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完善策略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3W

[摘要]通對我國高校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立足於先進的教育理念和實驗教學實踐,以科技進步和企業資訊化發展對審計資訊化人才的要求爲背景,以基本能力訓練爲基礎,以綜合素質培養爲核心,按照注重基礎、強化訓練、加強綜合、培養能力的要求,全方位打造與優化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教學團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多個維度構建了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對於豐富、發展和完善審計資訊實驗教學體系具有一定參考價值。

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完善策略論文

[關鍵詞]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教學體系

在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爲代表的新一輪資訊技術浪潮下,資訊技術在企業經營管理中廣泛深入的應用,使得審計線索與審計證據的採集方式發生了重大變化,審計內容和審計範圍不斷擴展。在審計工作中,爲獲取充分有效的審計證據,必須採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積極推進審計資訊化工作,隨着審計資訊化工作的深入發展,不僅對審計人員的素質和審計職業體系產生了重大影響,也對高校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提出了新的要求,本文透過分析我國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現狀及問題,根據審計資訊化發展對審計人才的培養需求,探討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構建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1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現狀分析

資訊技術在審計工作中的應用,使審計環境發生了重大變化,導致審計實務工作呈現新的特徵,審計資訊化實踐教學必須充分考慮審計資訊化發展的要求,不斷豐富與更新教學內容,以適應社會對審計資訊化人才的需求。然而,目前我國高校對審計資訊化理論與實踐教學仍不夠重視,師資力量薄弱,在本科教學培養方案中,審計資訊化相關課程多爲選修課,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未能緊跟企業管理資訊化與審計資訊化的步伐,尚未形成完整統一的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主要體現在以下幾方面:

1.1師資力量不足,對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不重視

開展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需要有相應的師資隊伍,審計資訊化不僅與會計學、審計學、資訊技術科學深度交叉結合,又具有應用性的特點,對教師的知識結構及素質就提出了較高要求,目前我高校從事審計資訊化教學的師資隊伍缺乏,審計資訊化師資來源渠道短缺,影響了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開展。特別是一些高校在師資隊伍建設與專業課程設定時,對審計資訊化的重要性認識不足,在制定學科發展政策與人才培養方案時,對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不重視。

1.2課程設定不規範,教學內容體系不完善

就目前我國高校審計資訊化相關實驗教學課程設定來看,不同學校的培養方案課程名稱各有差異,課程名稱有審計軟件應用、計算機審計實務、計算機輔助審計、審計資訊化實務多種叫法,還沒有統一的認識。在教學內容方面主要是IT環境下的財務審計,涉及資訊系統控制與審計方面的內容較少,教學內容體系不完善,缺乏高質量的審計資訊化實驗教材,致使培養出來的學生難以達到較高層次,跟不上企業資訊化發展的步伐。

1.3審計資訊化實驗室建設滯後,教學資源不充分

審計資訊化具有很強的專業性,在一些綜合類院校,審計資訊化課程受衆學生人數較少,審計資訊化實驗室建設滯後,經費投入少,配套教學資源不充分。藉助審計軟件開展審計資訊化模擬實驗教學需要軟件商提供多個年度的審計數據,然而,在審計資訊化實驗室建設方案中,軟件商往往難以提供多公司、多個年度的審計數據及相關教學課件,審計軟件升級速度較慢,這在一定程度上也影響了審計資訊化實驗室的建設。

1.4側重審計軟件功能的應用,綜合性審計業務模擬實驗較少

熟練掌握審計軟件應用是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基本目標,在實驗教學活動中,普遍側重於審計軟件功能的應用,現行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內容多爲基礎性和操作層面的實驗,審計業務綜合模擬實驗較少,不利於提高學生的綜合分析能力。在掌握審計資訊相關基礎性實驗後,應從審計業務循環出發,按照審計資訊化整體管理的要求,充分考慮審計資訊系統的.集成性和資訊共享性,優化審計業務處理流程,進行綜合性審計業務模擬實驗。

1.5審計模擬實驗數據不充分,缺乏案例庫

開展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活動,不僅要有硬軟件平臺的支撐,而且還要結合各項審計業務和審計事項,設計科學合理的審計實驗數據,建立審計實驗數據案例庫。目前,在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中,實驗練習數據不充分,難以覆蓋各種審計業務類型,同實驗活動相關的配套案例更是寥寥無幾,影響到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效果與質量。因此,必須全面設計與完善審計資訊化實驗數據,加強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案例庫的建設。

2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

針對我國高校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現狀,應立足於先進的教育理念和教學模式,以科技進步和企業資訊化發展對審計資訊化人才的要求爲背景,以基本能力訓練爲基礎,以綜合素質培養爲核心,按照注重基礎、強化訓練、加強綜合、培養能力的要求,全方位打造與優化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

2.1樹立先進教學理念與優化教學模式

開展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要充分考慮企業資訊化發展、審計行業對審計資訊化人員知識體系、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的需求,秉承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協調發展的教學理念,樹立以能力培養爲核心的實驗教學觀念,建立“優化課內、強化課外,融課內課外爲一體”的實驗教學模式,透過課堂實驗教學、課後自主學習、校外參觀體驗多個環節開展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堅持實踐教學與理論教學並重,理論教學與實驗教學統籌協調,注重對學生探索精神、科學思維、實踐能力、創新能力的培養。

2.2完善實驗教學體系與更新教學內容

建立課堂實驗教學、課後自主學習、校外實習體驗爲一體的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課堂實驗教學以審計資訊化實驗室爲依託,培養學生掌握審計資訊化的基礎理論和基本技能;利用審計資訊化教學資源平臺,學生課後自主學習,以鞏固基礎知識和拓展專業技能;透過校外實習體驗,進一步提升學生的專業技能和綜合素質。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強調厚基礎、重應用、分層次、模組化的特點,堅持以學生能力培養爲核心,融合理論教學與實踐教學,涵蓋從基礎到提高,從單項訓練到綜合應用多個實驗教學環節。同時應根據企業資訊化的發展和審計業務的具體需求,不斷更新教學內容,以適應審計資訊化的發展。

2.3豐富實驗教學資源與開放教學資原平臺

加強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建設,爲開展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提供硬件和軟件資源支撐,建立功能齊全、實用性強的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資源平臺,充分發掘和合理配置審計資訊化教學資源,包括審計軟件、教學課件、實驗數據、審計資訊化案例庫與知識庫等各項教學資源。實行開放式的教學機制,除了保證學生在課堂上的基礎實驗時間外,將開放審計資訊化教學資原平臺,以便於學生自主學習。

2.4探索實驗教學方法與改進教學方式

在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過程中,根據該課程特點,不斷探索適合高素質人才培養的實驗教學方法,改變以往單一、被動式的教學方式,採用多樣化和啓發式的教學方法,樹立以學生爲主體,以教師爲主導的教學理念,充分發揮學生的能動性。採用講解演示法、上機模擬法、討論互動法、案例分析法等教學方法,設計基本技能訓練、學生自主實驗設計、教師指導下的探索性實驗等多元化、分層次的審計資訊化實驗項目與內容,調動學生的學習積極性,鞏固學生的學習效果,提高學生的綜合能力與素質。

2.5加強師資隊伍建設與建立教學團隊

開展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必須要有能夠勝任審計資訊化教學的師資隊伍,針對目前高校審計資訊化師資缺乏的狀況,結合審計資訊化課程具有應用性與實踐性強的特點,高校應積極營造寬鬆的學術環境,努力建成一支專職與兼職結合、教學科研能力強、教學效果好、工作責任心強的高素質審計資訊化化師資隊伍與教學團隊。

2.6加強實驗教材建設與網絡課程建設

爲了不斷適應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需要,鼓勵教師根據教學實踐經驗,結合我國審計資訊化的發展和審計行業對審計資訊化人才知識體系與專業技能的要求,及時更新與出版審計資訊化實驗教材,注重網絡課程建設,資助教師開發審計資訊化相關網絡課程,在教學過程中,不斷改進與完善,進行內容升級與更新,以利於學生審計資訊化知識、能力和素質的培養,同時又便於學生進行課後自主學習與模擬練習。

2.7完善實驗課程考覈方式與成績評定方法

在審計資訊化實驗課程考覈方面,着重加強對學生能力的考覈,建立結構化實驗成績評定方法,採用平時成績與期末考試成績相結合的綜合考覈方式。平時成績以課堂表現、實驗過程、實驗報告與實驗分析爲依據;期末考試以課堂考試爲主要方式,檢查學生的學習效果。透過完善審資訊化實驗課程考覈方式與學生實驗成績評定方法,引導學生將審計資訊化知識學習、能力培養和素質提高協調發展。

2.8加強實驗教學過程控制與建立反饋機制

在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中,加強實驗教學過程控制,一方面可以使實驗教學活動按既定教學計劃和目標進行,另一方面可以及時瞭解教師和學生執行實驗教學計劃的能力和效率,利用良好的反饋機制,及時研究和解決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活動中反映出的問題,合理調整實驗教學計劃,適時推陳出新,使實踐驗教學活動充滿活力,提高學生的積極性,保證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質量和教學效果。

3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的構建框架

基於上述分析,透過對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統進行優化設計,從教學理念、教學目標、教學模式、教學資源、教學團隊、教學內容、教學方法多個維度出發,構建了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

(1)在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中,立足於企業資訊化發展對審計資訊化人才知識體系和綜合素質的要求,充分體現以學生爲本,秉承知識傳授、能力培養、素質提高協調發展的教學理念,着眼於厚基礎、精專業、重實踐的審計資訊人才培養目標。

(2)在移動互聯網和雲計算技術的支援下,採用課堂實驗教學、課後自主學習、校外觀摩體驗爲一體的教學模式,由校內專職教師和校外兼職教師構成的高素質審計資訊化教學團隊,共同承擔審計資訊化課程的實驗教學。

(3)構建資源共享與開放服務的實驗教學環境,搭建良好的實驗教學資源平臺,合理配置與開發各類審計資訊化教學資源,包括審計資訊化實驗室、審計資訊化教學資源共享平臺、審計軟件與工具、審計資訊化實驗教程、審計資訊化案例庫、審計資訊化知識庫和校外觀摩體驗中心等教學資源。積極探索審計軟件供應商與高校合作的模式,建立審計資訊化觀摩體驗中心,推廣審計軟件應用,共享審計教學資源,培養審計資訊化人才。

(4)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設計應涉及基礎性實驗、綜合性實驗、探究性實驗三個層面,綜合考慮財務審計、內部控制審計、資訊系統審計等各類審計業務,涵蓋審計計劃、審計實施和審計完成各個階段的內容。在審計計劃階段,瞭解被審計單位的內部控制,進行風險評估,制定審計計劃,對審計項目進行管理,採集被審計單位的財務和業務數據將其匯入審計系統;在審計實施過程中,利用計算機輔助審計技術和工具,進行控制測試和實質性測試,編制各類審計工作底稿,獲取充分有效的審計證據;在審計完成階段,對審計工作底稿進行多級複覈,按照審計準則和相關法規制度,根據審計證據發表審計意見,出具審計報告。

(5)在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過程中,充分應用以移動互聯網、雲計算、大數據爲代表的現代資訊技術,採用多樣化、啓發式和互動式的教學方法,主要包括教師課堂講解演示法、學生利用審計軟件與工具進行上機模擬法、分組討論互動法和案例研究分析法。綜合運用多種教學模式和教學方法,激發學生的學習興趣,培養學生的開放性思維,提高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質量和教學效果。綜上所述,透過對我國高校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現狀進行分析,提出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的優化策略,構建了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的基本框架,對於完善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體系,推動審計資訊化實驗教學發展具有重要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