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學問君 人氣:2.66W

論文摘要:當前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類型有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民主型。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存在的問題有父母學歷低、教育觀念落後、教育方式失當、教育影響不一致等。要解決這些問題,家長應提高素質、樹立家庭教育新理念、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同時家庭、學校、社會構建起“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

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問題與對策論文

論文關鍵詞: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問題與對策

初中階段是學生世界觀、人生觀形成的重要時期,優秀的家庭教育能爲初中生的未來發展打下良好的基礎。過去,我們較多地關注了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城市初中生的家庭教育狀況得到了較大的改觀,但農村初中生的家庭教育卻令人擔憂。本文擬從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類型,存在的問題,以及解決問題的策略等方面進行研究。

一、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主要類型

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類型可分爲溺愛型、專制型、放任型和民主型四種。溺愛型的家長對孩子過分寵愛,嬌生慣養,百依百順,很少對孩子提出要求。這種教育方式妨礙了孩子的自主精神的培養和獨立生活技能的發展,容易使孩子形成自私、任性、懶惰、不思進取等不良性格特徵。專制型的家長對孩子管教過於嚴厲,對其行爲過多幹涉和制止,孩子必須服從父母,沒有任何商量的餘地。這種教育方式培養的孩子容易出現兩極分化:或是變得服從、壓抑、退縮,或是變得在家長面前和背後言行不一。放任型的家長不關心孩子的生活、學習和教育,採取放任自流的態度,即使孩子犯了錯誤,也不進行批評和引導。這種教育方式培養的孩子容易形成自由散漫、自以爲是、冷酷等不良性格特徵。民主型的家長能充分理解和尊重孩子,與孩子人格平等,關係融洽,對孩子理智施愛,愛嚴結合。這種教育方式給孩子創設了自由規範的發展空間,孩子往往充滿自信,有較好的自控能力和創新精神,樂觀向上,積極進取。

二、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中家長存在的問題

(一)學歷低

目前,農村初中生的家長學歷普遍較低,初中及以下學歷的佔60%。他們是經過人才篩選後剩下的。有的學者研究發現,父母文化程度越高越容易自覺採取正面、積極的教養方式,文化程度越低越容易採取負面、消極的教養方式。而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所受的教育少,文化程度低,無法對子女進行科學的教育和有效的指導。家長在教育子女方面深感困惑。由於學歷低,家長對讀書學習沒興趣,家庭中缺少文化氛圍,相當一部分家長閒暇時間自娛自樂,沒有給孩子樹立學習的榜樣。在對農村家長的調查表明,回答“孩子做作業時你家的電視或電腦是開着還是關着?”的問題時,回答“沒注意過”的佔12.95%,回答“開着,孩子有自己的房間學習”的佔35.7%。

(二)教育觀念落後

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教育觀念落後表現在發展觀、親子觀和教養觀三個層面。在發展觀層面上,一些家長不關注孩子的學習過程,只注重結果。腦子裏只有分數,認爲分數代表着孩子的一切,過於看重學習成績,單純用分數衡量孩子的發展。不少家長認爲,只要孩子學習好,其他方面都不重要;如果學習不好,其他方面再好也無所謂。過分地看重孩子的成績,對孩子的發展缺乏全面認識。在親子觀層面上,許多家長把孩子看作自己的私有財產,認爲教育孩子是自己的事情,把孩子的成長與自己的命運緊密聯繫在一起,教養動機往往是養兒防老、光耀門庭;在教養觀層面上,一些家長有着“樹大自然直”的觀點,認爲父母的責任就是把孩子養大,孩子小不懂事,長大了自然就變好,還有的家長認爲“家長管養,學校管教”。這些觀點都是錯誤的,認識是行動的先導,錯誤的教育觀會影響家長對待孩子的態度和行爲。

(三)教育方式失當

許多農村初中生的家長把希望完全寄託在孩子身上,盼望着孩子能夠實現自己的理想,出人頭地,當孩子不聽話或發展不盡如人意時,他們就會心灰意冷,不願與孩子進行平等交流,而是動輒大喊大叫,令孩子不知所措。當孩子不聽話時,他們就會粗暴地責罵孩子。身教重於言教,久而久之,孩子可能也學會了以粗對粗,頂撞家長和老師。另外,農村初中生家長從事的主要是體力勞動,甚至有些還是重體力勞動,勞作一天下來,筋疲力盡,很難跟孩子和風細雨地交流。當子女不聽話或做錯事,甚至有時是被誤解時,許多家長都會採用簡單、粗暴的教育方式,對子女狠狠訓斥,嚴厲懲罰。

(四)教育影響不一致

在農村,家庭幾代同堂的情況較多,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寵溺和父母的管教往往形成對立局面,甚至父親和母親有時也會不統一,嚴父慈母在中國的`家教中是比較典型的形象。另外,有的家庭是雙親中收入高的一方只管賺錢,而把教育孩子的事完全交給另一方,而管孩子的這一方教育孩子比較隨意,帶有情緒性,心情愉快時,和孩子交流,反之,對孩子不理不問;也有的家庭,平時父母雙方外出打工時,把教育孩子的責任全託付給祖父母或外祖父母,農忙或逢年過節回來,再集中教育孩子。以上諸多情況往往會造成孩子的無所適從或盲從一方,使他們不能正確地分析和判斷事物。

三、改善農村初中生家庭教育的對策

(一)提高家長的素質

農村初中生家長的素質對孩子有着潛移默化的影響,要想提高孩子的素質,提高家庭教育質量,首先應從提高家長的素質開始。農村初中要開辦家長學校,在農閒時間成立文化補習班,提高家長的文化素質。定期請有關專家和學者舉辦家庭教育講座,有針對性地對家長進行具體輔導,提高家長的教育素質。家長在學校的指導下,應自覺參加“家長學校”的文化補習和教育專業培訓,訂購家教報刊,學習教子理論。家長想要讓孩子喜歡讀書,自己首先要捧起書本來,身教重於言教,要給孩子樹立一個勤於學習、樂於學習的榜樣,與孩子一起成長,想方設法營造家庭學習的氛圍,使學習成爲每個家庭必要的生活內容,從而構建學習型家庭,這樣家長才能更好地與孩子進行有效的交流和溝通。

(二)樹立家庭教育新理念

家庭教育新理念是農村初中生家長必備的教育素質,家長應樹立正確的發展觀、親子觀和教養觀。首先,家長要有正確的發展觀。社會對人才的需求是綜合的,既要有一定的知識技能,更要有完善的人格,因此,家長要使孩子全面發展,使其綜合素質得以提升,並具有可持續發展的潛力。其次,家長要有正確的親子觀,要認識到孩子不是父母的私有財產,而是一個獨立的生命個體,是國家的未來、民族的希望。每一位家長都應樹立“爲國教子”而不是“爲己教子”的觀念,把教育孩子看作是爲社會盡義務,按照國家和社會的要求,把孩子塑造成爲合格的社會公民。再次,家長要有科學的教養觀,孩子在成長過程中很容易犯這樣或那樣的錯誤,家長要做到教養結合,及時糾正,否則會使孩子形成“惡習”,要認識到樹大並非自然直,孩子要成爲棟樑之材,家長必須隨時關注成長中的問題,合理地教育和引導。另外,家長還要認識到教育孩子是學校的工作,也是家長的職責,每一位家長要在養育孩子的同時,自覺承擔起教育責任,並主動與學校配合。

(三)掌握科學的教育方式

家庭教育的效果與教育方式是否科學密切相關。初中階段學生生理、心理髮展尚未成熟,充滿着獨立性和依賴性、成熟性和幼稚性的矛盾,逆反心理強,如果得不到成人的理解和尊重,就容易心理反常,或煩躁不安,粗暴兇狠;或悶悶不樂,鬱鬱寡歡;或不聽勸告,與人對立;或公開反抗,桀驁不馴。每一位農村初中生的家長都要了解孩子的身心發展特點,在教育實踐中做到:以民主、平等的態度對待孩子,理解、尊重並善於與孩子溝通和交流。引導並幫助孩子解決學習和生活中遇到的問題,滿足其合理需要,同時對孩子提出明確要求,從而形成融洽的親子關係。在求知方面,要鼓勵孩子發揮主動性和創新精神,不斷探求新知;在品德修養方面,應要求孩子自覺按社會的道德行爲規範約束自己,養成良好的行爲習慣,從而達到慎獨的境界。

(四)構建家庭、學校、社會“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

影響學生的因素分爲家庭、學校和社會,這三者非常重要,單純地強調任何一方面而忽視其他方面都是錯誤的。但在這三者中,農村學校及教師要發揮主導作用,主動地去協調這三個方面。首先,指導學生有效地接受社會教育,提高學生的認識能力,增強辨別能力。比如,要關注學生的上網情況。現代社會,想要讓孩子關掉網絡,像戒毒那樣戒網,是不可行的。處在網絡時代的老師與家長與其對孩子進行“追堵打壓”,不如順應時代潮流,正視現實,引導孩子健康、文明上網。其次,要積極地與家長溝通,指導家長的教育方式。要讓家長認識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不能讓孩子成爲“留守少年”,父母任何一方都不能只顧着掙錢而放棄對孩子的教育,要儘可能地親自教育孩子。父母雙方還要經常性地討論教育孩子的方式、方法,教育立場、觀點應一致起來。另外,還要做好祖父母或外祖父母的工作,不能讓他們放鬆對孩子的要求,使家庭教育影響取得一致,否則孩子無所適從,這樣會抵消教育作用,甚至會產生副作用。總之,我們要使家庭、學校和社會三方面的教育影響一致起來,構建學校、家庭、社會“三教一體”的教育網絡,從而使這三個方面步調一致。

參考文獻:

[1]曾天德.當前初中生的問題行爲及其對策[J].吉林教育科學·普教研究,2000,(5):11-14.

[2]王志梅.初中生父母教養方式的調查研究[J].河北師範大學學報(教育科學版),2003,(6):87-93.

[3]李連英.農村家庭教育中家長素質的研究[J].成人教育,2008,(5):71-7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