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多媒體環境下的歷史教學論文

學問君 人氣:1.45W

一、多媒體環境下光彩奪目的歷史課堂

多媒體環境下的歷史教學論文

(一)歷史課堂中,引人入勝的新課匯入匯入新課,一下子吸引住學生的目光,激發他們對本節課的興趣是一節課成功的關鍵。在資訊獲取多樣化的當今社會,單憑口舌、板書等單一的匯入模式已不能適應現代課堂的需要。與之相比,多媒體的新課匯入彙集了視頻、圖片、音頻,更好地提取了一節課的興趣點和重點資訊。以《戰略大決戰》一課爲例,我校一位優秀的教師在匯入新課時,運用了一組圖文、聲情並茂的數字故事,以南京這座飽經風霜的城市爲切入點,將近代以來發生於這座城市的重要歷史事件進行呈現,最後停駐於解放南京這一新的歷史知識。這樣很快將學生身臨其境般地帶入到了歷史中,並使學生學到了厚重飽滿的人文學科知識。我們常說的“教授有生命的歷史,歷史是有着鮮活生命的”,正印證了這一點。

(二)運用多媒體,突破重難點多媒體教學一個非常顯著的效用就是對課本基礎知識重難點的詮釋。重點、難點的突破,是每個課堂首先要解決的問題。教師往往花費很多精力和時間,運用各種手段對課本重難點進行講解,但是通常效果不明顯。而在多媒體教學中,我們可以運用動畫效果、視頻展示等來打造課堂,加深學生印象。比如,教學《洋務運動》這一課,我們透過視頻圖像,來播放洋務派的主要活動,將洋務運動的內容透過具體的視頻圖像顯示出來,既有地主階級洋務派的人物講解,也有歷史事件說明,線索清晰,內容充分,不失爲一個好方法。這樣做,還有利於加深學生記憶知識點,將不易理解的歷史概念形象化、通俗化。

(三)運用多媒體,線索梳理,複習高效歷史複習課堂,一個重要的問題是線索梳理。線索梳理是歷史教學的一個重要任務。線索清晰,歷史建構完整,這樣的歷史事件才能串聯起來,對歷史知識才能達到整體認知水平。在歷史複習課上,線索梳理、課堂小結,就常常用到多媒體手段,可以用一張張歷史情境圖片將知識進行總結梳理,也可以用框架式模式出示線索圖。總之,多媒體教學是歷史複習課上的一大亮點,使原來枯燥的歷史複習課變得簡單、高效。

二、多媒體教學中常見問題

(一)教師主導變成機器主導由於多媒體的便捷輔助功能,許多教師將一節課變成了作報告的形式,出現了照本宣科,枯燥無味,師生互動不足,眼神不交流,教師的工作彷彿只剩下翻動課件的情況。此時,教師只注重了用多媒體課件把教學的內容顯示到屏幕上,而不是將知識要點進行講解,並沒有突出某些內容的重要性。更嚴重的是教師在講授過程中,以課件帶動思維,不翻課件就不知道下面講什麼,教師備課過程形同虛設,可有可無,這些都嚴重影響了教學質量。

(二)黑板閒置,板書消失在傳統歷史教學過程中,教師在黑板上進行板書設計,解答重難點問題。大家應該還記得,許多老教師一邊講解一邊書寫板書,語言流暢,書法精美,板書隨語言講解呼應而出,整個課堂的節奏感非常好。在現在的某些課堂中,由於多媒體課件的.應用,板書消失了,課件停留時間不長,很難給人留下深刻印象,而與之相伴隨的那種傳統的屬於歷史課堂的經典韻律彷彿也隨之逝去了。

三、歷史課堂多媒體應用效果的提升對策

(一)使用多媒體手段,深化教學質量動態的歷史情境,可以幫助學生加深記憶。用“圖表線索”“人物線索”“時間線索”等可使學生構建起更加清晰的思維導圖。這些都可以採用多媒體手段來完成。彼得羅夫斯基說過:“當對材料的邏輯加工廣泛依靠形象時,這就會提高記憶的理解性和牢固性。”因此,教師應靈活運用多媒體教學,深化教學質量。

(二)不斷提高課件製作水平,深化二次備課,提升多媒體應用效果想要製作出優秀的課件,需要教師對課程標準、課本知識、學情等有較高的把握。同時,還需要教師以授課軟件爲平臺,進行計算機方面的專業培訓。這樣才能靈活的製作和運用課件。同時,二次備課也顯得尤爲重要,應不斷改進自己的課件以達到最佳效果。

四、總結

在我們的歷史課堂上,多媒體教學可以幫助我們完成教學任務,是教學手段的核心部分。因此,歷史教學應順應資訊化時代的背景,依託高科技的技術力量,不斷提高我們的教學水平,完善我們的學科素養。多媒體應用教學也是一個探索的過程,我們歷史教學工作者有責任探索出一條可持續發展的、行之有效的教學模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