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人民銀行事後監督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學問君 人氣:4.65K

【摘要】人民銀行事後監督作爲會計覈算的最後一道關口,爲防範資金風險發揮了積極作用。本文首先闡述了人民銀行事後監督幾年來工作開展的情況,在此基礎上分析了目前工作實踐中的瓶頸,最後從統一監督標準、開發綜合系統、構建大監督機制、全面提高監督人員素質四方面提出了相應的建議。

人民銀行事後監督工作的實踐與思考

【關鍵詞】事後監督 會計 風險。

人民銀行分支行事後監督部門自成立以來,經過各方努力,在制度健全、監督方式創新、協調機制建設等方面取得了可喜的成績,有力地發揮了防範資金風險的作用。隨着新業務覈算系統的上線執行,以及會計改革步伐的不斷加快,事後監督工作面臨着新的問題和挑戰 ,如何充分發揮事後監督的有效性成了亟待解決的課題。

一、事後監督工作爲央行資金安全發揮了積極的作用

1.監督制度日益健全,爲監督工作有效開展保駕護航。各地事後監督部門從健全制度入手,不斷夯實監督基礎,以制度規範工作,基本建立了涵蓋崗位職責、工作管理、業務監督一體化的事後監督制度體系,且都能夠及時進行修訂、完善,確保監督工作有據可依。在加強制度建設的同時,各地事後監督部門注重提高制度執行力,加強對幹部職工的制度教育和風險防範教育,嚴格執行監督人員日常監督、科長抽查再監督和處長不定期檢查相結合的三級監督模式,真正把風險防範措施落到了實處。

2. 監督方式及手段不斷完善,監督效率不斷提高。

一是在全面複覈的基礎上實施重點監督。即加強對重要業務、特殊業務、大額業務以及關鍵時點如年終決算日、崗位輪換日的監督。二是根據需要開展現場監督。有的事後監督部門對重要空白憑證、登記簿、內控制度執行情況進行了現場檢查,一定程度上彌補了非現場監督的盲點。三是開發監督系統,提高監督的技術含量。有的事後監督部門開發了《國庫會計事後監督系統》,有效解決了國庫業務監督不到位和效率低下問題;有的針對保管的會計檔案種類多、調閱量大且調閱頻繁等情況,開發了《會計檔案管理系統》。

3.更加註重了協調合作,監督合力進一步增強。監督工作中,各地事後監督部門堅持服務與監督並重理念,積極加強與被監督部門和相關部門的溝通協調,以形成合力共同防範資金風險。一是定期召開有關部門聯席會議,通報會計覈算監督情況,研究和解決監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取得覈算部門的理解和支援。二是不定期召開工作座談會,對日常工作中需要與覈算部門統一思想的新情況、新問題,及時與被監督部門座談溝通,共同研究解決辦法。

4. 調查研究的力度不斷加大,培訓形式豐富多樣。

一是圍繞監督工作的熱點、難點問題,積極探索監督工作的新思路、新方法。重點關注新形勢下各類覈算業務的改革變化,制度建設和風險控制,並形成了高質量的分析報告。二是採取多種形式全面提高監督人員素質。除常規採取組織學習、現場觀摩、向其他兄弟行學習外,有的事後監督部門利用內聯網資源,開闢處(室)欄目;有的組織多種形式的業務競賽活動。

二、事後監督工作面臨的新情況、新問題

1. 側重合規性監督,風險導向作用發揮不夠。目前,事後監督工作還較多停留在合規性監督層面,即對被監督部門會計覈算業務的憑證、賬表等逐一進行勾對、整理、裝訂、編號和歸檔,較多地注重微觀差錯檢查,對發現的問題,也只是就問題談建議,忽視了對會計覈算業務的風險評估和判斷,對風險的潛在發生更沒有起到警示作用,缺乏能夠幫助被監督部門提前發現並有效防範、化解覈算業務中潛在風險問題的有效資訊。目前,雖然有的銀行透過分析業務流程,開展了風險評估,但也只是定性分析與歸類,沒有采取定量手段對風險加以計量,且目前還處在探索階段,也沒有形成具體的操作措施。

2. 監督手段落後,監督質量和效果不到位。現有的事後監督系統只是針對會計集中核算系統,而國庫業務、發行業務和外幣清算業務至今還沒有形成規範化的監督系統,監督只是採取人工比對(牛長青,2006)。事後監督的手段跟不上前臺覈算手段的變化,即前臺覈算已經實現電子化,而監督仍採用手工化,兩種手段的懸殊差異造成監督耗費時間長、準確性差、監督效率低,對有些電子賬務的監督更是束手無策。例如國庫會計覈算業務處理時,資訊化程度很高,但事後監督工作仍處在手工監督,對參數的監督、計算機合成的會計憑證監督較難。此外,事後監督缺乏科學的分析工具、管理流程和資訊系統,大都只以糾錯爲主,有效監督尚難保證。

3.管理制度缺失,同級監督協調難。被監督部門對事後監督部門提出的問題,以種種理由申辯,造成一些問題協商解決比較困難;對提出的風險隱患,反映不積極。究其原因,主要是管理制度的缺失,現有總行下發的檔案基本上都是針對會計覈算方面的制度,而有關會計管理方面的制度幾乎爲零,這在某種程度上往往造成被監督部門錯誤地認爲事後監督人員沒有權利提出一些有關制度和操作方面的問題。管理制度缺失的深層次原因是現有制度的設計沒有針對會計覈算的不同環節從系統或整體來考慮,把會計控制系統相互關聯的整體人爲錯誤地分割爲單獨的每一個節點,造成了事後監督部門對監督處理意見的落實整改情況缺乏強有力的處置手段,其監督效力大打折扣。

4. 監督成果得不到充分利用,造成監督資源浪費。

一是被監督部門認識不一,導致事後監督成果利用成效不佳。如很少主動分析差錯產生的原因,對事後監督部門指出的問題和整改建議研究不力,對可能存在的漏洞和風險隱患未一一排查,致使一些問題屢查屢犯,難以從根本上消除。二是內部監督之間脫鉤,導致事後監督成果利用範圍狹窄。儘管事後監督成果具有獨立性、及時性以及全面性等特點,是會計檢查、內部審計、紀檢監察等無法比擬的,但事後監督成果的利用仍限於事後監督部門本身、主管領導和被監督部門,監督成果利用範圍的侷限性造成了監督成本增加,監督資源浪費。三是由於實行屬地管理體制,各地事後監督部門之間的學習交流很少,使得一些具有普遍性的監督成果和先進的監督經驗、做法難以被推廣和利用。

三、做好新形勢下事後監督工作的建議

1. 統一監督標準和流程,提高監督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中國人民銀行會計覈算監督辦法》提出了會計全過程監督的理念,但實際工作中,事前監督、事中監督、事後監督的劃分操作起來有難度。爲此,建議各業務主管部門制定與之相適應的會計、國庫、貨幣發行等業務的監督操作規程,詳細規定各業務種類的監督工作程序和監督方法,並明確相應的權利和義務。同時針對目前風險導向性監督研究不一的現狀,建議統一制定風險監督流程,用統一的制度規範事後監督行爲,推進監督業務標準化管理,防範監督盲點,以增強風險評估和預警的權威性和可操作性。

2.統一開發監督系統,避免各地自行開發帶來的成本過高問題。針對目前國庫、貨幣發行業務監督手段落後,以及各地開發的國庫會計監督系統、貨幣發行會計監督系統標準、方案不同等現狀,建議總行統一開發國庫會計數據集中系統(TCBS)和貨幣發行會計監督系統。這樣一方面可以避免各地自行開發帶來的`資金、人力資源過度浪費現象,另一方面也便於統一監督流程、標準的制定。同樣,對於檔案管理各地也都有實現檔案電子化管理的設想和呼聲,建議總行統一開發相應的電子檔案系統。若條件允許,建議總行開發集會計、國庫、貨幣發行、檔案管理於一體的綜合監督系統。此綜合監督系統除具有監督各項覈算業務功能外,還具有對監督資訊和業務數據的統計分析功能。這樣,一方面利用收集整理的監督結果歷史數據,運用同期對比、發展趨勢預測等方法,開展業務風險監測和評估,提高事後監督的前瞻性和預見性;另一方面根據對業務數據的整理,及時分析資金的流向和數據的變化,研究對貨幣政策傳導機制的影響效果及政策風險,如對再貼現、準備金率變化、公開市場外匯操作及代理境外央行債券買賣等業務分析,爲宏觀調控決策服務。

3. 構建大監督機制,解決監督資源過於分散現象,切實發揮監督的合力。鑑於每年支付結算部門組織聯行檢查、會計財務部門組織會計檢查、內審部門開展內控檢查、事後監督部門每日連續性審覈等現狀,如果這些檢查結果不能很好地被充分利用,其結果不但增加了被檢查部門的負擔,而且導致許多重複而無效的勞動。相比而言,事後監督部門的審覈較其他部門檢查更具有及時性和全面性。爲此,建議以充分利用事後監督成果爲核心,開發相應的核算業務綜合監督資訊系統,蒐集、整理各部門監督資訊,進而構建資訊共享、職能互補、整體聯動的大監督機制。

4. 開展多層次、多樣化的交流形式,全面提高監督人員素質。一是各級行會計主管部門和業務主管部門應強化對事後監督部門人員會計、國庫、貨幣發行等覈算業務知識和審覈技巧的培訓,可採取現場或遠程培訓形式,以實現監督人員知識的及時跟進;二是多創造相關交流經驗和心得的機會,如可採取現場或電視電話會議形式,以促進相互學習和借鑑;三是充分利用互聯網搭建交流平臺,將事後監督依據,好的做法和經驗,以及監督工作中遇到的問題、解決的措施等欄目歸類,以方便監督人員相互借鑑和學習。

參考文獻

1] 陳勇俊,王海虹 . 對提升基層人民銀行事後監督效力途徑的探討 [J]. 南京:金融縱橫,2008(12)。

[2] 馮家明 . 芻議事後監督結果的價值功能及其有效利用 [J]. 北京:金融會計,2008(9)。

[3] 人行天津分行課題組 . 人民銀行事後監督的有效性研究 [N]. 北京:金融時報,2006-07-03.

[4] 蘇東海,尹月麗。對央行會計覈算風險評估的實證分析[J].天津:華北金融,2008(12)。

[5] 牛長青 . 央行事後監督機制的缺陷與完善 [J]. 鄭州:金融理論與實踐,2006(10)。

[6] 顧強 , 陳勇俊 . 事後監督資金風險防範效能分析 [J]. 南京:金融縱橫,200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