法的粗糙,導致了大多數服飾文化研究的文獻都是對傳統民族服飾形式進行描述性的研究,內容較單一,創新點不多。再就是,缺乏橫向比較性研究,在研究視角、研究領域及研究方法上都有待擴展和改進。

2服飾文化資訊資源建設的必要性

2.1服飾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

近些年,服飾產業已經成爲中國乃至當今世界的重要產業,也是近年來中國國民經濟各行各業中最具發展潛力的產業和新的經濟增長點之一,成爲我國外匯創匯的主要產業。服飾文化產業發展的需求,也是我們對服飾文化資訊資源建設必要性的論述。

2.1.1服飾文化對大衆生活的影響

服飾文化在中國有着5000年的悠久歷史,從人類原始生活開始就與人類社會發展息息相關,服飾的產生最原始最基木的作用表現在禦寒和審美方面,那時服飾的實用價值體現其真正的價值。隨着社會的進步和發展,當它以文化的方式傳承於今的時候,當它在中國傳統文化的相容中獨立爲一種門類的時候,它的意義不同反響。

服飾文化可以表達人的思想情感和心裏的精神訴求,顯現個人的審美情趣,還具有鮮明的文化表徵,可以折射出社會經濟、人民的生活方式、價值觀念以及對時尚的不同追求,寄託着人們追隨流行的情感動態。服飾文化對大衆生活的影響,不論是從古至今,還是從國內到國外都是很大的。

2.1.2服飾文化在網絡時代的全球化

服飾的國際化是整個世界不爭的事實,西方國際服飾設計師在作品中不斷導人中國服飾文化元素,帶有中國獨特標誌的設計理念開始受到推崇。最顯現中國標誌的就是“中國紅”和中國各民族傳統的刺繡,使中國元素罩上了一層神祕的面紗,讓人感受到了中國元素更深的魅力。而對應的是18世紀風靡歐洲的洛可可風格服飾,也對東方的服飾產業有着較大的衝擊。由此表明,在現今資訊傳播迅猛的網絡時代,服飾產業也正朝着全球化方向發展。

2.2服飾文化學科建設發展的需求

學科的快速發展需要科研成果的支援,提高科研的效率就要學科資訊資源的幫助。在服飾文化學科建設中,資訊資源建設是其中重要的支援和保障因素,或者說是服飾文化學科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這是因爲,任何一個學科能夠從衆多學科中脫穎而出,成爲重點學科,關鍵就是看其是否有明確的研究方向、結構梯次合理、學術層次較高的學科隊伍。我國科技論文產量很大,而獲得公共資訊資源的渠道口前並不是很暢通,從而影響了學科的科技創新和發展。學術科研水平和資訊資源建設的優劣自然就成爲衡量學科建設的重要指標。

(1)圖書館服飾文化資訊資源需要系統化。具有資訊資源系統性,才能反映學科資訊資源的歷史、學科的發展狀況、學科的特點及規律,從而保證所收集資源具有較大的使用價值。數字資訊資源應在圖書館的指導下持續不斷地補充、長期積累,保持學科資訊資源的連貫性、系統性,並研究這些學科與其他學科領域的邊緣交錯、相互滲透情況,準確反映出這些學科間相互關聯、互爲條件的客觀規律,從而保證資訊資源的實用價值。

圖書館資訊資源涵蓋各個學科的內容,而服飾文化資訊資源是圖書館資訊資源整體化、系統化建設的重要組成部分。

(2)服飾文化學科與其他學科間的交又、滲透促進各個學科的共同發展。在《21世紀服飾文化研究》一文中,華梅提出如何研究服飾文化的問題,並再次重申“服飾研究需要跨學科”的研究思路和研究方法,認爲需要從歷史學、社會學、生理學、心理學、民俗學、藝術學和美學的角度,運用相關學科的方法和手段對服飾文化進行跨學科的研究。這種跨學科研究的思想和思路無疑大大拓寬了人們的研究視野,利於人們更好地概括和探索服飾文化精神和物質兩方面的關係,從更高層次把握服飾文化的研究方向。

2.3圖書館特色資訊資源建設的需求

服飾文化的資訊資源不僅具有其他學科資訊資源的普遍特點,還有其鮮明的特點,突出表現在新穎性、時效性土。

服飾文化資訊資源建設能夠把圖書館特色館藏推上新的高度。建設具有再創造性、新穎性、時效性、多樣性、廣泛性、層次性和複雜性等特點的、高質量的服飾文化特色資訊資源,不僅能豐富和突出圖書館的館藏特色,而且能提高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利用率,使圖書館成爲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交流中心,提升圖書館的社會地位,增強圖書館在文獻資訊服務市場競爭中的生命力和競爭力。

3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建設

(1)完善圖書館館藏,有效開發館藏,建立特色數據庫。完善圖書館館藏,有效開發館藏,建立特色數據庫是圖書館進行資訊資源建設卓有成效的工作。館藏資源的豐富是圖書館開展資訊資源建設的有力保障。因此,圖書館首先要紮紮實實地做好館藏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採訪、收集工作,尤其是做好網絡資訊資源的收集工作,這部分資訊資料既補充了館藏資訊資源的不足,又蘊藏着豐富的服飾文化學科發展前沿性的資訊資源。同時,努力做好圖書館在資訊資源共建共享中的工作,與有相關服飾文化學科的高校或其他情報單位,以互惠互利的原則建立起一個收集、收藏與使用的共建共享關係,建立完備的服飾文化資訊資源體系,實現資訊資源的共建共享,以達到較高的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開發使用率。

設立特色數據庫,開發深層次資訊資源服務,利用先進的計算機、通信技術,實現學科專業資訊資源的傳輸網絡化。此項舉措不僅能突出圖書館的服務特色和館藏,而且可以爲特色文獻資訊資源的利用設立現代化的服務平臺,爲讀者提供更完善的、更便捷的、更多元的檢索系統,充分提高圖書館資訊資源利用率和文獻資訊資源保障率,併爲實現資源共享工作的有效開展打下基礎。

(2)發揮網絡優勢,實現資訊資源的共建共享。加強網絡環境下情報機構之間的合作,實現文獻資訊的共建共享是資訊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也是圖書館科學的、可持續發展的必然趨勢。實現資訊資源共建共享可以彌補圖書館資訊資源的不足,可以有效地避免資訊資源的購置重複。服飾文化資訊資源建設工作就是要充分挖掘館藏資源,注重收集和提供服飾文化相關的各類文獻資訊資源。要及時主動地掌握產業的經濟發展、學科科研最新動向、服飾潮流動態等資訊,並借鑑其他學科資訊資源建設的成功經驗。

當今世界,知識資訊總量的急劇增加,資訊載體日益多樣化,用戶的資訊需求量也處於迅猛增加的態勢,任何一個圖書館都無法只靠自身的力量完整地收集各種知識資訊載體。因此,文獻資訊資源的共建共享也成爲人們的迫切需求。建設服飾文化資訊資源,除了充分利用圖書館自身的館藏資訊資源,還要透過使用網絡環境,加強情報機構之間的合作,實現資源共建共享。開發和利用網絡資訊資源,實現情報機構資源共享,不僅是對圖書館特色館藏文獻的有效補充,也是深化服務層次的重要前提。

(3)開展資訊資源的深度開發,做好專題諮詢服務。瞭解學科發展的動態,隨時獲取與掌握學科的最新知識,並具有科學的判斷力和分析能力,將文獻進行加工、整理、綜合、分析、評述,使它轉化爲二次、三次文獻,以滿足不同層次讀者的不同需求。提供優質的二次、三次文獻服務,可以解決好館藏大量價值較高的專業文獻無人問津與讀者爲查不到資料的焦慮而抱怨之間的矛盾。衆所周知,服飾文化方面的圖書、期刊價格昂貴,複本量少,加之此專業用戶在獲取資訊資源時,常常需要粘貼圖片,圖書、期刊很易損壞,由此,就會出現“藏與用”的問題,服飾文化資訊資源數字化就很好地解決了這個矛盾,同時也提高了文獻資訊資源的利用率。

資訊資源開發的人員應經常走訪學科科研一線的骨幹,及時把握學科的建設狀況、學術隊伍的構成狀況、文獻的需求狀況以及本學科發展的特色與傾向,對學科發展做好學科資訊資源的保障工作。另外,還要做好專題諮詢服務,使特色服務提升到一定得檔次,如對服飾文化的圖書可以做書目、索引、文摘、題錄;也可以做專題述評、動態綜述、學科報告、學科總結報告等;也可編寫工具書文獻,如手冊、指南、年鑑、百科等。

4結語

原國家科委科技資訊司在《關於“九五”期間文獻資訊資源建設和發展的若干意見(討論稿)》中明確指出:“文獻資訊資源是國家重要資源,一個國家文獻資訊資源的存儲、積累、開發、利用水平是國家科學技術能力、知識儲備能力和資訊佔有能力的重要標誌。”在我國,服飾文化研究相比較其他學科的研究還不算成熟,特別是國外服飾文化理論的文獻資訊資源的整合不夠完善。另外,資訊資源共建共享建設推進的速度較慢,共享得不到真正的實現。再加上資金匿乏、重視不夠等因素,都阻礙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建設。因此,我們必須努力,一定要儘快做好服飾文化資訊資源的建設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