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學問君 人氣:2.75W

摘要:本文在回顧國內外學者有關文化教學研究的基礎上,剖析目前文文化教學中存在的問題,並指出改進文化教學的對策,從宏觀上探討大學英語教學中培養文化意識的意義。

淺探大學英語教學中的文化因素

關鍵詞:大學英語教學 文化 文化意識 文化教學

一、引言

近20年來,我國外語教學界已普遍意識到語言的文化因素在教學中的重要作用。語言教學必須與文化教學相結合,已逐漸成爲共識。2004年初頒佈的《大學英語課程教學要求》(試行)(後文簡稱《課程要求》)明確指出:“大學英語的教學目標是培養學生英語綜合應用能力,特別是聽說能力,使他們在今後工作和社會交往中能用英語有效地進行口頭和書面的資訊交流,同時增強其自主學習能力、提高綜合文化素養,以適應我國經濟發展和國際交流的需要”。大學英語的目標突出了學生綜合應用能力的培養,強調了語言的交際功能,把語言的社會文化性因素納入對學生的語言基礎和技能的培養內容之中。因此,在大學英語教學中提高學生的社會文化能力及跨文化交際能力,具有重大的現實意義。

二、文化與文化教學

文化是一個涵義極廣的概念。泰勒(Tylor)在《原始文化》中最早對“文化”加以界定:“文化是一種複合體。它包括知識、信仰、藝術、道德、法律、風格以及其它從社會上學得的能力與習慣。文化是人類社會發展過程中創造的精神財富和物質財富的總和,也是人類在其歷史經驗中創造的觀念和物質的總和”。涵蓋如此之廣的文化這一概念通常被分成三個層次:“第一個層次是物質文化,它是經過人的主觀意志加工改造過的。第二個層次是制度文化,主要包括政治及經濟制度、法律、文藝作品、人際關係、習慣行爲等。第三個層次是心理層次,或稱觀念文化,包括人的價值觀念、思維方式、審美情趣、道德情操、宗教感情和民族心理等”(胡文仲、高一虹,1997:2-3)。

《辭海》裏對文化是這樣定義的:從廣義上說,文化是指人類社會歷史實踐過程中所創造的物質財富與精神財富的總和。但爲便於區分,人們習慣上將文化分爲兩類:把社會、政治、經濟、文學、藝術、歷史、哲學、科技成就等稱爲知識文化;把社會習俗、生活習慣、思維方式及行爲準則等稱爲交際文化。所謂“文化意識”,是指對社會文化的認識,尤其是對西方文化的認識,它包括文化知識、文化理解以及跨文化交際意識和能力。

從大學英語文化教學的角度講,“交際文化的重要性甚於知識文化”。(胡文仲,1992:45)知識文化是基礎,是背景;交際文化是重點,是目的。因此,教師在傳授語言知識的同時,應把文化背景知識融入語言教學之中,培養學生文化意識,使學生了解文化差異,拓寬視野,提高交際能力。

三、國內外文化教學的研究現狀

國內外有關文化對外語學習的影響的'研究著述頗多。早在1940年代文化與外語教學的關係就引起了研究者的關注。自六十年代中期以來,隨着社會語言學和教學法研究的蓬勃發展,語言研究和文化研究之間的關係、語言教學和文化教學之間的關係越來越受到重視。此外,社會語言學和語用學也爲外語教學和文化教學提供了很多有價值的資訊和啓示(戴煒棟、張紅玲,2000)。Hymes(1972)將影響交際活動的因素歸納爲SPEAKING,分別代表場景(S)、參與者(P)、目的(E)、行爲順序(A)、訊息傳遞方式(K)、使用的語言或方言(I)、說話的規則(N)和風格(G)。由此可見,任何交際活動都同其自然、社會和文化環境融爲一體,不可分離。對交際活動進行文化種族背景分析可以幫助語言學習者瞭解本族文化和目的語文化中交際方式和話語規則的不同。英國語言學家Jenny Thomas (1983)把語用失誤分爲兩種:語用-語言失誤(pragmalinguistic failure)和社交-語用失誤(sociopragmaticfailure)。語用-語言失誤指學習者將本族語對某一詞語或結構的語用意義套用在外語上造成的語用失誤;社交-語用失誤指由於文化背景不同在交際中出現的語用失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