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中國MBA教育的現狀及思考

學問君 人氣:7.45K
中國MBA教育的現狀及思考
中國MBA教育的現狀及思考摘要: MBA 教育進入中國已有 16 年的歷史, 大批的 MBA 在中國經濟中發揮着越來越重要的作用, MBA 熱潮在中國持續升溫。但面對MBA 教育現狀存在諸多有待提高的問題, 如何加強 MBA 的質量是目前亟待解決的關鍵問題。本文對 MBA 教育的積極效應和存在的問題進行分析, 並在此基礎上提出問題解決的對策和建議。
關鍵詞: MBA; 現狀; 問題; 建議; 聯合辦學; 評估體系
MBA 工商管理碩士(Master of Business Administration), 是近百年來風靡全球的熱門實用學科, 從開始時的 M點點星火, 今天已燃成遍佈歐美的燎原之勢, 並且已蔓延到了中國。MBA 進入中國 16 年來, 正從經濟、商務、管理教育等各個方面給我們帶來巨大的影響和衝擊。中國現在經濟飛速發展, 商務人才教育已不可避免地面臨一場新的革命。知識性、專業性、國際化、通才化將會是中國成功迎接經濟全球化的有力保障, 而中國的 MBA 教育將承擔起培養 21 世紀中國工商企業領軍力量的重任。中國 MBA 在近年來逐漸顯示出在企業經營管理中的優越性, 隨着中國企業不斷的更新換代, 中國經濟大環境不斷市場化、正規化, 特別加入 WTO 已經五週年, 中國經濟與世界經濟已實現全面接軌, 最貼近市場規律培訓出來的 MBA 大有用武之地的時代已經提前到來。中國的 MBA 教育目前已步入一個黃金時期。
一、中國的 MBA 教育現狀
中國的 MBA 教育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發展, 培養了一批掌握現代經營管理技能, 具有國際化的眼光、歷史責任感和高尚道德水準的新一代通才型新經濟人。自 1991 年國家教委批准第一批 9 所院校試辦 MBA 教育以來, 截至 2007 年 1 月全國目前共有 96 所 MBA 試點學院, 十六年來共培養和在培養的有 12 萬多名 MBA 學員。從數字上看, 中國的 MBA 教育可以說是起步太晚。20 世紀初美國哈佛大學首開 MBA 班, MBA 教育在歐美國家已有近 100 年的歷史, 而中國才僅僅 16 年。美國目前有工商管理學院 1, 300 多所, 每年的 MBA 畢業生達七八萬人, 佔碩士畢業生總數的 23%; 而中國目前只有 96 所院校有資格授予 MBA 學位, 其中近 1/3 的院校是近兩年剛剛被授予招生資格。畢業人數佔碩士畢業生總數的份額還不到 5%。
對中國這樣一個人口衆多的大國來說, 由於市場的巨大需求,MBA 的需求與國民經濟的增長成正比關係, 我國 MBA 教育在未來 20到 30 年間將繼續熱下去。國內 MBA 教學雖然經過了 16 年發展, 但至今不能滿足國家的需求。據有關方面的統計, 目前全國約有 284 萬家國有企業, 30 多萬家外資、合資企業, 如果按照每家大中型企業都配備 3 個 MBA 計算, 共需要 180 萬名。參照國外 GDP 水平與 MBA 教育規模之間的關係推算, 2006 年, 我國 MBA 的年需求量按最保守的估計至少將達到 37.5 萬人。可以預見, 中國未來對 MBA 的需求量會越來越大。
中國 MBA 質量如何呢? 不可否認, 確有一批人以 MBA 爲新的起點, 在事業上開創了一片新天地。MBA 在今天被認爲是進入企業管理層、拿高薪的通行證, 很多在企業工作中想“更上一層樓”的人都想擁有這一盛名。但我們經常能聽到有人抱怨 MBA 辦得太濫, 企業也抱怨MBA 們實踐性差, 本土策略不足。北京大學光華管理學院 MBA 主任王建國教授認爲, MBA 的質量成了阻礙其發展的瓶頸。MBA 在中國的歷史不過十幾年, 但涌現出來的教育形式可謂五花八門, 而處於不同位置的人對它的看法當然也不盡相同。
二、中國 MBA 教育存在的問題
中國 MBA 教育普遍存在教學內容和方法陳舊, 不能滿足社會經濟現實的要求; 盲目引進許多質量不高的教材, 許多國外不入流學校的所謂 MBA 教育充斥中國市場, 相當一部分教師不適應一流管理學院的要求等問題。
學生的招考方式有待改進 MBA 的入學考試每年舉行兩次, 招生學校普遍注重入學考試成績。考試科目偏多, 不利於一些有豐富經驗, 但工作繁忙的考生; 按時間準備考試不利於對優秀管理人才的選拔。而在國外除了考試成績這個標準, 更傾向於考察考生的綜合素質, 比如法國 HEC 商學院對 MBA 學位申請人還有如下要求: 較好的英語表達能力, 已有 3 至 5 年的中層管理經驗, 能夠在較大壓力下工作, 具備更多的發展潛力, 並且有在跨國公司工作的理想和動力。倘若只招收考試成績很高但其他方面的素質不夠優秀的考生, 不但其在畢業後會很難找到工作, 也會有損學校的聲譽。要培養出國際一流的MBA 學生, 就應當向國際標準靠攏, 在入學測試的'基礎上用國際化方法的測試吸收最好的學生。讓真正優秀的 MBA 候選人脫穎而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