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研究的教育理論論文

學問君 人氣:3.22W

【論文摘要】當前,我們正處於社會轉型時期。政治,經濟,文化體制等的變革,帶來了利益關係的分化和重組,人們的價值觀念也發生着深刻的變革。由於社會道德的缺失以及我們大學生德育工作者自身沒有大力創新並及時轉變新時期的大學生德育工作理念,因此,大學生誠信缺失現象也隨着整個社會失信狀況的揭露逐漸浮出水面。本文客觀剖析當代大學生誠信現狀,揭示存在的問題,找出原因,並提出對策,幫助當代大學生走出誠信缺失的誤區,從而促進其良好德性的健康培育。

大學生誠信缺失問題研究的教育理論論文

【論文關鍵詞】大學生;誠信缺失;研究

誠信是立人之本,子曰:“人而無信,不可知其也。”誠信是一切道德的根基和本原。它不僅是一種個人的美德和品質,而且還是一種社會的道德原則和規範;不僅是一種內在的精神和價值,而且是一種外在的聲譽和資源。大學生的誠信缺失問題研究,是新時期應引起高度重視的重要課題。高等院校是社會精英的輸出地,是建設和諧社會的重要一環。切實解決大學生誠信危機,強化對大學生的誠信教育,成爲重塑大學生誠信形象是推動社會主義思想道德建設和社會主義和諧社會建設的迫切要求。

透過問卷調查和資料分析,歸納出當前大學生誠信缺乏主要表現在理想信念、學習、經濟活動、求職就業等方面,這些不僅對大學生本身成纔不利,也影響了高校的形象及教育質量的提高,從而最終危害整個社會的發展。

一、大學生誠信缺失的主要表現

第一,學習誠信缺失。學習誠信缺失表現在作業抄襲,考試作弊,論文剽竊等方面。學生學習態度不認真,思想上不重視,平時參加活動過多,導致沒有很多時間完成作業,只好匆匆抄襲他人作業完成任務。惡性循環,到了考試前擔心考試不透過,心裏害怕就發生了作弊的行爲。由於現在高校學生很少花時間去閱讀書籍,從而導致寫論文前胸中無墨,就只有大量引用別人的資料,或者是東拼西湊或者網絡上剽竊他人的文章。

第二,經濟誠信缺失。大學生作爲消費者,經濟來源主要靠父母。現在高校爲了解決貧困生入學問題專門開設了綠色通道,爲的是讓他們能夠順利入學,獲得減免學費或者是晚交學費的機會,但是令人傷神的是很多非困難生利用人際關係等渠道非正常入學,這就造成了國家和學校對學生的不信任問題,也使對學生的幫助無法擴大。也使那些真正的`困難生無法受到應該有的幫助,國家助學獎學金是國家爲幫助經濟困難大學生完成學業採取的無擔保的助學工程。它是以大學生如期還款爲前提的。

第三,交往誠信缺失。某大學在對420名學生的調查中發現,在對他人的態度上,有近50%的受訪者缺乏對他人的足夠信任感和安全感。在對“與陌生人打交道時要小心”回答中,表示完全贊同的高達45.8%,而完全反對這一說法的只有0.5%,完全同意“在這個競爭的年代裏,如果不保持警惕,別人就可能佔你便宜”的佔32%,部分同意的佔38.6%,完全不同意的只佔2.6%。以上可看出高校人際關係的冷漠已經成爲一種普遍現象。長此下去,容易導致學生孤僻,冷漠,緊張,憂鬱,缺乏責任意識,容易引發心裏疾病,不利於健康人格的形成。

第四,就業誠信缺失。大學生爲了找到好工作,不少在推薦表上大做文章,不僅僞造各種榮譽證書,編造社會實踐經驗,有的甚至篡改學習成績,以充實自己的求職材料,於是招聘會上人人都是三好學生,人人都是優秀學生幹部,讓人哭笑不得。

二、大學生誠信缺失原因分析

第一,社會因素。隨着我國市場經濟的快速發展和社會主義市場經濟的建立,利益主體多元化,社會主義主體多元化,這些正潛移默化地改變人們的思想觀念,思維方式,生活方式,價值取向。但是商品經濟的負面影響,使一些人唯利是圖,爲一己之利而放棄做人的根本原則,見利忘義。誠信思想是中國傳統倫理體系中的一個重要範疇。但是隨着改革開放的自由發展,西方個人主義自由價值觀也被引入到國內,這無疑加強了國人的自私意識。事事強調個體利益的重要性,抹殺個人和社會的統一,輕視社會制約和道德規範。這一定程度上也誠信思想的衰微。同時法制不健全和失信約束懲罰機制弱化。

第二,學校因素。基礎教育過分偏重升學率,高校在誠信教育的方式方法上也是理論重於實踐,重視灌輸輕於引導。不少高校開設的誠信課程與當今社會經濟發展的步伐不一致,誠信教育內容過分滯後。目前,雖然在兩型社會建設下的大潮下,高校也在進行精神文明建設,總的來說取得的成績不令人滿意。很多高校對誠信教育一直停留在流於形式的階段。

第三,家庭因素。父母是孩子的老師,從孩子牙牙學語到長大成人,父母的言行舉止都對孩子起到潛移默化的作用。現在的家長對孩子非常寵愛,甚至達到“含在嘴裏怕化了,捧在手裏怕掉了”這樣的地步。由於父母忽視對孩子的誠信教育,教育方法不當,或者某些家長自身誠信素質不高等原因而導致孩子不誠信。

第四,個人因素。當今市場經濟的負面影響,傳統文化中消極因素的影響等無一不在影響着大學生誠信意識缺失問題愈演愈烈。雖然大學生可以明辨是非,但是他們的自控能力相對較弱,規範自己行爲的自覺性又相對欠缺。

三、培養大學生誠信意識的對策

第一,逐步完善社會誠信環境,構建社會誠信機制

大學生誠信教育離不開整個社會大環境的支援,在加強高校誠信教育的同時,也要培養良好的社會誠信環境。要加強社會誠信保障制度的完善和建設。制定法律規章制度,對失信者或者企業給予懲罰,對講信用的典型給予褒揚和獎勵。完善誠信道德的法律監督機制。重視誠信建設。

第二,充分發揮高校在誠信道德教育中的主導作用

提高高校對大學生誠信道德教育的重視程度,營造良好的校園誠信文化氛圍。學校要充分利用一切宣傳輿論工具,充分發揮其文明視窗的作用,如利用廣播、宣傳版、黑板報、壁報等,大力宣傳誠信教育的社會意義,褒揚誠實守信的先進典型,廣泛開展以誠實守信爲主題的多種形式的誠信宣誓與簽名、演講、講故事、徵文比賽、辯論賽等實踐活動,積極營造“以誠信爲榮,以失信爲恥”的良好風氣,真正形成一個倡導和尊重誠實守信的良好氛圍。

發揮課程主渠道對誠信道德的教育作用。把誠信教育納入大學生思想道德修養課或者是開設專門的誠信課程是讓學生全面,系統的認識誠信的好途徑。同時誠信教育和思想道德教育相結合,不僅可以充實大學生的思想道德內涵,而且可以教會學生如何適應人文環境和社會環境。從倡導大學生的“自律”精神,變誠信思想的灌輸爲學生自覺的行動。針對大學生誠信缺失嚴重的情況,要積極倡導“自律”精神,讓學生認識到,面對誠信的缺失,不能過分強調社會原因,推卻自身的責任,而是要不斷加強自我修養,提高認識,努力改造自身的世界觀、人生觀、價值觀,增強社會責任感和自控能力。學校開展誠信教育,一定要講清誠信與實現自我價值的關係,透過誠信教育,喚起廣大學生自我教育、自我完善的意識,自覺加強誠信建設,養成“誠信爲人、誠信做事、誠信於社會”的良好習慣。

建立大學生誠信檔案。大學生誠信檔案是大學生在校期間的通行證,它分爲兩部分:一是誠信承諾書,學生和學校簽署的承諾誠信的檔案,學校要求其遵守。二是電子誠信檔案,它紀錄學生在校期間的遵守誠信與否的行爲,透過建立誠信檔案,可以督促學生了解誠信的基本含義,以誠信爲本,做個誠信之人。

建立大學生誠信評價體系。將誠信與大學生的綜合素質測評,三好學生,優秀團員,優秀班級幹部結合起來,作爲評選的重要標準。將所有失信行爲的大學生的行爲公佈於衆,並根據情節輕重給予不同程度的處罰,從而教育其做“誠信”之人。

第三,積極構建誠信的家庭環境

父母對學生的影響非常大,孩子的言行舉止受父母的行爲的潛移默化地影響。因此父母要用自己誠信的言行,高素質的品質去薰陶學生,帶動他們的成長和進步,形成講誠信的家庭氛圍。同時,家長要與學校,社會多聯繫,處處做到“誠信”,從而給孩子誠信的終身教育。

第四,深入挖掘大學生自身的積極因素,構建誠信人格

大學生雖然可以明辨是非,知道什麼是對的什麼是不對的,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但是自律意識還是有待提高,因爲,努力提高對誠信的認知水平,不斷提高誠信意識。同時,積極倡導自我修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