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語文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論文

學問君 人氣:3.06W

1.內容翔實,視野開闊

語文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論文

作者正是觸摸到當今時代脈搏,跟隨時代步伐進行深層次的剖析,不僅有利於廣大讀者文化素養和人文素質的積累,也有助於聽說讀寫教學和學習能力的全面提高等語文教育內容的擴展。全書並不拘泥於具體的方法、步驟,在新的視野中對其進行觀照,從而使老問題具有了新的內涵,在給讀者以豐富啓迪的同時又留下了巨大的思維空間,的確不失爲多方面解決語文教育問題的有益嘗試。值得稱道的是,該書注意借鑑國際經驗,把握國內外語文課程的發展趨勢,擴展了學術視野,提高了學術品味。其欄目設定和諸多優秀案例分析,既體現作者爲探索一條語文教育澄明之路的良苦用心,也從更深層次上展示了本民族語文教育理論和實際經驗。

2.理念新穎,理性定位

隨着語文學科的發展演變,學術界對“語文”名稱的定義理解也不盡相同。耿紅衛教授打破既有觀點、模式的侷限,創造性地提出“中語”這一新詞作爲語文課程的最佳名稱並給予了富有啓發性的闡釋,從語文名稱的演變軌跡、語文課程的內涵等方面來看,都體現了理論的先導性,因而具有很強的說服力。長期以來,由於狹隘的“工具論”作怪,不少持“工具性”觀點的學者認爲“語文是語言,語言是工具”,便由此推匯出“語文等於工具”這種謬誤。比如,列寧說“語言是人類最重要的交際工具”[1],但語言文字作爲反映客觀事物的一種手段,就如陸游所說“功夫在詩外”,它只是表達文字時所採用的一種外在方法。從這個視角來看,如果過度強調語文學科的工具性無異於一孔之見、一概而論。作爲一門人文學科,無論是理解還是表達,不僅僅取決於學生的語言能力,也取決於學生的認識水平和各種能力以及一些非智力因素的發展[2]。耿紅衛教授認爲“工具論”是一種誤解,在理論與實際相結合的基礎之上得出結論:堅持科學性與人文性的統一,將是未來語文教育的發展之道。這個結論是符合語文課程實際的。耿紅衛教授對語文學科性質的剖析,總結精闢、簡練明快、有實用性又有深刻性,這種嚴謹周密的學術精神與學術膽略,使我膺服。語文教育終究不是一個孤立的系統,或許我們未知的遠比已知的要多得多,其重要性和迫切性是不爭之論,是我們不可忽視的問題。然而,如何以有效的方式和對策取得理想的效果,卻是有待教育界和社會各界的共同關注與探索實踐。要在萬象更新的現代社會和風雲詭譎的歷史長河中探析語文教育的發展,需要依靠一定的智謀和才學,每一次對語文教育的思考與研究都好比一次心靈的歷險。本書很少抽象的'邏輯推理,更多注重踏踏實實的考察與分析,從自己建構的理論體系出發,深入淺出地評述語文教育中存在的種種問題,探討語文教育的未來之路。

3.樸實平易,通俗易懂

全書行文簡潔平實、不堆砌,猶如一位慈祥儒雅的長者徐徐道來,像一陣暖風吹進你的心裏,頗富親和力,體現出一種平易、清新、樸實的筆風。諸多語文教育理論和理念在當下的各類文字中多是晦澀難懂、生硬呆板、概念堆砌[3]。而該書對語文教育理論知識的闡釋做到了理論與實際的相互照應,並不牽強附會,不搞僞學術的理論運演,而是相當深入或者說有一定深度的,對語文教育現狀進行踏踏實實的考察與分析,使得理論的啓示落到實處,從來龍去脈把握精髓,顯得淺顯易懂。爲了進一步貼近生活實際、詮釋理論,作者在選擇案例時精心挑選,可謂下足了功夫:一是案例具有代表性,體現語文教育中突出的問題,可以少勝多;二是案例選材豐富新穎,覆蓋面廣;三是案例與分析有機結合,點評許多當前語文教育教學的實際問題,如教師教學個性、教學方法等等;四是言簡意賅,點到爲止。如第六章課堂實錄《我該怎麼辦》案例分析中,以點撥的方式,將原理、方法和具體事例結合在一起,既肯定了易老師的新課程教學理念,又根據實際提出合理性的建議:應充分考慮學生之間的差別、教師的評價應更具體一些、教師的交際語言再優美一些,深入淺出地釐清了諸如啓發式教學、營造課堂氛圍等一些語文教學中經常碰到的基本問題。所有這些都爲掌握和提高語文教學實際技能創造了有利條件,從而使提高語文教育質量成爲可能。通讀全書,作者既沒有過於“革新”,也沒有好高騖遠,而是一步一步地把語文教育發展中出現的難題和策略分別列出,對其已有成果進行全方位篩選、剖析、歸納,並在這個過程中融入自己的思索,滲入自己的見解。作者這種機敏的視角、精深的思辨、客觀嚴謹的態度爲我們提供行之有效的方法,爲進行語文學習和科學研究撥開諸多迷霧。在這個浮躁功利的大時代,耿紅衛教授始終持有一份踏實、一種獨立精神,使我膺服。不可置否,《新課程:語文教育問題與對策研究》是一部具有鮮明個性的好書,它不僅能喚起讀者的審美衝動,激起讀者的閱讀慾望,提高其人文素養,更爲重要的是,它將進一步引導廣大教育人士深入思考語文學科的價值和意義,感受強烈的時代足音。筆者認爲,這是一部立足現狀、大膽探索、眼光恢弘、論證細密的寶貴著作,並且給我們豐富新穎的啓發。只有摒棄浮躁,以樸實嚴謹的態度從最基本的地方入手,纔有可能實現語文教育事業質的飛躍。

參考文獻:

[1]滕樹科.語文之工具性質疑[J].貴州教育學院學報,2003(6):89-92.

[2]侯器.我評魏書生(一)———魏書生開放的語文教育觀初探[J].教學與管理,2000(10):51-52.

[3]周紅心.扣人“心”弦的理性訴說———《語文教育中的心理學問題》評述[J].中國評述,2014(7):7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