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學問君 人氣:4.24K

兒科護理在兒科患者治療中有着比較重要的作用,那麼,在兒科護理管理中人性化管理如何應用呢?

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分析

[摘要]目的研究分析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效果。方法抽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20例患兒爲研究對象,將其按照數字表法隨機分爲實驗組和對比組,實驗組中60例患兒實施人性化管理,對比組60例患兒實施傳統護理管理,對比兩組臨牀效果、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

結果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爲98.33%,對比組治療總有效率爲88.3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實驗組護理糾紛發生率、護理滿意度分別爲1.67%、100.00%,對比組分別爲11.66%、88.3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結論堅持以患兒爲中心,提供人性化管理的臨牀護理服務,有利於促進醫患關係的和諧發展,有效地降低了護理糾紛的發生率,提高了治療效果及患兒家屬的滿意度。

[關鍵詞]人性化管理;兒科;護理管理

兒科護理在臨牀護理中屬於比較特殊的一種,患兒年齡普遍偏小,對醫療和護理的配合度較低。在臨牀護理的過程中,患兒經常出現躁動、哭鬧、恐懼等情緒,同時不同患兒之間極容易互相影響,也給護理工作帶來了難度[1]。爲了更好地提高兒科臨牀護理的工作質量,醫院從患兒實際情況出發,將人性化管理應用到臨牀護理管理中,取得了較好的治療效果,現報道如下。

1資料與方法

1.1一般資料

隨機抽取2015年6月—2016年5月間在該院接受治療的120例兒科患者作爲研究對象,入選標準:患兒年齡在2~6歲之間,有一定的認知能力,無畸形、惡性腫瘤、癲癇等症狀,無血液系統疾病,住院時間爲1周左右。將120例患兒隨機分成兩組,每組60例,分別爲進行人性化管理的實驗組和進行傳統護理管理的對比組(以下簡稱“實驗組”和“對比組”)。

實驗組中男性患兒32例,女性患兒28例,平均年齡爲4.1歲,其中支氣管肺炎34例、輪狀病毒性腸炎17例、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徵9例;對比組中男性患兒31例,女性患兒29例,平均年齡爲4.3歲,其中支氣管肺炎32例、輪狀病毒性腸炎16例、全身炎性反應綜合徵12例。兩組患兒在性別、年齡、患病類型等方面的差異無統計學意義(P>0.05),具有可比性。

1.2方法

對比組按照傳統護理管理的方法,對60例患兒的各項臨牀指標進行嚴格的觀察和記錄,併爲患兒及家屬提供相應的心理護理和健康指導。實驗組根據管理中出現的一些問題(如護理制度及體系不夠完善,護理人員整體素質不高,患兒對醫院治療和護理方面不夠配合等)進行調整,制定人性化管理服務,主要包括以下幾個方面。

1.2.1病房環境的人性化

患兒年齡普遍偏低,對周圍環境的敏感度更高。醫院透過對患兒性格和心理等方面的瞭解,對病房環境進行佈置。①在整體環境的佈置上,儘可能選擇孩子們喜歡的顏色、風格等;②在細節的把控上,透過粘貼備受孩子們喜愛的卡通人物,播放好看的動畫片來爲孩子提供舒適的環境;③醫院爲每間病房配備健康宣傳手冊,說明一些治療和護理常識,讓患兒家屬瞭解和認識疾病治療和康復知識;④醫院定期舉辦適合患兒及家屬共同參與的健康教育有獎知識競答,並給予適當的鼓勵和獎勵,提高患兒和家屬對治療的配合度。

1.2.2提升護理人員的參與度

在實行人性化護理方案前,護士長透過和護理人員的溝通交流,徵求她們的意見,透過表決的方式,保證人性化護理的開展,這樣不僅可以激發護理人員參與的熱情,也能在後續的護理工作中挖掘她們的潛能。護士長透過對每一名護理人員的瞭解,建立她們專屬的個人檔案。透過對她們特長、喜好、性格等的分析,爲她們安排合適的護理工作,以方便更好地爲患兒服務。

1.2.3和患兒家屬的充分溝通

由於兒科患者相對比較特殊,護理人員在對其進行臨牀護理時,不僅要護理好患兒,更要安撫好患兒的家屬,告知他們治療、護理中的相關注意事項,讓他們對治療過程有個全面的瞭解。

1.2.4幫助患者養成良好的飲食習慣

在護理的過程中,要讓患兒多食用一些少糖、少鹽、低膽固醇、低動物脂肪、及植物蛋白(豆類及其製品)、富含粗纖維素(如蔬菜、新鮮瓜果)的食物,保持飲食清淡。同時讓患兒養成定期入院接受複查的習慣.

1.3療效判定

治療總有效率。治療效果分爲顯效、有效及無效3種,其中顯效指的是患兒的臨牀症狀基本或完全消失,未出現醫療糾紛的情況;有效指的是患兒的臨牀症狀出現明顯的好轉,醫療糾紛輕微;無效指的是患兒的`臨牀症狀未見改善,產生的醫療糾紛比較嚴重。治療總有效率的計算公式:總有效率=(顯效+有效)/總數×100%。實驗組和對比組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2]。

1.4統計方法

利用SPSS18.0統計學軟件,輸入兩組實驗數據,計數資料用百分率(%)表示,組間對比採用χ2檢驗,以P<0.05爲差異有統計學意義。

2結果

2.1實驗組與對比組臨牀療效對比

實行人性化管理的實驗組,患兒數60例,其中顯效35例,有效24例,無效1例,治療總有效率爲98.33%;實行傳統護理管理的對比組,患兒數60例,其中顯效20例,有效33例,無效7例,治療總有效率爲88.33%,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

2.2實驗組與對比組護理糾紛發生率和護理滿意度對比

相比於對比組,實驗組患兒的護理糾紛發生率更低,同時護理滿意度更高,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詳細數據見表1。

3討論

兒科護理在兒科患者治療中有着比較重要的作用,因爲患兒的特殊性,也給兒科護理帶來一定的難度,直接影響患兒的治療效果。

在臨牀工作中發現,相對於其他科室,兒科發生護理糾紛的機率也更高,給醫院造成了不利的影響[3]。

人性化護理管理理念的提出,核心是以患兒爲本,全心全意爲他們服務,在治療期間,根據患兒的不同需求提供針對性的護理。

人性化的管理理念強調發揮每一名護理人員的積極性和主動性,在管理中體現細節,護理人員透過不斷的專業知識學習和技能培訓,不斷提高護理水平,確保護理工作的順利高效開展。

研究表明,人性化管理實施後,患兒的治療總有效率有着明顯提升。

該次研究中實驗組治療總有效率爲98.33%,高於對比組(88.33%),對比差異有統計學意義(P<0.05),由此可知,實施人性化管理可以在兒科治療中起到輔助治療的效果。

而在護理糾紛發生率與護理滿意度方面,實驗組也佔據優勢(實驗組分別爲1.67%、100.00%,對比組分別爲11.66%、88.33%),由此可見實施人性化管理可以促使護理糾紛發生率明顯降低,以人爲本的護理服務顯著提高了患兒家屬對醫院工作的滿意程度。

人性化護理管理的實施,離不開護理人員的用心付出。

醫院對於護理人員的人性化管理也同樣重要[4]。

護理人員對人性化管理的真正認可,可以極大地提高工作的熱情,她們積極開展的優質護理有效緩解了患兒的臨牀病症,很好地穩固了治療效果。

兒科護理在人性化管理的探索中,要始終注重家庭在護理過程中發揮的作用,護理人員透過和患兒家屬的良性互動和有效合作,共同促進了患兒的早日康復。

一些比較特殊的患兒,如殘疾兒童、患有哮喘等慢性疾病的兒童,家庭對患兒的病情發展以及後續的健康改善有着顯著的作用。

家庭的介入,讓患兒家屬很好地瞭解到患兒病情,緩解了他們焦慮擔心的情況,也提高了他們的配合度。

[參考文獻]

[1]徐麗敏,劉梅花.淺談人性化管理在兒科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中國現代藥物用,2014,8(20):89-90.

[2]譚會.優質兒科護理對改善護患關係的實踐研究[J].中外女性健康研究,2016,13(1):132-133.

[3]王麗.兒科護理管理中常規管理與人性化管理模式的滿意度對比[J].數理醫藥學雜誌,2016,29(1):127-128.

[4]黃雪芹,劉倩如,王燮衡,等.人性化服務在兒科分診護理管理中的應用[J].護理實踐與研究,2011(24):74-7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