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前位置:學問君>學習教育>畢業論文>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學問君 人氣:2.43W

教師教學用書中,《倍數和因數》單元的教學目標有明確要求:經歷因數和倍數、奇數和偶數、質數和合數的認識過程,學會求兩個數的最大公因數和最小公倍數,加深對自然數的特徵和相互關係的理解,進一步發展數感。由此可見,這個單元在培養學生數感方面承載着十分重要的任務。

小學數學數感培養略談的論文

一、設定情境,走進“數”王國

新課伊始,我便從數的關係入手,給同學們創建了一個情境:你來到人山人海的市民廣場,能找到一個跟你有關係的人物小A,請問,你跟小A是什麼關係?回答中的關係有同學關係、朋友關係、表兄弟關係等。我接着說,茫茫人海中,我們會盡量找到與自己有關係的人,那麼茫茫數海中,數與數之間是不是也存在着一些關係?今天開始,我們研究數與數之間的關係。然後,我寫出1~10,讓學生找找這十個數裏有沒有有關係的兩個數,它們是怎樣的關係……接着,便引出“倍數”和“因數”的概念。

二、大膽猜想,善於發現

牛頓有句名言:“沒有大膽的猜想,就不可能有偉大的發明和發現。”學習“最大公因數”的知識時,我滲透了“互質數”的概念,學生知道了公因數只有1的兩個數爲“互質數”。接着便請同學從100以內數中任意找出一對“互質數”,其他同學們判斷他找得對不對。小楊同學找到“14和15”,然後“90和91”,接着“98和99”,後來一發不可收,繼續舉例“99和100”。同學們確認小楊例子中的各組數都是互質數後,我趁熱打鐵,問小楊報的這幾組互質數有什麼特點,學生回答都是“相鄰數”,我繼續問“相鄰的兩個數是不是永遠都是互質數?”小楊不假思索地回答“是的”。“確定?”除了小楊喊“確定”,其餘同學開始沉思,“好,既然不確定,我們把這個結論當作一個數學猜想,就叫‘小楊猜想’,接着你們驗證一下,看看‘小楊猜想’是否成立。”同學們在草稿紙上演算了一番,基本驗證了命題的正確性。小宇同學用反證法證明:相鄰的兩個數相差1,相差1的兩個數不可能有別的公因數,所以相鄰的兩個數一定互質。“小楊猜想”得到了有力的證明。我告訴同學們:“要成爲一個好的數學家,必須首先是一個好的猜想家。縱觀數學發展歷史,很多著名的數學結論都是從猜想開始的,如同學們熟知的“哥德巴赫猜想”。”

數學知識對小學生而言,是新奇的、未知的,其中蘊涵的數學思想、數學思維品質更是很難從數學結論中獲取。因此,教師在教學中不僅要求學生掌握抽象的數學結論,也應注重培養學生的發現意識,引導學生積極參與到探究知識的形成過程中,儘量發展學生的數學潛能。學習《最小公倍數》一課時,教材第46頁第10題要求用列舉的方法找出8和20的最小公倍數,問題來了,在填寫“8和20的公倍數”時,個別學生只填寫了一個數就加了省略號,這種寫法不規範,但是因爲列舉的時候並沒有發現更多的公倍數(教材上的'橫線較短,不利於學生自覺找其他的公倍數)。“8和20的公倍數”除了40還有哪些?小雨舉手回答,還有“80,120,160,200……”她還在繼續,這些數根本不可能從題中一下子看出來,我覺得她肯定不是透過列舉找出來的。我便問“小雨,我知道你不是透過列舉去找這些數,那麼你是如何這麼快找到這麼多的公倍數的?”小雨答:“8和20的最小公倍數的倍數都是它們的公倍數。”“也就是說,它們的最小公倍數是40,40的倍數就都是8和20的公倍數?”小雨點頭稱是。我很驚訝於她的發現,剛剛學的公倍數她就能找到這樣的規律。我讓同學們對這句話――兩個數的公倍數就是它們最小公倍數的倍數――進行驗證,驗證無誤後,我稱此結論爲“小雨定理”。

三、遊戲促學,與“數”爲友

學習和遊戲是兒童生活的兩大主題。瑞士教育家皮亞傑說過:“遊戲是認識興趣和情感興趣之間的一個緩衝地帶。”在這個單元的教學中,我還適當運用了遊戲教學。一次在師生相互問好後,我別出心裁地讓學號是質數的同學先坐下,學號是合數的同學把自己的學號分解質因數再坐下。回答完畢後,還有一個同學仍然站着,因爲她是一號!

本單元的複習課上,我要求學生找一個自己最喜歡的數,說說這個數的特點,並給學生示範“9”的自述:我是“9”,是數字王國裏普通的成員。我是一個一位數,是最大的一位數。我被2除有餘數,所以我是一個“奇數”。只要把我加上或減去“1”,就可以得到一個“偶數”。我的“因數”除了“1”和我本身,還有“3”,所以我是一個“合數”。我是3的“倍數”,所以,我的倍數都是3的倍數,但是3的倍數不都是我的倍數。雖然我是一個“合數”,但是我的朋友也不多,我的質因數只有“3”。……第二天,學生跟許多數交上了朋友,有“1”的自述、“6”的自述、“12”的自述……他們賦予了這些數以特徵,他們愛上了這些自然數。

學生數感的培養是一個漸進的過程,積累的過程,也是一個長期的過程。讓學生在多樣的數學活動中獲取數學整除知識,感受到數與數之間的聯繫,從而培養良好的數感,也爲他們後繼的學習打下了基礎。