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淺談人性假設理論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

學問君 人氣:2.61W

1 人性假設理論的內涵

淺談人性假設理論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

所謂“人性假設”是指管理者對人性的基本看法,實際上主要涉及到的是被管理者需要和動機判斷的問題。從麥格里格提出人性假設理論至今,關於人性假設的理論研究就一直就不曾間斷。但是從主流歸納來看,大概是以下四類:“經濟人”假設,“社會人”假設,“自我實現人”假設,“複雜人”假設。

1.1 “經濟人”假設

這種假設認爲人天生是懶惰的,是不喜歡並且逃避工作的,大多數人是需要加以強迫,控制,指揮,纔會迫使他們進入一種爲實現組織的目標的工作狀態。能刺激到他們的只有金錢與其它的物質利益。因此在這種人性假設下,管理上主張採用嚴明的獎懲機制,對於表現優異的員工給予豐厚的物質獎勵,對於表現怠慢的員工給予嚴厲的懲罰。

這種假設認爲人因爲必然生存於社會之中,人的社會性於人而言纔是最重要的。所以人際關係的好壞對於人們是否能積極投身於工作有着重要的影響。驅使人們去積極努力工作的不再是金錢物質方面的利益,更多的是一種良好的人際關係。因此在這種人性假設下,管理上主張由“以人適應物”轉向“以人爲中心”,重視滿足職工的社會性需要,注重職工參與到決策的積極性。

1.3 “自我實現人”假設

這裏的自我實現是指人們只有發揮自己的才能才幹才能得以滿足。人的需要是有層次性的,而自我實現就是在這個金字塔的頂端,工作方面的追求可以使人越來越成熟,人也可以自己進行自我激勵,自我控制。因此在這種人性假設下,管理上主張爲職工提供一種富有挑戰性並且能夠有利於實現員工自我價值的環境。

1.4 “複雜人”假設

這種假設認爲人的需要和潛在的.願望是多種多樣的,而且這些需要的模式隨着年齡,在社會中扮演的角色,所處的境遇和人際關係的變化而不斷髮生變化。因此在這種人性假設下,管理時沒有固定的模式可循的,只能採取靈活,多元的管理方式根據具體人的不同情況,靈活地採取不同的管理措施。

2 人性假設理論的價值

因爲人在教育管理過程中的重要地位是靠人的活動以及行爲來實現,所以在教育管理研究中關於人的問題的研究也就無法避免對人的行爲的研究。然而人的行爲並不是無章可循,它主要是在特定的需要以及觀念的驅動下的具有目的性的活動。所以要研究教育管理中人的行爲就應當先對這些個特定的需要及觀念展開研究。而人性假設正好就是這樣一種管理者關於被管理者需要的觀念,它是管理者行爲的重要依據。所以教育管理中人性假設的討論,是研究人的行爲的前提。所以如果想要建立一個合理且完整的教育管理理論體系,就必須把人性假設作爲它的人性論前提來看待,從理論層次上深入地探討這一問題。

3 人性管理理論在學校管理中的運用

3.1 樹立“以生爲本”的管理理念

學生在不同的發展階段呈現出不同的狀態,而不同的學生在面對同一問題或處在同一發展階段所呈現的處事方法和風格也是各有不同。而“複雜人”假設理論中所指出的需要根據不同人的具體情況採取靈活多樣的管理方式就要求我們的學校管理需要去樹立一種“以生爲本”,“以學生爲中心”的管理理念。在這種管理理念的指導下,我們需要去尊重每個學生個性上的發展,對不同學生採取不同的培養方式,作出不同類別,不同層次的指導。除此之外還應該儘可能爲每個學生的專業發展提供相應的服務,使每個學生的潛能都能得到充分的發揮,儘可能爲不同的學生提供不同的服務。

3.2 形成有法可依的管理制度

在“經濟人”假設中,有法可依,依法管理是它的一個非常重要的特徵。而在學校管理中,我們也需要明確,合理的章法。針對那些積極性不夠,自律性不強的學生就必須靠嚴明的懲罰制度去將他們約束,對於那些學習態度端正,自身嚴格要求的學生就可以予以獎勵來激勵他們朝更加優異的表現努力。學校應該根據自身的實際情況,制定出適合自己的完善的規章制度,這樣有利於規範學生的行爲,採取有效的管理。並且這些制度應該做到可操作性強,不能脫離實際,具體的程序,要求也應該做到清晰明瞭,這樣便於執行。而且隨着社會和學校的發展,這些制度還應該予以適時的更新,這樣纔不會出現滯後的現象。並且“社會人”假設中關於人際關係的理論也應該予以重視。如何保障學生的心理髮展需要的權利也應得到應有的重視。比如建立一些爲學生服務的專業的心理諮詢機構,申訴制度,事物諮詢機構等。在整個學校管理的過程中,這些法規應該既規範被管理者的行爲,也應該約束和監督管理者的行爲。使管理能做到真正意義上的職責分工明確,制度規範到位,實行措施得力。

3.3 營造民主氛圍,促進學生自治

根據“自我實現人”假設的理論,每個人唯有在自己的才幹得以發揮後才能得以滿足,並且該理論還強調這一種才幹的發揮來自每個人自身的主觀努力與追求。所以就這一點而言,它要求現在的高校中的學生能夠具備自我激勵,自我控制,自我管理的自治力。而一種民主開放的氛圍是更利於這樣一種能力的實現的。學生在學校一定程度下的指導,把自己作爲自己的服務對象,根據社會和自身的發展需要,充分發揮自己的主觀能動性,自覺,自律地去獲得知識,形成實踐能力,培養自身的全面發展的綜合素質。並且根據“社會人”假設的理論,學校更應該加強民主,鼓勵全體師生及行政管理人員參加到學校的管理中來,讓學校的管理系統呈現出一種開放的狀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